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姆龙PLC间隔定时器中断实例解析
下载需积分: 12 | 16.07MB |
更新于2024-08-22
| 31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资源是一篇关于欧姆龙PLC教程的文章,主要讲解了间隔定时器重复中断的实例。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工业环境中的重要自动化工具,它经历了几代的发展,从最初的简单计数/定时功能逐渐演变为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装置。
在第一代PLC中,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磁芯存储器,可靠性较低,功能单一且未形成系列。到了第二代,引入了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如EPROM,可靠性有所提高,增加了计算机接口和模拟量控制功能。第三代PLC采用8或16位微处理器,增强了浮点运算和高级功能,如自诊断、梯形图语言和模块化设计,小型PLC的体积、性能和成本都有所提升。
第四代和第五代PLC着重于高速计数、中断处理、A/D/D/A转换、PID控制等高级功能,处理速度显著加快,编程语言和软件也得到优化。这些PLC能够连接网络,支持大量的I/O点,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特殊功能模块。发展趋势上,小型PLC朝着更大容量、更高性能和易连接通信发展,而大中型PLC则追求体积更小、功能增强和经济性。
文章中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1. 间隔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当定时器达到设定值(例如50ms)时,会产生中断,执行特定子程序(如005号),然后重置定时器值并重新开始计时,形成重复中断。
2. PLC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PLC经历了从早期的简单逻辑控制到现在的多功能、高速和网络化的演变,强调了其在工业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3. PLC的功能升级:从早期的计数/定时扩展到包括逻辑运算、数据处理、中断处理、通信能力等高级功能。
4. PLC的硬件和软件进步:包括处理器性能提升、存储技术更新、编程语言的成熟以及与计算机的集成。
5. 当前PLC的I/O模块发展趋势:模块化设计使得I/O模块直接安装在控制现场,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通信和图形显示技术。
本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间隔定时器在PLC中的应用,展示了PLC技术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作用。
相关推荐





















简单的暄
- 粉丝: 28
最新资源
- 基于ASP+Access的在线考试系统毕业设计
- Unity生存射击游戏教程包详细介绍
- C#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程
- 掌握Java源码解析:以java版sms4和PE计算器为例
- ST188光耦隔离与LM339比较器电路设计详解
- 批量打印Office文档无限制的办公精灵工具
- SecureCRT 8.36210版本烧写工具应用
- 多媒体与网络教室工程施工指南
- Nginx离线安装包全面解析
- VS2015 ReportViewer控件包的解决方案
- IntelliJ IDEA 3.8.1版本统计插件介绍
- 小巧免安装的Windows窗口置顶工具集合
- 拉斯维加斯CAD图纸压缩包解析
- 3DMax插件新作:场景助手3.0功能解析
- 奇易助手2.4:一站式网络分析与数据库管理工具
- C++初学者项目:面向对象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 AntSword-Loader v4.0.3版发布 - 网络安全的新选择
- Java电商项目源码解析与实战教程
- 深入学习Eclipse开发与Java开源项目实战
- Mozilla Addon SDK与Java系统实战项目学习指南
- 掌握Java实战:MD5加密技术与游戏盒子开发
- BS与CS模式比较分析及Java源码实战案例下载
- Web技术源码包:WebSockets与SignalR示例
- IntelliJ IDEA无限试用插件 - ide-eval-resetter 2.1.6解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