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眼图与信号完整性详解
下载需积分: 47 | 3.72MB |
更新于2024-08-14
| 11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一般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是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涉及信号的传输、处理和转换等多个环节。本文将以“眼图及信号完整性”讲座为背景,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讲座开始于介绍一般通信系统的框架,包括一个基本框图,这个框图展示了系统的主要组件,如发送端的模拟信号(例如PAM信号,即脉冲幅度调制)和接收端的数字信号处理。PAM信号是通过抽样实现从连续信号到离散信号的转换,满足抽样定理确保了信息的不失真恢复。抽样后的信号会进一步经历量化过程,将模拟幅度范围划分成多个等级,并用二进制编码(如PCM编码)来表示,从而实现了模拟到数字(A/D)的转换。
在量化过程中,一个特定的PAM信号档位通常对应着一定数量的比特,例如1档对应2比特。这直接影响了数据的比特率,即每秒的比特数,可以通过乘以样本率F来计算。例如,如果1档对应2比特,且采样率为F,那么比特率就是F*2。
接着,讲座关注信号完整性,这是确保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眼图,作为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显示的是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与理想信号的比较。眼图的形状和大小反映了信号的信噪比,以及抗干扰能力。眼图不良可能是由于噪声、串扰或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的,改善眼图的方法可能涉及优化信号处理、提升硬件质量或者调整系统参数。
信号完整性设计则涉及到信号在传输路径中的衰减、反射和失真等问题的管理,以确保信号在到达目的地时仍然具有足够的信号强度和质量。这可能包括采用均衡技术、信号放大、噪声抑制策略以及使用适当的电缆和连接器。
最后,讲座总结了整个通信系统的流程,从数字化的源头到模拟信号的再生,指出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信号处理策略。例如,数字信号可能会存储在存储器中,也可能在CPU中进行复杂运算;而为了实际应用,数字信号往往需要再次转换回模拟信号,以便于人类可以直接感知或驱动物理设备。
一般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涵盖了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最终还原的过程,而眼图则是衡量这一过程中信号质量的重要工具。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对于从事通信工程、网络设计和信号处理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活着回来
- 粉丝: 34
最新资源
- 基于Solidity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介绍
- Vue项目creativelab4开发指南及配置教程
- JavaSSH网上银行系统毕设完整项目源码及文档分享
- 物联网安全原则与实践深度解析
- 与Hunch.ly扩展结合使用的dsalazar10.github.io链接集
- Java变量作用域实践: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解析
- 探索HTML音乐应用:本音乐项目解析
- TouchPortal插件TP-YTDM介绍与安装指南
- 区块链垃圾压缩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学习实践:搭建第一个个人存储库的详细步骤
- Firebase与WebRTC整合实现视频聊天信号传输教程
- Python库存管理系统教程与环境配置
- 加密货币设计:现场模式的HTML实现
- COGS108课程项目仓库分析
- 数字转换程序: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互换指南
- 探索信息技术中的压缩包子文件sekiken-main
- Next.js入门教程:创建类似Reddit+Chan项目
- 探索RichTextFormat中压缩包子文件的打开方法
- SonnyHuynh GitHub.io 源代码管理与本地运行指南
- FineCode:掌握AES解密、爬虫技术与个人博客建设
- 会员服务器:打造活跃会员验证与访问控制体系
- 基于pandas和sklearn的音乐推荐系统简易项目
- modulegit:实现Git仓库模组化管理
- 参议员股票交易提醒机器人Alpha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