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数据库系统概论:从问题到发展与设计

PPT文件

下载需积分: 31 | 5.58MB | 更新于2024-08-23 | 15 浏览量 | 8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人工管理阶段是数据库发展早期的一个阶段,它主要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不具备现代数据库系统的特性。在王珊的数据库PPT中,这一部分介绍了人工管理的一些关键特点: 1. **数据管理者与存储**: 数据并不被持久化保存,而是由特定的应用程序负责管理,这意味着数据的生命周期紧密关联于应用,缺乏通用性和持久性。 2. **数据对象与共享**: 数据仅服务于单一应用程序,导致数据的共享程度极低,存在大量冗余,降低了效率。 3. **数据独立性和结构化**: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完全依赖于应用程序设计,结构混乱,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难以进行跨应用的数据处理。 4. **数据控制**: 数据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应用程序内部,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机制,如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等。 人工管理阶段与数据库系统相比,显得原始且低效,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关系数据库模型的提出(如第一章中提及的关系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据库系统如萨师煊和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中所阐述,引入了标准化的结构(如SQL语言)、查询优化、设计和实施方法,这些都是为了提升数据的组织、存储和访问效率,以及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学习数据库系统概论的方式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包括课堂讨论、预习复习、个人研究报告以及集体项目的编写。学生需要研究数据库技术的历史发展、关键要素(如SQL语言)、设计原则、恢复、并发控制、安全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同时也需表达个人见解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课程中的集体项目要求小组合作,使用Access、MySQL等数据库,结合编程语言如C++、Java、PHP等来开发实际应用,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此外,报告和PPT的提交是评估学习成果的重要部分,确保学生不仅理解理论,还能有效地展示和解释这些概念。 总结来说,人工管理阶段是数据库发展的起点,而数据库系统概论则提供了全面理解数据库从简单到复杂演进过程的机会,包括理论、设计和实现方法,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中的核心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