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春季限定版】:臺日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79折$ 284
4.5 /5
149位讀者評分
5
66%
4
22%
3
7%
2
1%
1
4%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25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5/05/22
劇透警告
辛苦各位了
很喜歡看推理小說,但個人覺得這本真的不能算是推理小說。
而是集各工作人員心血的藝術品。
同為文字工作者,在看完中文版後去找了原文來看,真的很佩服譯者、編輯還有為這本書付出的各位工作人員們。
謝謝你們給了大家有趣又享受的體驗~
展開
user-img
4.5
|
2025/05/15
“寫小說是看不見終點的勞動,它近似於祈禱,與其他任何一種活動都不相像。無法選擇將字句和念想傳達給誰,也不知會不會有人聽見。即便如此,我依然別無選擇地繼續寫下去。”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就此誕生~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5/14
劇透警告
原來如此
我一向偏愛紙本書,所以當然掉入這書的賣點, ‘惟有紙本書得以實現’’ 的噱頭!讀到最後知道作者的用意,仔細再看看這本書的編排,實在是非常佩服中文的翻譯也能如此完美。第一次經歷 ‘書也能這樣寫’ !
展開
user-img
4.0
|
2025/05/14
小說內容其實冇乜特別,但係只可以喺紙本小說上呈現的點子頗有趣,有時間可以一讀。在中文譯本上還原點子,翻譯應該記一功。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5/13
劇透警告
紙本的感動
劇情很順,讀起來很舒服。
到最後才發現"為什麼讀起來很舒服"試設計的巧思。

最後的反轉很感動,但回想起來劇情稍微纖細

真不虧如書名。
展開
user-img
1.0
|
2025/05/10
書的排版構思相當用心  但大概所有精力都拿來思考怎麼排版了。 雖然是推理向、但有些角色因感情推動劇情的部分太過牽強。就像是為了最後揭開那個爆點讓所有劇情、角色都淪為工具。論故事也很平庸  結局也處理的很糟糕。
頂多是一本排版書 不太在意文字深度的讀者大概會很喜歡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5/05
因為太想知道所謂「絕對不能爆雷」的謎底,當時一拿到書,花了四個多小時一口氣完食。(我買到的是首刷版,肥宅狂喜!)

翻到最後一頁,闔上書的瞬間,我只想說:「這真的是一本名副其實、好強大也好可怕的書啊!」(褒意)

當然,如果你是資深推理小說書迷,他的推理線其實很單純,如果單就劇情的謎團設計來看可能會小小失望,但真的完全、完全瑕不掩瑜,因為它真正的「謎底」藏在更深刻的地方。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書頁本身是舞台、文字是線索、故事是指引,而「讀者」是探索和揭開謎底的「主角」,沒有什麼是比成爲故事更浪漫的事了。

最後只想跟作者、翻譯、辛苦完成這本書的編輯團隊致上最誠摯的敬意,我只想說一聲:
「           」
展開
user-img
4.5
|
2025/05/05
比起從書名和文案就能看出的踹破第四面牆的部分,更使人震驚的是作者給自己下了很大的挑戰。
故事本身沒有多麽驚為天人,但是每個角色也都有溫度,結局謎底解開時的時候是蠻令我震撼的,這本書的寫成和翻譯本身就是不容易的,評為話題之作我覺得很貼切。
世界上大概只有中文能翻譯吧,不只是直排的關係,翻譯的時候受限於異文化的用詞習慣,通常翻出來都會比較長,而中文本身就很簡,給了翻譯更多空間。
展開
user-img
3.5
|
2025/05/04
要看到後來才會知道詭計在哪裡,但不知道是不是期待過高,看完沒有特別覺得有需要那麼期待⋯覺得編輯整本書的人蠻用心的,辛苦了!
展開
user-img
3.5
|
2025/05/04
剛讀完這本書還沒發現,後來又重翻了一次,才發現這個詭計,內容有點平淡,沒有那種打動我的感覺,但是真的要很感謝製作這本書的團隊,辛苦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5/03
作者說要完美翻譯這本小說,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臺灣辦得到了。一開始不能理解,但看完書之後才往然大悟,需要直排寫書的國家,才能翻譯出作者的意思,但是日文跟中文其實字數不會一樣,所以譯者應該也花了很多工,可能等於半個作者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5/02
太厲害,只有實體書才能實現的詭計,讓我在這裡對作者已經翻譯獻上最大的敬意,在這個越來越多書籍都有電子書的現在,有這麼厲害的作者實在太有才華了
展開
user-img
3.0
|
2025/04/28
「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從文案便大概可以猜到本書的「詭計」,大抵上必須透過排版、裝幀或特殊印刷等,才得以實現(所以本書沒有電子版)。作家在「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這個題目上做了文章,這也是本書的核心意旨,因此沒有爆雷的空間,讀者必須透過紙本書才能親自感受所謂「最透明的故事」所指為何,只是是否感受到文案所稱的感動,就見仁見智了。

由於本書主線單純(主角為非婚生之子,在暢銷小說家父親去世後,接受委託而尋找其最後的手稿,在逐漸拆解謎團的過程中,發現了不為人知的真相),本書最大的賣點便是「只能透過紙本書實現的詭計」,在閱讀到最後時,我也忍不住驚訝「原來是這樣--」然後不禁往回翻了好幾頁,在閱讀過程中確實沒發現,不覺也是巧妙。然而,本書能夠成為現象級的出版作品,大概也是因為這個「詭計」的設計,但除卻這個設計,個人認為小說情節略顯單薄,情感描寫也不夠完滿豐富,算是個由簡單劇情和創意巧思包裝起來的故事。

但不得不說出版社確實很用心,我能夠想像譯者和編輯必須耗費多少功夫,才做得出這樣一本小說。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很喜歡譯者簡捷的譯筆,非常流暢自然,即使在諸多框限之下,也無損譯文的呈現,相當不容易。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4/27
故事不是很刺激。但是透明?回頭重翻每一頁開始頭皮發麻。一場連譯者與編輯和印刷廠都加入的詭計?執行太成功了。

啊,對了,最後的那個引號「 」中的巧思和心意,我有看到了喔。
展開
user-img
2.5
|
2025/04/27
首先不得不稱讚編輯和翻譯者,真的是辛苦了。

看到最後確實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但中間部分的劇情走向有點過於平淡通俗,感情線也刻劃的不深。

我同意這本一定要看紙本書的推薦,但除了這個以外,我沒有看到什麼令人驚艷或印象深刻的地方。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4/26
前後呼應,我會這麼形容這本書。
閱讀完還能有更大的感受。
它本身介於非現實與現實,
內容也好,
呈現也好,


但前半部分不算強烈的推理,
只能輕微帶動讀者的猜疑。
喜歡重推理的人可能會嫌棄這本書。
但這本書如果你看完能深思其中的設定的話會很有意思,一本不像推理小說的小說。

但也因為這樣我才會說他是前後呼應的書。
我會推薦好奇的人看。

看到有人評論說這本書乏味,寫得太平淡的,
可以再好好反思作者對主角的人設譜寫,會發現其實很有意思。畢竟認識作者的讀者,或接觸過其他作品的人才會發現這種惡趣味。
展開
user-img
4.5
|
2025/04/24
我像許多人一樣,
被網路評論的「只有紙本書才能體驗的感動」所吸引,
抱持著好奇心閱讀,
起初平淡的故事略顯枯燥,
甚至有些不合理與無聊,
但隱隱透著說不出的詭異,
篇幅不長,耐著性子讀完,
直到最後即便能猜到結局,
仍會被其驚艷,
懾服於為這本書付出心力的每一個人。
如果你買了這本書,
請認真看到最後:)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4/22
劇透警告
雞皮疙瘩
一定要去看紙本書!
看完到現在全身都起雞皮疙瘩
翻譯編輯實在是太認真了,真的只有紙本書能帶給讀者這種體驗!應該也只有台灣能辦到了
展開
user-img
4.5
|
2025/04/22
這本書真的很厲害啊!
看到一半都覺得普通的小說,直到謎底出來才知道這本書的厲害之處
而能夠把這本書翻譯出來的譯者: 簡捷 也是很厲害
推薦大家去看實體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4/20
看完完全明白為什麼只能看紙本,再回翻之前頁面驚訝的起雞皮疙瘩,推薦值得一讀,出版此書的譯者及出版社能力之強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