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欧姆龙PLC间隔定时器中断实例解析

PPT文件

下载需积分: 12 | 16.07MB | 更新于2024-08-22 | 31 浏览量 | 1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资源是一篇关于欧姆龙PLC教程的文章,主要讲解了间隔定时器重复中断的实例。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工业环境中的重要自动化工具,它经历了几代的发展,从最初的简单计数/定时功能逐渐演变为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装置。 在第一代PLC中,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磁芯存储器,可靠性较低,功能单一且未形成系列。到了第二代,引入了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如EPROM,可靠性有所提高,增加了计算机接口和模拟量控制功能。第三代PLC采用8或16位微处理器,增强了浮点运算和高级功能,如自诊断、梯形图语言和模块化设计,小型PLC的体积、性能和成本都有所提升。 第四代和第五代PLC着重于高速计数、中断处理、A/D/D/A转换、PID控制等高级功能,处理速度显著加快,编程语言和软件也得到优化。这些PLC能够连接网络,支持大量的I/O点,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特殊功能模块。发展趋势上,小型PLC朝着更大容量、更高性能和易连接通信发展,而大中型PLC则追求体积更小、功能增强和经济性。 文章中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1. 间隔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当定时器达到设定值(例如50ms)时,会产生中断,执行特定子程序(如005号),然后重置定时器值并重新开始计时,形成重复中断。 2. PLC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PLC经历了从早期的简单逻辑控制到现在的多功能、高速和网络化的演变,强调了其在工业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3. PLC的功能升级:从早期的计数/定时扩展到包括逻辑运算、数据处理、中断处理、通信能力等高级功能。 4. PLC的硬件和软件进步:包括处理器性能提升、存储技术更新、编程语言的成熟以及与计算机的集成。 5. 当前PLC的I/O模块发展趋势:模块化设计使得I/O模块直接安装在控制现场,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通信和图形显示技术。 本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间隔定时器在PLC中的应用,展示了PLC技术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作用。

相关推荐

简单的暄
  • 粉丝: 28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