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U(Data Processing Unit)数据处理器
DPU:5G边缘云
5G时代带来通信带宽的巨大提升,更多的带宽使能更多的应用。数据量的迅猛增多,服务器网络带宽的快速增长,都已经远超计算能力的增长,有线速I/O处理需求的应用程序,受到CPU和内存的限制,现有系统因为CPU资源占用,致延迟增加,包处理性能出现波动。
5G时代带来互联终端设备的大爆发,也带来数据大爆发。据统计2019年全球产生数据45ZB,预计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2ZB,其中24%的数据将来自终端实时数据。海量数据条件下,低时延网络传输,及数据处理的算力需求,及性能压力巨大。
5G时代带来个性化定制私域网络时代。5G网络不止用于公众客户,更主要的赋能各行各业,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推动社会发展。5G将大量部署在网络边缘,提供实时应用和服务。据IDC统计,近10年来全球算力增长,明显滞后于数据的增长。每3.5个月全球算力的需求就会翻一倍,远超算力增长的速度。算力,作为先进生产力,承载了十万亿美元规模经济。在5G的推动下,计算组织从“端-云”一体,到“端-边缘-云”一体;从内存计算发展到网内计算。基础设施云资源作为5G发展的重要基石,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5G的需求
5G MEC是一种分布式计算部署架构,将计算能力、业务以及部分5G网络能力部署到网络边缘,实现低时延的就地数据处理、敏感数据本地处理。MEC可以很好的适配低频、频次不确定性同时时间敏感的业务场景。
5G MEC包括5G网关UPF、边缘应用平台MEP、行业应用APP以及虚拟化基础设施。5G MEC作为一体式设备,部署在靠近终端用户侧的边缘位置,提供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连接能力,AI、图像渲染等计算能力,以及面向行业的安全能力。
图1:边缘云网融合架构
边缘计算将从传统的集中式互联网交换(Internet Exchange IX)模型,扩展到边缘交换模型。位于边缘的最终用户和设备远离主要IX点,流量到达这些位置所需的距离,会降低性能并显著增加传输成本。网络互联需要在靠近最终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网络附近的边缘进行。数据在边缘互联和共享,不涉及核心网。边缘互联将更多流量保留在本地。
低延迟网络是边缘计算的重要组成,要求网络节点尽可能靠近本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在本地产生本保存,网络互联密度将在边缘激增,骨干网将延伸到边缘,对等互联和数据交换将发生在接入网的1-2跳内。随着边缘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许多设施将发挥网络间数据交换点的作用。网络汇聚于这些节点,为边缘服务提供支持,降低边缘服务延迟,缩短光纤距离,减少网络跳数。随着计算向边缘扩展,网络交叉连接也将更加分散。预计到2025年,75%的数据将在工厂、医院、零售、城市的边缘产生、处理、存储和分析。
5G具有灵活的前导码,以满足低延迟连接的需求。随着边缘计算需求的增长,现有的回传网络处理速度无法匹配5G网络数据产生的速度和容量需求,需要在边缘部署新的、更快和更高容量的路由。
5G虚拟化网络功能需要高度分布式的数据中心。这类数据中心可以部署足够多的服务器,在运行5G网络的同时运行边缘云服务。
将工作负载置于边缘要求对应用构建和运行的方式进行调整,让代码可以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到客户场所设备中的微控制器。需要管理高度分布式的应用和数据,编排大规模的边缘操作。(云原生技术和DevSecOps技术)推送到边缘的代码应该是自包含的,每个组件必须完整,包含代码、配置、库以及软件定义的环境,代码作为一个整体构建、测试和部署,确保容器或虚拟机可以在任何地方运行。
DPU的出现
在云基础设施领域,CPU用于通用计算,构建应用生态,虚拟化技术例如Hypevisor等占用大量的内存和CPU资源,而真正用作共享的资源受到较大的影响。以网络协议处理为例,解析报文需要接近100个cycle,线速处理10G的网络需要约4个Xeon CPU的核,单做网络数据包处理,就可以占去一个8核高端CPU一半的算力。而GPU用于加速计算,专注于图像处理、流媒体处理,并继续朝着AR、VR处理,AI加速的方向发展。在云基础设施领域,需要一种技术,能够卸载CPU负荷,最大限度的将硬件资源共享给租户。
十年前,网络处理器(NP)主要用于包处理、协议处理加速,应用在各种网关、防火墙、UTM等设备上,多采用多核NOC架构。后来Intel推出了DPDK技术,在用户空间上利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