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掌握SQL Server 2000:课后答案深入解析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 下载需积分: 9 | 52KB | 更新于2025-04-13 | 117 浏览量 | 28 下载量 举报 2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根据给定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知识点: ###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数据结构是数据库系统中使用的关系模型的基础,它由关系、元组和属性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关系可以理解为一个表格,元组(或记录)是表格中的一行,属性(或字段)是表格中的一列。在关系数据结构中,每个关系都具有唯一性,元组之间没有顺序,属性之间也没有顺序,同一个关系中所有元组的属性数量相同,对应属性的数据类型也相同。关系数据结构是数据库设计和查询优化的基础,关系数据库操作通过各种关系代数运算符实现,如选择、投影、连接、并、差、笛卡尔积等。 ### 关系操作集合 关系操作集合指的是对数据库中的关系进行各种操作的一组操作集,这些操作主要包括查询和更新操作。 - 查询操作包括: - 选择:按条件获取一部分数据。 - 投影:按列名获取一部分列的数据。 - 连接:将两个表中满足连接条件的行组合起来。 - 并操作:将两个表中相同结构的数据合并起来。 - 差操作:获取两个关系中不相交的数据部分。 - 笛卡尔积:将两个表中的每一行数据组合成新行。 - 更新操作包括: - 插入(INSERT):向关系中添加新的数据元组。 - 更新(UPDATE):修改关系中的现有数据。 - 删除(DELETE):从关系中移除数据元组。 ### 关系完整性约束 关系完整性约束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保证数据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它确保了数据在更新后仍然符合数据库的预定义规则。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 实体完整性:确保主键值的唯一性和非空性。 - 参照完整性:确保外键值要么为空,要么是另一表的主键值。 - 用户定义完整性:用户根据应用要求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在SQL Server 2000中,完整性约束可以通过定义数据表时设置主键(PRIMARY KEY)、外键(FOREIGN KEY)约束以及使用CHECK约束等实现。 ### SQL Server 2000系统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自带四个系统数据库,每个数据库承担不同的系统级功能: - master数据库:包含SQL Server的系统表,这些表存储了SQL Server的元数据,例如所有的数据库信息、登录账户信息和系统配置信息。 - model数据库:是所有新创建数据库的模板。当创建一个新数据库时,SQL Server使用model数据库的结构来初始化新数据库。 - msdb数据库:用于SQL Server的代理服务,存储作业历史、操作员和调度信息等。 - tempdb数据库:一个临时数据库,用于存储临时对象或处理中间结果。它在系统重启后会清空。 ### 事务日志文件 事务日志文件是SQL Server数据库用于记录事务操作的文件,它记录了数据库执行的所有事务操作,如INSERT、UPDATE和DELETE等。事务日志文件对于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恢复至关重要。 - 日志记录的内容包括:事务开始的信息、事务所做的修改(包括数据修改前后值的记录)、事务提交或回滚的信息。 - 当数据库文件损坏时,可以通过事务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恢复,将数据库恢复到一致状态。 - 日志文件可以被自动增长,也可以通过配置指定最大大小。在SQL Server中,事务日志可以通过简单的日志备份和日志截断操作进行管理。 ### 服务器与客户端配置 在SQL Server 2000环境中,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配置涉及安装SQL Server软件、配置网络协议、连接字符串设置以及安全权限配置。 - 安装SQL Server时,要选择相应的安装选项,根据需要安装客户端工具、服务器组件以及管理工具等。 - 配置网络协议是为了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SQL Server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命名管道、多协议等。 - 连接字符串是客户端应用程序用来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的一段信息,通常包含服务器地址、登录凭证、数据库名称等。 - 安全权限配置是指为不同的用户或用户组分配对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等)的操作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全面了解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系统架构以及维护和配置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来说都是必备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