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解析:MySQL不可思议的死锁案例分析
下载需积分: 0 | 1.13MB |
更新于2024-08-05
| 67 浏览量 | 举报
1
收藏
"本文主要分析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MySQL死锁情况,通过深入研究死锁日志、Delete操作的加锁逻辑以及死锁预防策略,揭示了导致死锁的原因。作者通过对InnoDB源码的分析,解释了这个特殊死锁场景,并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
在MySQL数据库中,死锁是并发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它发生在两个或多个事务之间,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资源而陷入僵局。在这个特殊的案例中,作者首先介绍了问题的背景,指出自己虽然有丰富的数据库内核研发经验,但在面对这个特定的死锁问题时也感到困惑。死锁场景涉及一个名为`dltask`的表,该表有四个字段:`id`(主键)、`a`、`b`和`c`,其中`a`、`b`、`c`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唯一索引。
接着,作者详细阐述了死锁问题的初步分析。在RR(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事务的加锁行为会有所不同,可能导致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发生死锁。在描述的场景中,`Delete`操作可能在删除记录时获取行级锁,由于唯一索引的存在,InnoDB会尝试锁定满足索引条件的所有行。
然后,文章探讨了`Delete`操作的加锁逻辑。在InnoDB存储引擎中,删除操作通常会按照索引顺序锁定相关的行,但当有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不同的事务可能按照不同的顺序锁定行,从而可能导致死锁。此外,由于RR隔离级别的幻读防护特性,事务可能会保持对已读取但未修改的行的锁,进一步增加了死锁的可能性。
在死锁预防策略部分,作者提到,虽然MySQL提供了死锁检测机制,能够在检测到死锁时自动回滚其中一个事务以解除死锁,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死锁的发生。预防死锁的方法包括优化事务的执行顺序、减少事务中的锁定时间、使用更宽松的隔离级别(如RC,可重复读)等。
最后,通过源码分析和实验,作者揭示了这个特定死锁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事务之间的锁定顺序不一致,加上RR隔离级别下的锁行为,导致了看似不可能的死锁。这样的分析对于理解MySQL的加锁机制和处理实际生产环境中的死锁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一个MySQL死锁实例,展示了即使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也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数据库管理者的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
相关推荐



















点墨楼
- 粉丝: 37
最新资源
- 使用GitHub推进Kotlin项目开发的个人帖子研究
- 2minersDiscordBot: Python实现的Discord机器人查看2Miners统计
- Node.js核心模块团队:ECMAScript模块实现与开发
- Git私有包管理与TypeScript开发流程详解
- HTML技术构建的Madonna del Sant Rosario网站
- 利用Github Action和SASS编译的简单HTML投资组合
- DPLL卫星求解器:C++实现简单易用的SAT问题解决工具
- Git分支协作练习:Jack与Helena的项目纠错流程
- Destiny 2 Solo Enabler: C#和XAML代码库及依赖项解析
- GitHub Learning Lab机器人:互动式编程学习资料库
- Vno-Jekyll主题端口详解与CSS布局优化
- 快速打字工具:基于Selenium的TypeRacer私人房间辅助脚本
- 拟南芥Axenic条件下RNAseq数据的分析与公开
- GitHub学习资料库:机器人助力编程培训
- 自建开源CPAP呼吸机项目介绍及进展
- CS331课程实验指南与笔记本模板
- 使用regclient管理Docker和OCI注册表的高级工具
- PAC经理开源工具:替代SecureCRT的GUI配置专家
- 掌握Markdown与GitHub Pages:Coursera测试库指南
- Next.js与Vercel部署个人页面的实操指南
- GitHub Learning Lab机器人:开源项目与培训互动
- GitHub Learning Lab机器人的培训资料库探索
- FISCO BCOS C#客户端SDK深度解析与功能介绍
- 参与Pull Request审查学习活动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