
基于聚硅锗的无冷却微热像仪红外探测器
下载需积分: 10 | 317KB |
更新于2024-11-18
| 66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这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晶硅锗微热像仪红外探测器,其活动元件采用多晶硅锗热敏电阻。通过超真空化学气相沉积(UHV/CVD)技术制备了多晶硅锗(poly-SiGe)薄膜,并利用Rutherford背散射光谱(RB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阻温度系数随工作温度和退火温度的变化。详细阐述了微热像仪的完整制造过程。为了降低微热像仪的热导率,采用了体硅各向异性蚀刻和诱导耦合等离子体(ICP)技术,在双腿/四腿悬臂微桥上形成poly-SiGe热敏电阻。测量和计算结果显示,在5V偏置电压下,探测器在15Hz时的最大探测率为8.3 × 10^8 cm Hz^1/2/W,热响应时间为16.6 ms。在30Hz的斩波频率下,最大探测率为7.48 × 10^8 cm Hz^1/2/W,大约86%的最大响应度在12.5V时实现。"
本文详细探讨了一种新型无冷却微热像仪红外探测器,其核心组件是多晶硅锗(poly-SiGe)热敏电阻。这种探测器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UHV/CVD方法来沉积poly-SiGe薄膜,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材料的高质量和良好的结构特性。通过RBS、SEM和拉曼光谱的分析,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了材料的结构属性,这对于优化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研究还深入研究了电阻温度系数(TCR)与操作温度和退火温度的关系,这有助于理解材料的电学性能随环境变化的规律。在设计中,为了提高探测器的热隔离效果,采用了双腿/四腿悬臂微桥结构,这种设计通过体硅各向异性蚀刻和ICP技术得以实现。这种微结构降低了微热像仪的热传导,从而提高了其热灵敏度。
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热像仪在低电压下即可实现高探测率。例如,在5V偏置电压下,探测器在15Hz的频率下达到了8.3 × 10^8 cm Hz^1/2/W的探测率,表明其具有优秀的探测性能。同时,热响应时间仅为16.6毫秒,这意味着它能快速响应温度变化。而在30Hz斩波频率下,通过调整电压至12.5V,探测器能够保持高响应度,达到约7.48 × 10^8 cm Hz^1/2/W,且响应度接近最大值的86%,这证明了该设计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展示了一种基于poly-SiGe的高性能无冷却红外探测器,其在微电子传感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尤其是在需要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红外成像系统中。通过优化材料制备工艺和微结构设计,这种探测器有望在红外探测、热成像、安全监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















Castlerock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C# 面试题源代码大全:深入解析反射、委托与特性应用
- 企业竞争电子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Accelerated C++ 实践编程指南:从基础到高级技巧
- 常用元器件封装尺寸详解及图示
- Microsoft Visual C++ 6.0 类库参考手册第二部分详解
- 数学建模实用Matlab教程详解
- 卡巴斯基KIS 2009授权文件KEY与KAV 8.0.0.454激活方法详解
- JSP技术详解:1-10章全面资料汇总
- 基于Web的许愿树系统实现与部署
- Cognos基础与操作指南:BI入门实用教程
- EXE关联文件修复及防毒处理方案
- 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PPT合集与配套实验文档
- 使用C#实现系统防火墙、杀毒软件及补丁更新检测功能
- FirstFantasy 1.5远程控制源代码解析
- 云计算安全关键领域指南与联盟报告
- NOIP1995普及组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HTTP编程必备抓包工具HttpLook详解
- 基于C#与数据库的电话本课程设计实现
- 仿Q-ZONE v1.0 无组件无错版 - 多功能娱乐程序
- Tomcat 5.5.28 支持 JDK 1.4 及控制台功能
- Sa3eKa RAT Attacker 1.7 恶意软件分析与防护
- UML与Rational Rose可视化建模培训教程
- 网络探索工具发布:深入互联网的高效助手
- SD卡完整规范详解:接口标准与性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