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新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特征、指标与方法

下载需积分: 1 | 1.86MB | 更新于2024-06-18 | 174 浏览量 | 6 评论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胡博等人探讨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风险,包括风险特征、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他们强调了由于新能源的引入,电力系统供需双侧的不确定性增加,供需失配风险加剧。文章提出了一套三级风险指标体系,覆盖了供需失配及碳排放风险,并总结了风险评估方法,特别是在状态产生和分析阶段考虑多源风险因素。此外,还讨论了如何识别系统薄弱环节,为风险预控提供决策支持。关键词涉及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框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薄弱环节辨识。"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中国正在推动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转变导致了电力系统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如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以及需求侧响应负荷比例的提升,使得系统供需平衡更为复杂,传统的调控策略难以适应。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胡博等人的研究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风险的评估理论体系。他们首先建立了描述系统风险的三级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供需失配的上行风险(供应过剩)和下行风险(供应不足),以及与碳排放相关的风险。这样的指标设计能够全面反映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风险情况。 其次,他们总结的风险评估方法关注于两个关键环节:状态产生和状态分析。在状态产生环节,通过刻画来自多个源头的风险因素,如天气条件对新能源发电的影响、用户行为对需求的影响等,来模拟和预测可能的风险状况。在状态分析环节,则通过计算各级风险指标,量化评估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风险水平。 最后,研究者探讨了风险评估与系统薄弱环节辨识的结合,这对于提前预防和控制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对系统弱点的识别,可以为优化规划和实时运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确保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篇研究为理解和应对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风险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用工具,有助于保障中国在向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效率。通过深入分析风险特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并识别系统脆弱点,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电力企业制定更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相关推荐

资源评论
用户头像
山林公子
2025.06.03
结合多源风险因素与多级风险指标,此文为电力系统风险预控提供了量化的决策依据。
用户头像
人亲卓玛
2025.05.07
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风险特征,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理论体系,值得关注。
用户头像
柏傅美
2025.04.24
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对提升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用户头像
实在想不出来了
2025.04.05
该文深入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风险及其评估方法,对电力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用户头像
不能汉字字母b
2025.01.24
作者从供需失配和碳排放两个维度,全面论述了系统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用户头像
葡萄的眼泪
2025.01.06
文中提出的三级风险指标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