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U-boot与Linux内核参数传递详解:以RAM示例

版权申诉

DOCX文件

21KB | 更新于2024-07-12 | 28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限时特惠:#14.90
本文将深入探讨U-boot与Linux内核之间的参数传递过程,特别是在ARM架构下,特别关注U-boot(版本1.1.6)如何向Linux kernel传输内存(RAM)参数以及Linux kernel如何接收并处理这些参数。首先,理解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U-boot中的数据结构,尤其是全局数据结构gd_t。 gd_t结构体在U-boot的include/asm-arm/global_data.h中定义,用于存储与板子相关的全局数据,包括bd_t指针(描述硬件信息),标志位,波特率设置,初始化控制信息,环境变量地址,帧缓冲基址(在未配置VFD时),以及其他可能的系统时钟和内存信息。当U-boot准备启动Linux kernel时,它会将gd_t结构体的物理地址传递给kernel,以便kernel能够访问和解析其中的参数。 在传递RAM参数的具体操作中,U-boot会包含ram_size字段,表示可用RAM的大小。这个值对于Linux kernel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着系统的内存管理、分区和分配。当U-boot将gd_t传递给Linux时,kernel会通过pa(rs)e_tags函数(这可能是parse_tags的简称,用于解析内存映射)解析这个地址,获取并利用这些参数来配置内存和优化性能。 Linux kernel在初始化过程中,会读取和处理这些从U-boot传递过来的参数,比如RAM大小,以便进行适当的内存分区,配置虚拟内存,以及优化内存管理算法。此外,这些参数也可能被用来设置内核运行时的内存限制,或者指导设备驱动程序的初始化。 总结来说,U-boot与Linux内核之间的参数传递是一种关键的交互,它们之间的通信基于特定的数据结构,如gd_t,通过这种机制,U-boot能够预先配置好内核运行所需的必要信息,而Linux kernel则可以根据这些参数进行高效的初始化和运行。理解这个过程对于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和Linux启动流程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ziyoudianzi15
  • 粉丝: 0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