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掌握Spark RDD编码:转化与行动操作指南

ZIP文件

下载需积分: 50 | 10KB | 更新于2025-01-30 | 6 浏览量 | 17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 Spark学习笔记 -- RDD编码 #### 1. RDD简介 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是Apache Spark的核心抽象概念,它表示一个不可变的、分布式的数据集合。RDD可以被分布在整个集群的不同节点上,它提供了一种容错的方式处理大数据。 #### 2. Spark程序工作流程 Spark程序从读取外部数据创建输入RDD开始,然后通过一系列转换操作来定义新的RDD。对于需要被重用的数据,Spark通过`persist()`方法实现数据持久化。最后,通过行动操作触发并行计算,例如`first()`。 #### 3. RDD的创建 Spark提供了两种主要方式创建RDD: - 从外部数据源(如文件、数据库等)读取。 - 使用并行化操作,将驱动程序中的集合(如list、set等)转换成RDD。 其中,第一种方法较为常用,因为它可以直接读取外部存储的数据,而第二种方法需要将数据集全部放入内存中,因此效率较低。 #### 4. RDD操作 RDD操作分为两种类型:转化操作和行动操作。 - 转化操作(Transformation):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新的RDD,例如`map()`、`filter()`。 - 行动操作(Action):向驱动程序返回结果或写入外部系统,例如`count()`、`first()`。 RDD支持惰性求值,这意味着转化操作不会立即执行计算,而是记录下要执行的操作。只有当执行行动操作时,计算才会实际发生。 #### 5. RDD操作示例 ##### 转化操作 | 函数名 | 目的 | 示例 | 结果 | |------------|--------------------------|---------------------------|----------------------| | map() | 对RDD中的每个元素应用函数 | rdd.map(x=>x+1) | {2,3,4,4} | | flatMap() | 将函数应用于每个元素,将迭代器内容展开为新RDD | rdd.flatMap(x=>x.to(3)) | {1,2,3,2,3,3,3} | | filter() | 过滤操作,返回满足条件的元素组成新RDD | rdd.filter(x=>x!=1) | {2,3,3} | | distinct() | 去重操作 | rdd.distinct() | {1,2,3} | | sample() | 随机抽样操作 | rdd.sample(false, 0.5) | 非确定性的抽样结果 | | union() | 两个RDD的并集操作 | rdd.union(other) | {1, 2, 3, 3, 4, 5} | | intersection() | 两个RDD的交集操作 | rdd.intersection(other) | {3} | | subtract() | 两个RDD的差集操作 | rdd.subtract(other) | {1, 2} | | cartesian()| 两个RDD的笛卡尔积操作 | rdd.cartesian(other) | {(1, 3), (1, 4), ...}| ##### 执行操作 | 函数名 | 目的 | 示例 | 结果 | |------------|--------------------------|---------------------------|----------------------| | collect() | 返回RDD中所有元素 | rdd.collect() | {1, 2, 3, 3} | | count() | RDD中元素个数 | rdd.count() | 4 | | countByValue() | 元素在RDD中出现的次数 | rdd.countByValue() | {(1, 1), (2, 1), (3, 2)} | | take(num) | 返回RDD中的前num个元素 | rdd.take(2) | {1, 2} | | top(num) | 返回RDD中最大的num个元素 | rdd.top(2) | {3, 3} | | takeOrdered(num)(ordering) | 返回排序后的前num个元素 | rdd.takeOrdered(2)(myOrdering) | {3, 3} | | takeSample() | 返回RDD中的随机num个元素 | rdd.takeSample(false, 1) | 非确定性的样例结果 | | reduce(func) | 并行整合所有数据 | rdd.reduce((x, y) => x + y) | 9 | | fold(zero)(func) | 类似reduce,提供初始值 | rdd.fold(0)((x, y) => x + y) | 9 | | aggregate(zeroValue)(seqOp, combOp) | 类似reduce,返回不同类型的值 | rdd.aggregate((0, 0))((x, y) => (x._1 + y, x._2 + 1),(x, y) => (x._1 + y._1, x._2 + y._2)) | (9, 4) | | foreach(func) | 对RDD中每个元素应用函数 | rdd.foreach(func) | 无 | #### 6. 标准Java函数接口 在Java中,函数以实现了Spark的`org.apache.spark.api.java.function`包中函数接口的对象的形式传递。常见的有: - `Function<T, R>`:处理单个输入值返回单个输出值。 - `Function2<T1, T2, R>`:处理两个输入值返回单个输出值。 - `FlatMapFunction<T, R>`:处理单个输入值返回多个输出值。 另外,还存在针对专门类型的函数接口,如`DoubleFlatMapFunction`、`DoubleFunction`、`PairFlatMapFunction`和`PairFunction`等。 #### 7. 示例 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示例代码来验证第二节中提到的转化操作和行动操作。具体操作细节和结果可参考给出的示例代码,以及王道远编写的《Spark 快速大数据分析》一书。 #### 总结 在处理大数据时,理解Spark的RDD是非常关键的。它允许开发者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并且对容错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通过对RDD的操作,如创建、转化和执行,可以对数据集进行灵活的处理。同时,结合Java中的函数式编程接口,可以轻松地将数据处理逻辑应用到Spark的RDD上。

相关推荐

IT狗探求
  • 粉丝: 428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