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实现贪心算法:单源最短路径求解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贪心算法来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在给定的有向图G=(V,E)中,每个顶点V代表一个节点,每条边E都有一个整数权重,目标是找到从指定的源顶点到所有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这里使用的算法是Dijkstra's Algorithm(迪杰斯特拉算法),这是一种常见的贪心策略,它通过不断更新距离和前驱节点,逐步找到最短路径。
首先,程序定义了两个关键的数据结构:`dist`数组用于存储从源到每个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prev`数组则记录到达每个顶点的前一个节点。`Main`方法中,通过`Scanner`读取输入的图的边权重矩阵`a`,并初始化`dist`数组和`prev`数组。
`compute`方法是核心部分,其接受一个顶点`v`作为参数,表示当前的“当前”节点。方法内部先检查`v`是否在图的范围内,然后设置初始状态,将`dist`数组的值初始化为从`v`到其他节点的直接边的权重,将未访问的节点标记为`false`,并将已知最短路径的节点标记为`true`。
接下来,通过迭代寻找未访问且距离小于当前最小距离的节点`u`。对于每个这样的节点,更新其邻接节点的`dist`值,如果新路径更短,则更新`dist[j]`和`prev[j]`。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或找到所有可达节点的最短路径。
在`main`方法中,调用`compute`函数,并从第二个节点开始输出从源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题目中的示例代码可能没有处理完全连接的情况(即所有节点间都存在边),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图的结构进行调整。
总结起来,这篇文档展示了如何使用Java编写一个简单的贪心算法来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通过Dijkstra算法逐个节点更新最短路径,体现了贪心策略的思想,即每次选择局部最优解来达到全局最优。理解并实现这个算法对于理解和应用图论和优化算法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yongyuan827926
- 粉丝: 8
最新资源
- C Primer Plus第5版例题解析与源码下载
- 清华大学郑莉教授C++讲义与实验源码解析
- MB V6 Presentation: SOA概念与实践
- 机器狗病毒专杀工具RodogKiller v1.3发布
- Oracle数据库DBA管理手册第9至13章精华版
- C#伪静态组件在URL重写中的应用
- TD-SCDMA物理层技术核心要点详解
- 探索VC环境中的可复用代码资源
- ASP.NET下实现AJAX三级联动无刷新技术源码分享
- 软件工程核心思想深度解读
- mqdemo: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消息队列演示
- PCIDMA源代码:深入探讨与实现
- PID水量控制仿真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SSH+DWR框架下创建数据库连接与操作示例
- C++面试题大全及详解指南
- MB消息队列工具包:SOA环境下的实用工具
- C# Winform界面美化技巧:使用皮肤提升视觉效果示例
- 企业IT运维:系统和网络管理员的日常工作解析
- 3GPP TS 25.410 V3.4.0 协议文档解析
- Linux下解决Firefox闪退的Flash7插件安装指南
- IBM消息代理消息流分析
- MCS51单片机Keil C语言源程序深度解析
- 掌握DLL开发:配套VB项目源代码及测试指南
- C#开发的SchoolMate通讯录系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