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益感知ICN缓存机制:内容流行度与存储效率的优化
509KB |
更新于2024-08-30
| 139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基于收益感知的信息中心网络缓存机制是一种旨在优化信息中心网络(ICN)内部缓存系统的方法,其目标是最大化节省内容访问总代价。通过建立内容块流行度的缓存收益优化模型,该机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缓存策略,能够在确保单点缓存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节点间的协作和多样化的缓存布局。采用基于布隆过滤器的滑动窗口策略,该机制能够在检测请求到达间隔时间的同时,考虑从源服务器获取内容的代价,从而有效捕获高缓存收益的内容块。这种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监测内容流行度所需的存储空间开销,并在内容流行度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表现出优越的带宽节省和缓存命中率性能。"
本文由CHEN Long、TANG Hong-bo、LUO Xing-guo、BAI Yi和ZHANG Zhen共同撰写,发表于2016年5月的《通信杂志》上,归属TP393分类,研究领域涉及信息中心网络、内容路由和缓存机制。研究者来自中国郑州的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在信息中心网络(ICN)中,由于存在大量内容块,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存储资源成为一大挑战。传统的缓存策略可能无法适应内容流行度的快速变化。因此,该研究提出了一个以收益感知为基础的缓存机制,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旨在最小化内容检索成本的优化模型。通过这种方式,每个节点不仅可以独立优化其缓存决策,还能通过过滤请求流实现潜在的协作,同时确保缓存多样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采用了布隆过滤器作为基础工具。布隆过滤器是一种空间效率高的概率数据结构,用于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可能存在于集合中。结合滑动窗口策略,该机制能够实时更新内容流行度信息,同时考虑到从源服务器获取内容的成本,从而选择那些具有高缓存收益的内容进行存储。
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减少监测内容流行度所需存储空间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仿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该机制在识别基于流行度的缓存收益方面的准确性,即使面对内容流行度的动态变化,也能在带宽利用率和缓存命中率方面取得优于传统方法的性能。因此,这种基于收益感知的缓存机制对于优化信息中心网络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推荐

weixin_38570854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精编电子版深度解析
- 信息理论建模工具InformMe.jl:WGBS甲基化数据分析的Julia实现
- GitHub Pages与Markdown: 创建与预览网站内容
- 第11周-Django安全编码与环境变量配置教程
- 法院案件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端到端的法律事务解决方案
- 使用docker-compose部署ZenTao网站及其管理容器
- Jekyll静态简历模板与GitHub托管指南
- stylelint-config-xo-space:实现统一的CSS代码风格标准
- Flagception-SDK: 简洁且强大的PHP功能切换解决方案
- ReactJS实现TailwindCSS v2.0调色板:彩色代码快速复制
- CoreOS上部署Mesos的替代方案:DCOS Community Edition指南
- FastAPI实用工具包:Python快速Web开发指南
- 8MB超轻量级Squid Docker镜像支持SSLBump快速部署
- Spring Boot权限后台管理系统与定时任务功能详解
- Eriri: 一款基于 Electron 的高效漫画阅读器
- PHP 5.3 Docker镜像:集成Zend Guard Loader快速部署
- 投资组合网站:展示各领域项目与联系方式
- 构建高效XenForo开发环境:Docker容器技术的应用
- 刘思琪的个人主页:技术展示与分享平台
- 探索在线Web IDE:高效查看和编辑Github存储库中的JavaScript代码
- PrestaShop Web服务PHP包装器简易教程
- Pedro Morales的GitHub个人网站介绍
- Solana验证程序集群设置指南及云环境部署
- Python跨平台应用管理系统的源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