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邓芷灵:网络地址转换实验指南与配置详解

DOCX文件

下载需积分: 0 | 305KB | 更新于2024-08-04 | 201 浏览量 | 4 评论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实验报告主要关注的是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在路由器配置中的应用,旨在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内网主机通过地址转换接入互联网的技术。实验在暨南大学的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进行,由指导教师潘冰教授指导,实验项目编号为10,属于验证实验类型,于2021年11月16日在B402实验室进行。 实验目的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逻辑配置。 2. 掌握路由器以太接口(Gigabit Ethernet)和串行接口(Serial)的IP地址配置。 3. 实现静态NAT(Static NAT),即为内网设备分配固定的公网IP,便于外部访问。 4. 理解并配置动态NAT(Dynamic NAT),即通过端口映射(Port Forwarding)让内网多台主机共享一个公网IP。 5. 通过实际操作测试地址转换的性能和有效性。 实验设备包括两台路由器(R2632)和一台PC机,以及相关的电缆设备,如V35DCE和V35DTE,用于搭建实验环境。实验采用的拓扑结构没有在提供的部分给出,但强调了每组4人合作,每两人负责一台路由器的配置,并根据实际的路由器连接图进行相应的调整。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了如何登录路由器(R1)的配置管理界面,首先通过RCMS(远程控制服务管理)网站登录,输入特定的用户名和密码(A组至D组的URL和密码不同)。然后依次进入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全局模式,进行路由器名称的修改。接着,配置GigabitEthernet0/1接口的IP地址,设定子网掩码,确保内网通信的可达性,并启用接口以便接受流量。 通过这些步骤,参与者将深入理解网络地址转换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环境中如何配置路由器来实现内外网的通信转换,提升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的能力。整个实验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资源评论
用户头像
查理捡钢镚
2025.06.21
网络地址转换1的讲解细致,适合初学者学习。
用户头像
鸣泣的海猫
2025.06.16
课程内容详实,覆盖了NAT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用户头像
甜甜不加糖
2025.06.01
缺少标签,无法判断课程的适用人群和深入程度。
用户头像
苗苗小姐
2025.05.05
邓芷灵主讲的本课程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深层动力
  • 粉丝: 26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