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I模型协议分布及其通信指南
下载需积分: 50 | 78KB |
更新于2025-07-19
| 4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用于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连性。该模型将网络协议分为七层,每层负责不同的网络功能。OSI模型的七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现在,我们来深入探究每个层次的功能和在其中作用的协议。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用户和网络交互的界面,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它负责处理特定应用程序的细节。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等。
2.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解密,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常见的任务包括数据压缩、字符编码转换和数据格式转换。例如MIME(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就是一种表示层协议。
3.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两个系统之间的会话。它允许数据交换、控制会话的建立和结束,以及对数据交换进行同步。ISO提出了多个会话层协议,如X.225、ISO 8327等,但这些协议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少,更多地在OSI环境中讨论。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负责为两个主机上的应用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它为端到端通信提供可靠性和流量控制。主要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而UDP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5. 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传输和路由选择。它处理网络中的数据分组传输。网络层协议如IP(互联网协议)定义了IP地址、数据包的格式和数据包如何从源传输到目的地。路由器工作在这一层,负责数据包的转发。
6.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包装成帧,并处理物理层上的传输错误。它负责在一个链路上的两个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管理物理层设备之间的通信。主要协议包括以太网(Ethernet)和PPP(点对点协议)。
7.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光纤、无线信道等)。它涉及电压级别、时钟同步、物理连接器和物理传输媒介等。这一层定义了比特的物理表示、数据速率、同步方法、物理连接以及传输中的电气特性等。
《Network associates guide to communications protocols》作为一本关于通信协议的指南,很可能详细介绍了各种协议在各自OSI层中的作用、特点和应用场景。此外,它可能还探讨了不同协议之间的互操作性,以及它们在设计和配置网络时的影响。此指南可能包含关于协议的选择、实施和故障排除的深入讨论,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在各种网络架构中应用和维护这些协议的方法。
由于未直接提供内容的详细描述,不能给出更具体的知识点。但上述描述的知识点结构是OSI模型及其协议分布的基础内容。在研究和应用OSI模型时,了解每一层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至关重要,这是网络设计和故障排查的关键基础。
相关推荐









mingtian3229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JPEGlib库:解压缩与运行程序指南
- VC中实现多样式按钮效果的演示与教程
- Teleport Pro下载器:便捷网站内容搬运工具
- 一个月掌握JSP从入门到精通自学教程
- FAS存储技术演示文档压缩包解压缩指南
- 深入探究J2ME中MVC框架的实现源码
- PHP编程技巧集锦
- 新手入门级mp4 PCB设计指南
- EJB3.0实例教程完整指南
- 大学生暑假用Java实现基础记事本功能
- 《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核心内容及教案分析
- 深入解析MTK软件架构与MMI开发流程
- ASP.NET库存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详细开发指南
- FileUploaderNET20_Evaluation上传控件评测
- 新东方考研英语2009大纲词汇深度解析与应用MP3
- MTK平台手机开发基础教程
- 王能超编著《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内容概览
- 高频电子线路简易课件:浅显易懂的PPT教材
- 全面解析软件测试流程及关键要素
- MFC实现的C++通讯录应用项目代码下载
- GIS中的点与多边形位置判定算法
- GRASP与设计模式:实用学习基础
- 宾馆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库设计与原代码实现
- 软件界面开发套餐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