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Unix数据段管理与C库函数sbrk()和brk()详解

下载需积分: 45 | 2.08MB | 更新于2024-08-10 | 83 浏览量 | 34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文档主要讨论了在Unix/Linux系统中关于数据段的管理和操作,特别是在MIMO雷达信号处理背景下。首先,它提到了在Linux环境下,内存管理的核心函数`malloc()`和`brk()`、`sbrk()`的作用。`malloc()`用于动态分配内存,当程序需要额外内存时,会自动扩展堆空间;而`brk()`和`sbrk()`则允许程序员手动调整程序数据段的位置,`brk()`用来设置数据段的结束位置,如果请求的内存超出了当前堆的边界,会返回`ENOMEM`错误;`sbrk()`则是增加或减少数据段的大小。 在使用这些函数时,需要注意的是,`brk()`和`sbrk()`的操作通常是针对程序的全局数据段,而不是单独的对象或数组。它们允许程序员动态改变程序运行时的数据布局,这对于处理实时或内存受限的应用场景特别重要。此外,文档还提到了如何通过`printf()`函数来检查当前的断点(break point)位置,这对于调试和理解内存使用情况很有帮助。 文中还表达了对一组学生的祝福,并简要介绍了这本书《Linux System Programming》的翻译背景和目标读者群,强调了本书对于理解Linux系统编程的实用性。翻译者的工作得到了来自林晓鑫、刘德超等人的支持,他们在校内的学习和研究也为翻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书中也提到了与IBM和Sun等公司的工程实践相结合,确保了内容的实用性和行业适用性。 最后,文档提供了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网站、Twitter、电子邮件和Google Groups等,方便读者获取更多信息和支持。版权信息表明,该文章的翻译工作是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这篇文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Linux系统中数据段管理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对程序员和系统管理员来说是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