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存储管理:磁盘类型与分区解析
266KB |
更新于2024-08-29
| 194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存储管理,特别是关于基本分区的知识,涉及到磁盘类型、硬件结构、接口标准以及分区方式等多个方面。
在Linux系统配置和存储管理中,磁盘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磁盘,也被称为硬盘或disk,通常具有比内存更大的存储容量。根据工作原理,磁盘主要分为两大类: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由盘片、磁头、转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和缓存等部件组成,通过机械运动来读写数据。固态硬盘则基于固态电子存储芯片,没有机械运动,因此读写速度更快且更耐用。
磁盘尺寸通常包括3.5英寸、2.5英寸和1.8英寸。接口经历了从早期的IDE到现在的SATA I/II/III的演变。硬盘的转速如5400rpm、7200rpm、10000rpm和15000rpm,影响着数据传输的速度。主要的硬盘制造商包括西部数据、希捷、三星、日立和金士顿。
在磁盘术语中,盘片是指硬盘内部旋转的存储介质,每个盘片有两个存储面。柱面是由所有盘面上相同磁道组成的圆柱体。扇区是磁道上的数据单位,通常是4KB大小。磁道则是盘面上的同心圆,从外向内编号。
在Linux系统中,IDE接口的硬盘被命名为/dev/hda、/dev/hdb等,而SATA接口的硬盘则命名为/dev/sda、/dev/sdb等,其中s表示SATA,d代表磁盘,a和b表示磁盘的序号。例如,第五块硬盘的全名将是/dev/sde。
分区是磁盘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MBR(主引导记录)分区方式下,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小于2TB,并且只能创建最多四个主分区。如果需要更多分区,可以使用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随着技术的发展,GPT(GUID分区表)成为替代MBR的新选择,它支持更大的磁盘容量和更多的分区数量。
Linux系统配置和服务管理中的存储管理涉及了硬件层面的理解,包括磁盘类型、结构和接口,以及软件层面的分区策略,如MBR和GPT,这些都是系统管理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相关推荐

weixin_38514322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仿美团PC端Web开发实践:Vue框架应用
- 探索Andriy1991.github.io的HTML技术实现
- OpenWrt x86_64自动编译固件详解
- Web代理技术:实现高效网络缓存的关键
- 公司年终JS+HTML抽奖程序:快速随机与自动模式
- Java技术分享与交流平台TechGig
- Python数据定价模块的深入分析与应用
- 本地文件搜索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 jpegsrc.v9b.tar.gz:JPEG库的新版本发布
- CodeSandbox上实现neogcamp-markNine标记九分法
- 深入探索GitHub的InnerSource开源模型
- 掌握机器学习:Jupyter Notebook中的决策树算法
- 深入解析HTML在github.io的应用与实践
- 深入解析hannahtobiason.github.io中的CSS技术应用
- rsschool-cv:创意履历表模板设计
- TSQL查询技术:mssql-queries存储库解析
- Kotlin开发应用adfmp1h21-pet界面截图教程
- 2021数据三项全能赛事解析与Jupyter Notebook应用
- Java语言环境下的tejun仓库创建详细步骤
- 4-mergaite:HTML文件压缩技术的最新进展
- Navicat12数据库管理工具压缩包发布
- 掌握JavaScript构建全栈应用的精髓
- C语言实现HFizzBuzz算法分析
- 探索DIDIC技术的核心优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