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SYS悬臂梁建模与仿真:100mm梁的有限元分析
下载需积分: 5 | 1.57MB |
更新于2024-08-04
| 180 浏览量 | 举报
2
收藏
在本实验中,我们深入探讨了ANSYS软件在悬臂梁质量块的实体建模与仿真实验中的应用。首先,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ANSYS软件的基础操作,包括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以及有限元分析的全过程。通过模拟一段100毫米长的正方形截面悬臂梁,其边长为10毫米,受到100牛顿的集中力作用,学生将学习如何应用一维梁单元、二维壳单元和三维实体单元来模拟梁的变形和挠曲。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参数为弹性模量2.0105兆帕(MPa)和泊松比0.3。计算设备为个人计算机和ANSYS软件的10.0版本。在计算步骤方面,关键环节包括:
1. **分析问题**:确定模型的复杂度,由于截面边长与梁长度之比较小,采用一维梁单元是最合适的选择。尽管壳单元和实体单元也可以考虑,但重点在于比较不同单元类型对结果的影响。
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创建工作文件夹和命名规范,设置分析目录。
- 通过ANSYS菜单调整工作环境偏好,选择结构分析模式。
- 选择梁单元(2D Elastic 3),并定义实常数,如截面积(100平方毫米)和惯性矩(10000/12毫米^3,基于矩形截面计算公式)。
3. **网格划分**: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合理划分网格,确保模拟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
4. **施加边界条件**: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力,这是悬臂梁典型的边界条件,需要在预处理阶段设置好。
5. **求解和结果分析**:运用ANSYS的求解器进行静态或动态分析,得到梁的应力、应变、位移等结果,同时学习如何解读和分析这些结果。
6. **载荷影响研究**:探索集中力施加在不同节点上对结果的影响,理解局部载荷和整体结构响应的关系。
7. **单元类型比较**:对比一维梁单元、二维壳单元和三维实体单元的结果差异,讨论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场景。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可以熟练掌握ANSYS的使用,还能加深对力学原理的理解,学会如何运用有限元方法解决实际结构问题。
相关推荐




















一碗黄豆酱
- 粉丝: 3w+
最新资源
- Hubble-Salt:模块化开源安全合规框架的介绍与实践
- Android分享功能实现指南:原生与第三方SDK整合
- Go语言轻松实现多种散列算法的API
- 2018年Web开发新手快速入门工具包指南
- 一键生成与编译Cryptonote硬币的工具
- CircuitBlocks:新手友好的图形化嵌入式编程工具
- Sunshine应用:Udacity Android课程项目解析
- MetaMask水龙头工具使用教程与部署指南
- 构建基于Express与Mongoose的MongoDB REST服务器
- IM学生资料库 - 人员跟踪与数据集注释指南
- Ground Control:使用Go语言简化Raspberry Pi管理与监控
- 基于HTML5与Bootstrap5的网站制作与Firebase托管
- React新闻抓取项目开发指南
- RSS机器人rss-bot-diasp:侨民平台的智能信息聚合工具
- 晶圆清洗技术在半导体工艺中的应用
- DC-TTS在PyTorch中的实现及其训练教程
- 基于ARM服务器的Docker运行Plex指南
- DjangoCon US 2015会议网站架构与本地运行指南
- MISP Docker容器化部署:从官方存储库到实践应用
- FileShare项目:实现点对点文件共享系统的指南
- 探索Solidity智能合约的代码覆盖率工具
- 充电桩安全保护措施综合文档解析
- gh-release:简化GitHub版本创建流程的Node.js工具
- Android压力高度计应用:便捷的高度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