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8086微处理器:分段机制与系统结构解析

下载需积分: 19 | 1.39MB | 更新于2024-07-12 | 161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8086分段的好处-微机原理课件" 8086微处理器是Intel公司推出的一款16位微处理器,它的设计引入了分段机制,这在微机原理中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分段的主要好处在于解决16位地址寄存器对20位物理地址的寻址问题,以及实现程序代码的浮动装配。 1. 解决寻址问题:在8086中,由于地址总线只有16位,这意味着它能直接表示的最大地址为64KB(2^16)。然而,实际系统可能需要访问超过64KB的内存空间,达到1MB或更多。通过分段机制,8086可以使用16位的段寄存器配合16位的偏移量来形成20位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可以访问到1MB的内存空间。每个段寄存器乘以16(因为地址是以16字节为单位的),再加上16位的偏移量,就形成了一个20位的物理地址。 2. 实现浮动装配:分段机制使得程序代码可以在内存中的不同位置浮动。程序代码可以被分成多个段,每个段有自己的起始地址,这些段可以独立加载到内存的任何位置,这极大地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这种浮动装配特性对于操作系统和多任务环境尤其重要,因为它允许多个程序或进程同时存在于内存的不同区域,而不会相互冲突。 8086与8088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外部数据总线宽度,8086是16位,而8088则是8位。虽然它们的内部结构相似,但在处理大量数据时,8086通常会比8088更快,因为其数据传输的宽度更宽。此外,8088的8位外部数据总线使其更适合与8位外设接口,而8086则更适合16位系统的构建。 8086和8088的这些特性是后来Intel 80x86系列微处理器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系列包括80286、80386、80486直到Pentium(80586)等,它们不断更新换代,推动了个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至今仍然是主流的微处理器架构。8086的分段机制不仅解决了早期的内存寻址问题,还在操作系统设计、内存管理和程序加载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