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Winsock:从 Berkeley 套接字到 Windows 网络编程标准

PDF文件

下载需积分: 10 | 253KB | 更新于2024-07-21 | 121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WinSock_cjq.pdf文档主要介绍了Windows Sockets(Winsock)这一网络编程接口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细节。80年代初,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了Berkeley Socket接口(简称Berkeley套接口),用于在UNIX系统中实现TCP/IP协议。这个接口使得应用程序能够与TCP/IP网络通信,提供了传输控制协议(TCP)的基本功能,如面向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无差错和无重复的有序数据传输。 进入90年代,微软等公司在此基础上制定了Windows Sockets规范,对Berkeley套接口进行了扩展,以适应Windows环境。这个新规范引入了异步操作,增强了网络事件处理的灵活性,并支持Windows的消息驱动特性。Windows Sockets 1.1版本在1993年发布,随后的2.0版本在1995年加入QoS(网络服务质量控制)功能,表明其在满足多样化的网络需求上不断进步。 Winsock API作为一个动态链接库,位于TCP/IP协议栈的高层,为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功能。它包括传输层的TCP服务,以及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卡直至物理层的底层通信。通过Winsock,开发者可以构建跨平台的网络应用程序,利用Windows网络进行通信,支持诸如HTTP、FTP等众多网络协议。 Winsock的成功在于它的标准化、开放性和兼容性,它已经成为Windows平台上网络编程的事实标准,得到了包括Intel、Microsoft、Sun、SGI、Informix和Novell等多家知名公司的广泛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Winsock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和新的应用场景。因此,掌握Winsock编程对于IT专业人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涉及到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了面向Windows平台的具体实现和优化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