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实验:IP协议解析与路由
828KB |
更新于2024-08-04
| 148 浏览量 | 举报
1
收藏
"该实验是关于计算机网络中的IP协议解析,旨在让学生掌握IP数据报的结构,IP校验和的计算,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的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IP分片过程,协议栈对IP协议的处理以及IP路由表的作用和管理。实验通过配置静态路由,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使用协议分析器捕获和分析数据报,以观察和理解IP协议在网络中的实际运作。"
实验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IP数据报格式**:I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包含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生存时间(TTL)、校验和等关键字段。
2. **IP校验和计算**:IP校验和用于检测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计算时包括IP首部的所有16位字,且在计算前先将首部中所有偶数位和奇数位相加。
3. **子网掩码与路由转发**:子网掩码用于确定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而路由转发则根据子网掩码和路由表来决定数据报的下一跳地址。
4. **特殊IP地址**:例如回环地址(127.0.0.1)用于设备自身通信,广播地址(如172.16.1.255)用于向网络中所有设备发送数据。
5. **IP分片**:当IP数据报的长度超过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时,路由器会对其进行分片,每个分片携带原始IP数据报的标识、标志和片段偏移字段。
6. **IP协议处理**:协议栈按照OSI模型或TCP/IP模型,从网络层接收IP数据报,处理后传递给传输层,或者根据目标IP地址转发。
7. **IP路由表**:存储了网络可达性的信息,包括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等,用于决定数据报的转发路径。路由表的管理涉及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或静态路由配置。
在实验过程中,主机A向主机E发送IP数据报,主机B作为中间节点。实验通过比较发送前后的数据报字段,分析IP协议在网络中的处理,例如生存时间(TTL)的递减,以及数据报是否被修改。通过减少TTL值至1,可以观察到数据报在网络中的转发次数,因为每次经过一个路由器,TTL都会减1,当TTL为0时,数据报会被丢弃,从而理解网络路径和TTL的作用。
相关推荐





















黑色的迷迭香
- 粉丝: 830
最新资源
- WFP端口重定向功能的实现与修改指南
- 深入学习SQLI Hybris的培训流程与实践操作
- 优化IDEA主题,打造Sublime2般的视觉效果
- SimilarityViewer: 开源工具用于分析蓝藻基因共现模式
- NmapFE for OSX - OSX上的流行开源端口扫描工具
- 2015年Java编程马拉松盛会回顾
- 快速构建基于Ubuntu的Docker镜像技巧与示例
- JS插件randomize(limit) 生成指定限制的随机数
- C&Lua打造的游戏服务器开发介绍
- PubNub音乐协作应用开发教程
- 武汉大学653数学分析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 Ghostscript v1.2.1:使用zenity脚本的开源软件
- 企业新年工作计划蓝色简洁PPT模板
- 探索蓝牙LE信标技术:SimpleBeaconApp应用演示
- 深入理解CoderByte JavaScript编程练习
- 企业员工培训3D立体小人背景PPT模板
- Soil CLI 示例教程:构建命令行工具的快速入门指南
- 利用Python实现网络控制小车的教程与实践
- 开源多人联网版Nibbles游戏新体验
- VS2019实现MySQL数据库操作快速入门指南
- Gtk-myscan:多合一扫描仪工具的GTK前端
- MPRandom:一款独特的开源音乐播放器
- 探索Android开发中的JNI技术应用
- LOIC-master网络压力测试工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