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排序块算法:处理重复元素的整数数组分割
下载需积分: 10 | 228KB |
更新于2024-07-16
| 18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京东数科算法整理文档关注了一个具体问题,即如何在给定一个整数数组`arr`,其中元素可能重复且数组长度不超过2000,元素的最大值为10^8的情况下,确定最多能将数组分成多少个排序块。这个问题是对“最多能完成排序的块”的扩展,允许数组元素重复,目标是保持排序后数组与原数组升序排列一致。
"最多能完成排序的块"概念指的是一个连续的子数组,其中所有元素都大于等于其第一个元素,这样的子数组被称作排序块。排序块的长度至少为1,即单个元素也可以构成一个排序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有效的算法来划分这些块。
首先,文档提供了两种解题思路:
1. 思路一(时间复杂度较高):使用双指针法,从数组头部开始扫描,每次判断当前窗口内的数字是否满足排序块条件,如果满足,则增加块的数量。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在最坏情况下,如数组完全有序时,时间复杂度会退化到O(N^2),因为需要反复检查整个数组。
2. 思路二(推荐方法):这种方法更高效,通过遍历数组一次,动态维护每个排序块的头元素(最大值)。每当遇到一个新的元素`num`,只需检查前面的所有排序块是否都能与`num`合并成更大的排序块,如果不满足,就将`num`作为一个新的排序块开始。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比较,降低时间复杂度,通常能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O(N)。
在实际操作中,你需要遍历整个数组,用变量记录当前已知的排序块数量和最大值。对于每个新元素,判断它是否小于或等于当前已知的最大值,如果是,则需要更新最大值;如果不是,说明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排序块。最后,返回记录的排序块数量作为结果。
举例来说,对于输入数组`arr=[2,1,3,4,4]`,可以按照思路二的方式分析,发现可以将其划分为[2,1]、[3]、[4]、[4]四个排序块,因为每个元素都能作为新的排序块开始,满足题目要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利用数组的特性,避免重复比较,从而实现高效的划分。通过优化的算法,即使面对大规模数据,也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相关推荐


















weixin_47457417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Java编程实战:程序编写练习题解析
- ZKEYS Hyper-V受控端软件发布
- Java数组最大最小平均值求解编程示例
- Switcher插件:菜单驱动的文本切换支持HTML和JSON
- JavaScript实现多数组交集查询方法
- 佩克斯莫雷佩拉波卡网站开发与JavaScript应用
- 空气处理计算软件:暖通领域新工具
- 俄英词典软件开源移植:Linux上的Freedict
- GovAlert.eu 服务框架详解:定时任务与PHP的结合使用
- 秒杀系统后端代码实现与优化
- Java实现骰子游戏:总和为7则获胜
- 64位libcurl库支持sftp功能特性
- 银河麒麟兆芯MYSQL5.7离线安装包下载指南
- 淘宝详情页信息的js抓取技术解析
- Java人群模拟项目crowdSimulation深入分析
- JavaScript实现LeetCode第279题:最少完全平方数求和
- certbuilder:打造完美电子证书的利器
- 掌握Webpack:从示例项目学习
- Java实现投骰子游戏的代码示例
- 利用Geo Django在5公里半径内搜索餐厅的实践解析
- Kermit青蛙游戏:使用JavaScript打造的创新体验
- JavaScript实现两数组交集的代码解析
- 64位网络模拟工具:弱网环境测试神器
- 银行取款系统的C语言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