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系统两地三中心容灾设计:架构优化与挑战
版权申诉
785KB |
更新于2024-08-14
| 16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设计方案旨在确保金融行业的关键业务系统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并保持连续性。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统一考核平台数据库、流程处理应用服务以及总行级web服务,这些都部署在一个主服务器上,数据存储在高可用的磁盘阵列中。两台服务器形成冗余备份,以防止单点故障。
数据集市是关键组件,其中包含全行考核平台数据集市、实例系统数据集市和考核结果数据,存储同样在磁盘阵列中。每个实例系统有自己的查询web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本系统数据集市相连,提供数据查询和报表展示。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访问这些服务,主要依赖于DB2数据库。
基础架构采用AIX操作系统,数据库及web服务器配置在V7000存储系统,利用IBM SVC的虚拟化方案实现存储层的双活。这种设计采用了stretched cluster模式,通过两台V7000存储设备的镜像技术(vdiskmirror),并引入一个仲裁节点,确保数据一致性。存储总容量为120TB,节点间通过DWDM设备通过电信和联通的光纤线路相连,提供高可用性和低延迟。
然而,现有的系统存在一些挑战和用户痛点。首先,现有的V7000存储环境不支持两地三中心的灾备需求,无法满足银行业的容灾标准。其次,业务高峰期如月末和季末,考核相关的报表查询、导出和绩效统计对存储I/O性能有较大压力。最后,客户希望改进分行考核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特别是针对存储性能的优化。
为了克服这些痛点,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升级存储架构,比如采用更高级别的灾备技术,如同步复制或异步复制,以实现更低的RPO(恢复点目标)和RTO(恢复时间目标)。同时,优化数据库查询性能,可能通过索引优化、分区策略或者使用更高效的查询引擎来缓解I/O压力。此外,可能还需要考虑采用分布式存储和缓存技术,如内存数据库或CDN加速,以提升数据访问速度。
整体而言,这个设计方案关注的是金融行业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保护,通过优化存储架构和性能,以满足高并发和灾备要求,确保业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相关推荐





















行业报告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中南大学943考研1997-2020年真题全集
- gem.wtf: 快速访问Ruby gems存储库的新服务
- transit-planner:实现快速公交路线规划的高效工具
- Matlab代码分享平台-HUSTOJ:跨平台开源OJ系统
- Docker技术分享会的实践指南:快速创建Docker实例
- 基于Express和Docker的Node.js Hello World快速指南
- 自我学习新工具:selfstudy 的文本理解与保留
- Docker中使用Alpine Linux打造的Miniconda3 Python 3.7小体积映像
- 基于ESP32和Arduino的DashIoT仪表板开发
- StellarGraph Python库:图上深度学习入门与应用
- Amazon 5天挑战赛入门模板:React.js与Tailwind CSS深度应用
- Angular警报库 ng-confirmations 引入与使用指南
- Fingy:FingerprintJS2工具包助力浏览器指纹信息采集
- 打造全栈Hacker News博客:结合ORM与Sequelize
- Traky: Tryton时间跟踪移动应用的创新JavaScript解决方案
- 使用Python实现MySQL复制协议的新技术
- 如何在React和React Native中共享Redux逻辑
- 多人游戏开发实战:用C++和SFML打造临时联盟游戏
- MATLAB实现数字信号处理:DFT源代码及应用
- Go语言实现的语音处理库:DFT源码与mel滤波器集成
- 基于PHPJS的gopher-proxy代理:简化Gopher服务器的Web代理解决方案
- 快速搭建JavaScript贡献图动画指南
- Portainer应用程序模板:LinuxServer.io容器部署指南
- React应用:获取并展示用户的Github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