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C语言二维数组冒泡排序示例解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 下载需积分: 47 | 6KB | 更新于2025-04-19 | 98 浏览量 | 88 下载量 举报 5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在C语言编程领域中,数组是一种用于存储一系列数据的数据结构,其元素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在本例中,我们关注的是二维数组以及如何在C语言环境下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其进行排序。 二维数组可以看作是数组的数组,它由类型相同的数据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分布在以行和列构成的表格中。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都可以通过两个索引来访问,通常表示为arr[i][j],其中i表示行索引,j表示列索引。 冒泡排序算法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就如同水中的气泡升到水面上一样。 当我们将冒泡排序应用于二维数组时,首先需要明确排序的标准。二维数组可以有多种排序方式,例如按照整行或整列进行排序,或者按照某个特定的元素进行排序。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我们可能需要不同的排序算法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C++实际上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尽管它与C语言有很强的兼容性,但依然有所不同。在C++中,我们可以使用C++的标准模板库(STL)中的sort函数来实现数组排序。但本例中提到的是C语言,因此我们将使用C语言的语法来实现二维数组的冒泡排序。 以下是一个C语言环境下二维数组冒泡排序的范例代码: ```c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Sort(int arr[][4], int m, int n) { int i, j, temp; int swapped; for(i = 0; i < m-1; i++) { swapped = 0; for(j = 0; j < m-i-1; j++) { if(arr[j][n] > arr[j+1][n]) { temp = arr[j][n]; arr[j][n] = arr[j+1][n]; arr[j+1][n] = temp; swapped = 1; } } if(swapped == 0) break; } } int main() { int arr[4][4] = { {5,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int m = 4, n = 3; bubbleSort(arr, m, n);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n"); for(int i = 0; i < m; i++) { for(int j = 0; j < n; j++) { printf("%d ", arr[i][j]); } printf("\n"); } return 0; } ``` 在上述代码中,`bubbleSort`函数是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它接受一个二维数组,行数`m`和列数`n`作为参数。`main`函数中定义了一个4x4的二维数组,并通过调用`bubbleSort`函数来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使用嵌套循环遍历并打印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在C语言中操作二维数组以及如何实现基本的冒泡排序算法。此外,理解数组的索引机制、数组与指针的关系、函数传值和函数的返回机制对于深入学习C语言是至关重要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我们编写更加高效和结构化的代码,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C语言的各种高级特性。

相关推荐

longSSSsSs
  • 粉丝: 0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