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版权申诉
142KB |
更新于2024-09-11
| 60 浏览量 | 举报
1
收藏
"这篇博客介绍了基于Python的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包括算法的基本概念、步骤和停止条件。文中还提供了部分实现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并设置了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作为停止迭代的标准。"
KMeans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主要用于数据的聚类分析,即将数据点按照相似性分组到不同的簇中。它假设数据点分布为球形,且簇内数据点间的差异较小,簇间的差异较大。在KMeans算法中,关键参数是用户预设的簇的数量K。
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初始化**: 随机选取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的簇中心(Centroids)。
2. **分配数据点**: 计算每个数据点到所有簇中心的距离,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簇中。
3. **更新簇中心**: 对于每个簇,重新计算其所有成员的均值,将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
4. **迭代**: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停止条件通常包括:
- **簇分配不变**: 没有数据点被重新分配到不同的簇。
- **簇中心不变**: 簇中心的位置不再变化,或者变化幅度小于某个阈值。
- **误差平方和最小化**: 相对于上一次迭代,每个数据点到其所属簇中心的平方距离之和(误差平方和)不再显著减少。
在Python中实现KMeans时,可以使用`numpy`库处理数据,`random`库进行随机选择,以及`matplotlib`库进行可视化。代码示例中定义了一个名为`KMeans`的类,包含初始化、拟合(fit)等方法。其中,`fit`方法负责执行KMeans的迭代过程,通过欧氏距离计算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并设定以误差平方和局部最小为停止条件。
距离计算公式在KMeans中非常重要,常见的有:
- **欧式距离**: 两点间直线距离,适用于各个维度数值具有相同单位的情况。
- **曼哈顿距离**: 在各维度上分别计算绝对差的总和,适合城市街区布局的数据。
- **切比雪夫距离**: 最大绝对差,适用于寻找最大偏差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KMeans算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初始簇中心敏感,对异常值敏感,以及预先设定K值的困难。为了优化这些问题,可以采用KMeans++初始化策略,或者尝试其他聚类算法,如DBSCAN、谱聚类等。同时,合理选择距离度量方式和调整K值,也是优化聚类效果的关键。
相关推荐













weixin_38543950
- 粉丝: 6
最新资源
- 自定义Discord嵌入生成器:无需朋友即可轻松创建
- Flex Poker:基于React和KotlinSpring的在线扑克游戏
- 地统计分析软件包:Matlab中的Geostats-matlab问题解决
- 探索WoWelp:魔兽世界的Yelp式企业搜索平台
- 批量索取UMA奖励的智能合约与脚本指南
- photoSlider:移动端JavaScript轮播图插件升级版
- MATLAB实现改进Richardson-Lucy算法的空间变反卷积
- handlebars-passport-boilerplate快速入门与应用指南
- Matlab和R在脑成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同时置信走廊技术
- Matlab实现普通相机图像测距的开源代码介绍
- Vim新手指南:如何永久切换到Vim编辑器
- COCO-CN:中文图像描述数据集,助力跨语言多媒体任务
- SpringCloud微服务框架实践:多数据源、服务与中间件综合案例
- Webix个人任务板模板:功能丰富的业务解决方案
- Arby:OpenDEX的做市商机器人,实现CEX间套利收益
- Node.js打造的游戏平台:简易与功能并重
- Ruby插件Railways:在RubyMine和IntelliJ IDEA中优化Ruby on Rails路由导航
- MATLAB实现共形映射恢复泰勒级数工具
- GitHub存储库示例添加指南与审核流程
- 国家公园探险应用设计与实现
- Wooting RGB SDK:自定义键盘LED颜色的开发指南
- MATLAB灰度处理与m-SR-CNN神经网络教程
- ruTorrent暂停WebUI插件:简化操作,增强用户体验
- 瑞典市镇代码库:JavaScript获取kommunkoder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