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A总线标准第三版PDF文档完整版发布

ISA总线标准是一种计算机总线标准,它在个人电脑中被广泛应用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ISA全称为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最初由IBM在1981年推出,用于他们的IBM PC及其兼容机。它最初被设计为16位总线,后来也被用于8位扩展卡。ISA总线标准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发展,但第三版代表了一个相对成熟和广泛采用的版本。
### ISA总线标准的特性与功能
ISA总线最初是一个16位的扩展总线,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连接到系统主板的扩展插槽。这种总线标准允许额外的硬件设备,比如声卡、网络卡、硬盘控制器等,通过物理卡的形式直接插到主板上。随着个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ISA总线被设计成能够支持包括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在内的多种功能。
### 数据传输能力
在16位模式下,ISA总线可以提供最高8.33MB/s的传输速率,这对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已经相当不错。这个数据传输速率是由总线的时钟频率和数据宽度决定的。虽然ISA总线对于当时的应用而言已足够,但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 与PC兼容机的关系
由于IBM PC在市场上的成功,与之兼容的计算机开始流行,而ISA总线因为其通用性成为了这些兼容机的标准扩展总线。这意味着任何厂商生产的ISA卡都可以插入几乎任何一台PC兼容机中。
### 硬件接口和资源管理
ISA总线需要负责硬件接口的各个方面,包括物理连接、电气信号特性、地址和数据总线、中断请求(IRQ)和直接内存访问(DMA)通道。ISA总线提供了一组固定的I/O端口地址和内存地址供硬件设备使用。随着硬件设备的增加,管理这些资源,特别是避免端口地址和中断请求的冲突,成为了PC维护者的一个挑战。
### 软件支持
ISA卡需要有相应的驱动程序才能与操作系统配合工作。在Windows 3.x和DOS时代,ISA卡的安装和配置通常需要深入的硬件知识和经验,因为用户需要手动分配IRQ和DMA通道,并且可能需要编辑配置文件。
### 发展和取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ISA总线被EISA、MCA、VESA Local Bus(VL-bus)等多种总线标准所补充或取代。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PCI总线开始逐渐取代ISA成为新的标准,因为PCI总线在速度和易用性方面都显著优于ISA。ISA总线最终在1990年代末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总结
ISA总线标准第三版的发布,标志着该总线标准的成熟阶段,此时的ISA总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中,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SA总线最终成为了历史,为更高效的总线技术所取代。即便如此,ISA总线作为个人计算机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good_chao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IntraWeb配套工具iw9tmsd7p使用指南
- 象棋游戏增强版:完整AI与界面改进
- Struts2.0.13版本库文件详解
- 易语言内存优化技术深入解析与源码分享
- 实现无限级刷新功能的Js树型菜单教程
- 掌握Windows多线程编程技巧与示例解析
- AS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自学指南
- 《C++程序设计语言》习题解答详解
- 中文版数据与计算机通信答案解析
- 多线程优化的libmpeg2源代码发布,提升高清解码效率
- VC环境下的多线程Socket聊天程序开发
- 深入解析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 JavaScript实现树状菜单快速构建指南
- JAVA仓库管理系统:个人项目分享与经验交流
- W3school网站开发全套教程:HTML/CSS/JS等技术要点
- 信道模型仿真程序在MATLAB平台的应用
- 深入探讨Spring+Struts+Hibernate整合配置方法
- XP系统下的便捷绘图工具推荐
- 考研必备:线性代数核心概念网络图解析
- GridView高级应用:示例源码及Excel导出功能
- JavaScript操作:动态改变元素背景与类名
- Hibernate开发指南完整教程,深入基础应用
- Excel财务模块构建指南
- C#游戏开发基础教程:编程概念及C#入门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