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R自聚焦新方法:基于短时FRFT的算法
下载需积分: 0 | 595KB |
更新于2024-09-07
| 90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基于短时FRFT的SAR自聚焦算法"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遥感技术,它通过飞行器上的雷达系统发射和接收信号,利用相对运动产生的合成孔径效应来生成高分辨率的地面图像。在SAR成像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是自聚焦,即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由于雷达系统和目标之间相对运动引起的相位误差,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
本文《基于短时FRFT的SAR自聚焦算法》由刘李娟、白霞和陶然共同研究完成,探讨了一种新的自聚焦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STFRFT)。短时傅立叶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工具,它可以在时间和频率两个域中同时提供信息,特别适合处理非平稳信号,如SAR回波信号。
传统的自聚焦算法,如相位梯度自聚焦(PGA),依赖于场景中存在孤立的显著散射点,这些点的相位信息可用于估算整个图像的相位误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点并不总是容易找到,这限制了PGA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而本文提出的STFRFT方法则降低了对孤立散射点的依赖。
根据同一距离门内的散射点具有相同形式的相位历程,但每个点包含不同的线性相位分量这一特性,研究者利用STFRFT在时频联合域内提取散射点的谱图。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出单个散射点的相位误差历程,即使在存在多个显著散射点的情况下也能准确估计相位误差,从而提高了算法的稳健性和适应性。
通过这种方式,STFRFT自聚焦算法能够处理更复杂场景,减少了对孤立特征点的依赖,增强了算法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这对于提高SAR图像的成像质量和拓宽其在地球观测、军事侦察、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SAR),自聚焦,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STFRFT),谱图。
该研究得到了博士点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支持,进一步展示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对SAR成像技术不断深入探索的重要性。作者刘李娟,硕士,专注于SAR成像研究,通信联系人白霞女士,他们的工作为SAR自聚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weixin_39840387
- 粉丝: 792
最新资源
- Java编程实战:程序编写练习题解析
- ZKEYS Hyper-V受控端软件发布
- Java数组最大最小平均值求解编程示例
- Switcher插件:菜单驱动的文本切换支持HTML和JSON
- JavaScript实现多数组交集查询方法
- 佩克斯莫雷佩拉波卡网站开发与JavaScript应用
- 空气处理计算软件:暖通领域新工具
- 俄英词典软件开源移植:Linux上的Freedict
- GovAlert.eu 服务框架详解:定时任务与PHP的结合使用
- 秒杀系统后端代码实现与优化
- Java实现骰子游戏:总和为7则获胜
- 64位libcurl库支持sftp功能特性
- 银河麒麟兆芯MYSQL5.7离线安装包下载指南
- 淘宝详情页信息的js抓取技术解析
- Java人群模拟项目crowdSimulation深入分析
- JavaScript实现LeetCode第279题:最少完全平方数求和
- certbuilder:打造完美电子证书的利器
- 掌握Webpack:从示例项目学习
- Java实现投骰子游戏的代码示例
- 利用Geo Django在5公里半径内搜索餐厅的实践解析
- Kermit青蛙游戏:使用JavaScript打造的创新体验
- JavaScript实现两数组交集的代码解析
- 64位网络模拟工具:弱网环境测试神器
- 银行取款系统的C语言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