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C++模板实现的最小最大堆高级数据结构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 下载需积分: 40 | 5KB | 更新于2025-05-05 | 84 浏览量 | 43 下载量 举报 2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最小最大堆是数据结构中的一种高级结构,属于二叉堆的一种变体,它结合了最小堆和最大堆的特性。在最小最大堆中,父节点的值总是小于等于(在最小堆中)或大于等于(在最大堆中)其子节点的值,这样每一层的节点值就会交替成为最小或最大。对于奇数层(从根节点开始计数)来说,它们都是最大层,而偶数层则是最小层。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获取最大或最小元素的场景,例如在优先队列中。 在C++中,最小最大堆可以通过模板类实现来支持不同类型的元素,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模板的类型推导机制来减少代码重复,并且让堆操作能够适用于各种数据类型。实现最小最大堆的类通常会继承自完全二叉树类和双端优先队列类(DEPQ),因为它需要支持类似于队列的操作,如插入、删除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MinMaxHeapDrive.cpp文件很可能是主程序文件,它包含main函数和程序的主逻辑。MinMaxHeap.h文件则应该包含了最小最大堆的类声明,包括各种操作的函数原型。FullBinaryTree.h文件可能包含了完全二叉树的实现细节,这是构成最小最大堆的基础。Element.h文件应包含表示堆中元素的类的定义,可能包含关键值和额外信息。DEPQ.h文件可能包含了双端优先队列的实现,这是最小最大堆继承的一个重要部分。 创建堆的函数用于初始化一个最小最大堆结构。插入元素是通过将新元素添加到完全二叉树的最末端,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调整(通常称为“上浮”或“下沉”操作),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以维持最小最大堆的性质。删除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的操作相对复杂,因为需要找到当前最大或最小元素(位于堆的根节点),然后将其移除,并用最末端的元素替代,最后再次通过调整确保最小最大堆的性质得以保持。重载<<操作符允许以广义表的形式方便地输出堆中的元素,这有助于验证最小最大堆的正确性。 关于最小最大堆删除操作的复杂性,这是因为在删除操作后,需要仔细地恢复堆的性质。这通常涉及到对树的节点进行下沉操作,以寻找合适位置放置替代元素。在最大堆中,如果被删除的是最大元素,则替代元素会从下到上比较并交换,直到它找到一个比它的子节点都小的位置;在最小堆中,类似的操作是用被删除元素的替代者从上到下比较并交换。这种从树的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的比较和交换,使得删除操作成为最小最大堆实现中的一个难点。 最小最大堆在一些特定场景下非常有用,比如在需要同时高效地获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中,如一些特定算法的中间步骤,或是实现一些特殊的数据结构,例如可扩展的双向排序链表等。通过模板化的实现,最小最大堆的复用性和灵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其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

相关推荐

filetype
一、综合实战—使用极轴追踪方式绘制信号灯 实战目标: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和极轴追踪功能创建信号灯图形 技术要点:结合两种追踪方式实现精确绘图,适用于工程制图中需要精确定位的场景 1. 切换至AutoCAD 操作步骤: 启动AutoCAD 2016软件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素材文件 确认工作空间为"草图与注释"模式 2. 绘图设置 1)草图设置对话框 打开方式:通过"工具→绘图设置"菜单命令 功能定位:该对话框包含捕捉、追踪等核心绘图辅助功能设置 2)对象捕捉设置 关键配置: 启用对象捕捉(F3快捷键) 启用对象捕捉追踪(F11快捷键) 勾选端点、中心、圆心、象限点等常用捕捉模式 追踪原理:命令执行时悬停光标可显示追踪矢量,再次悬停可停止追踪 3)极轴追踪设置 参数设置: 启用极轴追踪功能 设置角度增量为45度 确认后退出对话框 3. 绘制信号灯 1)绘制圆形 执行命令:"绘图→圆→圆心、半径"命令 绘制过程: 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定位矩形中心作为圆心 输入半径值30并按Enter确认 通过象限点捕捉确保圆形位置准确 2)绘制直线 操作要点: 选择"绘图→直线"命令 捕捉矩形上边中点作为起点 捕捉圆的上象限点作为终点 按Enter结束当前直线命令 重复技巧: 按Enter可重复最近使用的直线命令 通过圆心捕捉和极轴追踪绘制放射状直线 最终形成完整的信号灯指示图案 3)完成绘制 验证要点: 检查所有直线是否准确连接圆心和象限点 确认极轴追踪的45度增量是否体现 保存绘图文件(快捷键Ctrl+S)
嘎嘎嘎498451
  • 粉丝: 39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