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ort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包捕获模块优化研究
下载需积分: 21 | 538KB |
更新于2024-09-07
| 68 浏览量 | 举报
2
收藏
“Snort入侵检测系统中数据包捕获模块的分析与设计,李康,辛阳,朱洪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网络安全,Libpcap库,PF_RING,零拷贝,NAPI,数据包采集。”
在当前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带宽的大幅提升使得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入侵检测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Snort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开源入侵检测系统(IDS),它能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并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然而,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数据包捕获能力成为了 IDS 发展的关键瓶颈。大多数入侵检测系统依赖于传统的 Libpcap 库来捕获网络数据包,但这种方法在面对高速网络时效率较低。
Libpcap 是一个流行的数据包捕获库,它允许应用程序读取网络接口上的数据包。然而,在高带宽环境中,Libpcap 的性能瓶颈在于数据包处理的效率,因为每次数据包捕获都会涉及到大量的内存拷贝操作,这消耗了大量的CPU资源。此外,传统的网络中断处理机制(如中断请求IRQ)也可能无法有效应对大量并发的数据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使用 PF_RING 技术改进 Snort 的数据包捕获模块。PF_RING 是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包处理框架,它支持零拷贝(Zero-Copy)技术,减少了内存拷贝过程,从而提高了数据包处理的速度。同时,PF_RING 还集成了 NAPI(New API,即新接收队列处理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处理网络接口的大量数据包,减轻CPU负载。
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 Snort 的入侵检测系统总体架构,分析了 Libpcap 的不足,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引入 PF_RING 来优化数据包捕获。设计架构中,PF_RING 作为数据包捕获的前端,直接与网络硬件交互,减少了中间层的处理开销。接着,文章阐述了该设计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包的接收、解析和分析,以及如何利用零拷贝和 NAPI 提升性能。
在性能对比分析部分,文章可能对比了使用 Libpcap 和 PF_RING 两种方式下,Snort 在相同网络条件下的数据包处理能力和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展示了 PF_RING 在高速网络环境中的优势。
关键词涵盖了入侵检测的核心技术,如Snort作为一个强大的IDS工具,PF_RING作为优化数据包捕获的手段,零拷贝和NAPI技术则代表了提高效率的策略。这些关键词揭示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即如何通过技术改进来提升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以适应高速网络环境的挑战。
相关推荐

















weixin_39841856
- 粉丝: 494
最新资源
- 初创企业Python开发精选CTO资源清单
- 使用ner-nodejs:构建Standford NER的Node.js客户端
- 多语言消息定义神器:addon-i18n JavaScript附加组件解析
- 电脑系统应用与保护技巧全面解析
- 创建HOG对象检测器的Web界面指南
- Sourcemap平台公共共享供应链数据仓库
- 开源PHP狼人杀游戏源码发布与德语支持
- Mindnode学习编程路线图:编程基础教育利器
- 低资源环境下的邮件、Web和备份服务配置指南
- poeTransactionCounter脚本:分析Path of Exile交易数据
- Khrystyna Skvarok的数字图书馆:分享阅读的魔力与深度
- jedi-vim提升VIM的Python自动完成功能
- 使用BERT与XLNet进行高效句子嵌入的Python库
- BigBrotherBot插件新增地理位置命令功能
- netcat实现单线程服务器示例教程
- 解析2015-2020年纽约犯罪数据地图
- Python实现智能优化算法在TSP问题中的应用
- 光耦在各种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分析
- Next.js和React.js创建的voleiquiz测验教程
- 掌握ESLint与Google JS样式指南的实践指南
- Truffle JS快速部署ERC20代币教程
- COJT挑战赛1:首期网络奖目录任务解析
- Feedient.com服务终止,代码资产公开
- React克隆项目开发与部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