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列函数构造的散列表ASL详解及应用实例
下载需积分: 49 | 4.35MB |
更新于2024-07-11
| 197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过程中,散列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散列函数的选择和冲突解决策略。严蔚敏教授的PPT中详细讨论了不同散列函数构建的散列表的平均查找长度(ASL):
1. 线性探测法:平均查找长度是1,但在最坏情况下,当发生冲突且没有找到空槽时,查找长度可能增长到序列长度。由于采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下一个空位,查找效率会随着冲突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2. 二次探测、伪随机探测和再哈希法: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都是1减去一个系数α,即1-α。当α较小且冲突较少时,查找效率相对较高。再哈希法则利用另一个散列函数解决冲突,可进一步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3. 链地址法:这里指的可能是开放寻址法中的循环链地址法。平均查找长度是1乘以成功的概率,加上失败后通过重新散列回到原位置的概率乘以失败的查找长度。具体来说,成功时的查找长度接近1,失败时大约是α,平均下来是1-α²。当冲突较多时,通过链表存储解决冲突,查找效率相对稳定,但可能会有较高的空间开销。
在设计实际应用中的数据结构时,例如电话簿查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教师资料档案管理系统,散列表因其快速查找的优势被广泛应用。数据对象既可以是有限的,如电话簿中的联系人,也可以是无限的,如数据库中的海量记录。
ADT(抽象数据类型)是数据结构的核心概念,它强调抽象和信息隐蔽。ADT与数据类型虽有相似之处,但ADT更广泛,不仅包含系统预定义的数据类型,还允许用户自定义。ADT由值域和一组在其上的操作组成,分为定义、表示和实现三个部分。抽象原则使得数据结构设计更具通用性,信息隐蔽则保护了用户不需要了解底层实现细节,只需通过接口进行操作。
关于数组在C语言中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第i个元素的下标是i-1。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具有存储方便的优点,但插入和删除操作成本较高,特别是当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时,可能导致空间浪费和扩展困难。
总结来说,理解散列表的原理和优化策略,以及如何运用ADT进行高效数据设计,对于从事IT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可以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管理需求。
相关推荐





















鲁严波
- 粉丝: 35
最新资源
- Deployer:使用CLI管理和部署Kubernetes应用程序
- MicroView Learn网站Jekyll源码教程与构建指南
- 在Glassfish 3服务器中实现Java消息服务(JMS)
- Colorize Premium:AI技术应用在黑白照片着色
- 智能手机数据的获取与清理:人类活动识别项目
- WonderFuel: 探索附近加油站的Firefox OS应用
- Java教学后台管理系统:毕业设计与项目实践
- Luvia 3D行星场景制作教程
- Caravan: 用Dancer2框架和DBIx的Perl论坛新进展
- 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清洗的tidy_data项目分析
- 掌握数据获取与清理:三星智能数据集分析
- 中国高等植物濒危状况全面评估报告发布
- api-proxy 节省网络资源高效处理请求
- SimpleCaptcha: PHP验证码简化机制,提升用户体验与安全
- Arduino MIDI控制器制作实验教程
- Obijuan的设计作品集:开源设计与3D打印项目
- Docker环境下的AppRTC开发与部署指南
- Golang实现的HTTP包:pullword.com工具
- 探索Pull Observable: 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新功能
- 第13季微服务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全流程详解
- Kaminsky DNS攻击演示工具:Perl脚本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 Git教程实践:为Software Carpentry学员提供在线练习
- Docker 容器克隆工具:docker-clone 使用介绍
- 破解Dot仓库:创意域名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