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電子書9元起
本月選書
星巴克聯名
一帆布包5折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xxx2000834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22)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2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xxx2000834
14
則書評
15
本書評分
0
位追蹤者
2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15)
文學小說(13)
人文社科(2)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5
儚:恐怖成語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3
鮮活的恐怖奇談在林秀赫的筆下生成
雖然有不少人警告我,晚上不要讀林秀赫的小說,但我沒有聽。
《儚》這本書像一齣舞台劇,一百則成語,一百篇恐怖奇譚,每個角色隨著作者的筆觸鮮活了起來,道家所謂的人是由「三魂七魄」所組成的,簡單來說「魂」是抽象的、精神層面的、代表心智,「魄」是具象的、生理物質的、代表身體。生理活動加上心理活動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了,套一個很現代的關鍵詞----虛實整合,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倩女幽魂》的聶小倩屬於「魂」,一般認為陰間的朋友是虛的、沒有形體,但是卻能用精神層面和人類談戀愛。秀赫老師筆下的人物,向左走,向右走,走著走著在分岔轉彎處又碰到另一個「自己」,那個在不同時空選擇不同分身的自己,像是穿越、又很虛幻,書中命運的殘酷和死亡陰影的交疊,讓我們都成為台下看戲的人,進入作者設好的「虛實」的局,沒有對虛實空間想像的能力,會像隔靴搔癢那樣不著力嗎?或許喔
在下班之餘,請拔掉心繫工作的插頭,讓自己陷入半鬆弛、半緊張的狀態,或許會遇見好幾個屬於不同分身的自己,好好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吧
展開
5
Ina,太陽的城市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3
劇透警告
當女性記憶與都市傷痕,交織成史詩
這不是一本容易歸類的書,它是報導,也是歷史小說,是書信體的低語,也是論述的呼號。更精確地說,這是一部集體記憶的修復書寫,是一位歷經離散的平埔女性,回望族人遷徙路途、貼近都市部落脈絡的詩性見證。
作者趙慧琳以邦查女性的身體語言——群山般的乳房、長河般的陰道——在台灣都市的邊陲斷層,書寫出一部以愛、傷痕與對話為織線的「女性方言之書」。這裡的母親不是象徵,而是真實:她們是營建工地上的「都原mama」,是樓板鋼筋下的堅韌Ina,是曾為族群遷徙、為家計漂泊的「你們/我們」。
這本書讓我想起街頭已漸褪色的標語:「還我土地」,也喚起那些在城市鐵皮屋與工地之間遷徙的身影。當都市原住民的居住正義議題,漸被跨國移工取代成新時代的勞動隱喻,《Ina,太陽的城市》提醒我們——歷史從不會停止,它只是換成了另一種無聲的呻吟。
展開
5
來我心聽聽暴雪降下的聲音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2
劇透警告
尋找面對人生暴雪的勇氣
藍朗的《來我心聽聽暴雪降下的聲音》,以其獨特的詩意與視覺呈現,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內心深處的寒冬。
封面上,林豪鏘提供的插圖是一個孤獨的人背著行囊走在雪地中,前方的道路被白雪覆蓋,周圍的樹木光禿禿地延伸至遠方,整體構圖以冷色調描繪出一種極致的孤寂感,似乎隱喻著內心的掙扎與探索。
詩集的內容則如暴雪般覆蓋讀者的心靈,藍朗以簡潔而直白的語句,道出了現代人在世界的荒謬與壓力下,如何尋找自己,面對痛苦與掙扎。
這本詩集分為四大章節,通過不同的詩意語境,引導讀者直面現實與內心的對話。全書雖然以黑白為主調,但每一首詩都如同風鈴般輕響,帶來一絲希望與內在的力量。這208首詩,猶如冰雪中的微光,喚醒我們去傾聽心底深處的聲音,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藍朗的詩集,不僅是對現代人心靈的關懷,也是對世界無情風雪的反思。透過這本詩集,你或許會找到面對人生暴雪的勇氣,並在漫天雪花中重新找到前進的方向。
展開
5
消失的元素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2
一場詩與影交錯的展演
《消失的元素》是詩人蘇曼靈的一場靈魂漫遊。她的詩,像是刻畫於時間斑駁牆面上的痕跡,在不動聲色間,揭開隱藏的真相。她的語言不只是文字,而是讓讀者在讀與不讀之間,感受到沉默的重量,在理解與迷失之間,看見世界的紋理。
曼靈不只是書寫個人的經驗,更是將個人的抽象思考轉化為集體的隱喻。「離開一座有故事的城 / 去寫一個城的故事」(〈距離〉),這是對創作的反思,也是對存在的重新詮釋。我們往往無法看清自己身處的現實,直到我們拉開距離,那些被忽略的紋理才會浮現。在〈告解〉中,時間不只是流動的概念,而是會「往下掉」,它帶來的並非單純的歲月痕跡,而是對粉飾世界的無情剝落。時間的眼睛無所不見,它讓美醜的辯證變得無從隱藏,讓真相層層剝離,直到只剩下最本質的存在。
而在〈一條魚的發現〉中,這種對世界的探問被推向極致。魚試圖理解天空與海洋的規則,牠看見鳥在飛翔,看見雲在飄泊,卻無法真正掌握這些事物的本質。當牠被現實的巨浪拋上灘頭,被釣客控制,才驚覺所有的思辨與預測,終究無法改變現實。這是一則詩的寓言,一則關於認知、誤解與生存的寓言。
曼靈的詩集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的作品,每次閱讀,都是一次與世界對話的契機。詩人不僅書寫時間的流逝與記憶的裂縫,還透過攝影補捉那些無法言說的片刻,讓影像與詩句相互呼應,構築出多層次的閱讀體驗。
封面那道微光中的身影,彷彿穿行於詩的縫隙之間,既遙遠又親近,既朦朧又真實。這樣的設計,讓《消失的元素》不只是一本詩集,更是一場詩與影的交錯展演,每一頁都像是時間凍結的一隅,等待讀者去細細品味。
展開
4.5
初筆故事集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2
一場心靈探索之旅
《初筆故事集》不只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更像是一場心靈探索之旅。彭士瑋以深具寓意的筆觸,在九篇故事中描繪了成長、孤獨、選擇與自我認知的掙扎。這些故事不僅充滿奇幻想像,更深刻地反映了現實世界。
彭士瑋,自幼就學於體制外實驗教育機構。14歲時因種種不順遂的經驗感到身心俱疲,於是選擇離開學校,轉而自學。自學期間,因接觸了西方奇幻冒險小說而萌生創作興趣,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其中,〈沒有鏡子的王國〉的發想來自於Line上的對話,而這個故事的主題恰巧也與我們在網路世界中的溝通方式相呼應。在這個王國裡,除了國王以外,所有人都曚著眼睛,無法真正看見彼此,也無法看清自己的處境。他們只能依靠他人的描述來理解世界,如同我們在Line,僅能透過文字與對話來揣測對方的情緒與表情,卻未必能真正看見對方的模樣。當國王透過使者的「鏡子」第一次直視自己與國家的真實樣貌,他震驚地發現,自己並非受人敬仰的賢君,而是一個被權力桎梏、身心枯竭的統治者;他的國家也並非繁榮昌盛,而是荒涼破敗。這種「看見真相」的震撼,不僅發生在故事中,也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我們是否總是習慣以片面的資訊來理解世界?我們是否真的看清了自己,還是選擇活在他人的敘述之中呢?
《初筆故事集》不僅是一位年輕作家的創作結晶,更是一次對世界的提問。彭士瑋他的文字冷靜而富有層次,每一篇故事都像是一面不同的鏡子,映照出人生的不同層面。他鼓勵讀者勇敢去看見、去思考、去質疑,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這樣的作品,對於讀者而言,無疑是一次激勵人心的閱讀體驗。
展開
5
雜貨店的在與不再:雜貨店沒有告訴你的秘密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2
劇透警告
一個開始的在地行動
《雜貨店的在與不再:雜貨店沒有告訴你的秘密》是一本深具溫度與深度的作品。來自政大USR計畫團隊的師生,走訪新北烏來、桃園復興、龍岡忠貞社區與基隆港邊等地,以扎實的田野調查與社區協作,寫下這些「非典型雜貨店」在人與人之間築起的關係與希望。這些地方有原住民部落、有新住民聚落、有清真寺旁的穆斯林移工社群,也有城市邊緣的高齡獨居者。書中的每一頁,都透露著我們這塊土地的多元與韌性。
書封設計同樣細膩動人——竹編背簍、舊式玻璃罐、清真寺塔頂與回收的啤酒籃,交錯拼貼成一幅關於「生活雜貨」的風土插畫。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卻是日常真實的風景,是那些不在歷史教科書上,卻深深影響一地文化肌理的痕跡。
而這次出版,我們也特別申請了 FSC® 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這是一項國際公認的永續標章,代表這本書的製作過程,無論用紙或印刷,都來自對地球友善的管理與選擇。
就像書裡寫到的雜貨店一樣:我們相信,再小的行動,也能是改變的起點。
尊重土地、尊重人、尊重知識的流動,正是我們希望透過這本書傳遞的永續價值。
願這本書,不只是紙上的故事,更是一場從閱讀開始的在地行動。
展開
5
我媽媽帶我去種菜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1
劇透警告
一場溫柔又野性的重生之旅
有些愛,不是用說的,是用一場場烈火、一把把泥土栽種出來的。
馬尼尼為的詩繪本《我媽媽帶我去種菜》,像是一封寫給成長的情書,也像是一場回望童年的告別式。
在破爛與泥濘中,她和媽媽一起種菜,一起燒掉舊的雜草,一起在汗水、火焰和傷口裡,慢慢學會怎麼和這個世界相處——甚至,是對抗。
這不是一本單純溫柔的書,它有著熾烈的悲傷,也有著熬出來的堅強。
每一幅畫,像是記憶的切片;每一句詩,都是曾經真實痛過的地方。
書裡那些燒焦味、出汗的身體、被狗咬傷的傷痕,還有黃昏菜園裡鬆散的光,緊緊地、靜靜地,攤開了我們每個人最不願意被提起、卻又最真實的成長記憶。
如果你也曾經,在某個午後,緊緊跟著一個親人背影走過荒涼田野;
如果你也曾經,帶著破爛的夢想,一點點摸索著長大;
這本書,會懂你。它會在你最疲憊、最想回頭的時候,輕輕地告訴你:
「沒關係,一切本來就該這樣鬆鬆散散地長大。」
《我媽媽帶我去種菜》——
獻給還在努力成長的你,也獻給那個,早已偷偷在心裡替你點燃火光的人。
展開
5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台語、華語 混語散文詩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1
劇透警告
這是一本會慢慢落在你心裡的詩集
長青老師寫的,不只是季節的變化,而是那些我們以為習以為常,卻在某天猛然驚覺已經不同的事物。當我讀到那句「有的開花,有的發葉,有的只憑藉細枝微莖,摹寫淡然」詩句便深深停留在心上。
長青老師的詩像一棵樹,語言在枝幹間自由蔓延,華語與台語交融如風,既貼地又有靈光。樹葉掉落、情感退潮、人事流轉,每一首詩都像某個午後被風吹過的光影,輕柔,卻藏著堅決的回聲。
他的詩安靜地走進人心,他寫日常,寫錯覺,寫人與人之間微妙的距離,有時像是在講一場自己與世界的誤會,有時則像是在回顧安慰當年的自己。這本詩集的語句不高漲,但文字總會在你心裡慢慢散開。
這本詩集不只詩美,整體設計也極具美感。封面是一株立在風中、像是長滿時間的樹,與書名交織出一種微妙的錯視感。而阿尼默所繪的內頁插畫則更加襯托詩的質地——線條極簡、色彩節制,像是筆下靜默的角色與場景,替詩文保留了大量的想像空間,也讓閱讀的節奏更加沉靜。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值得在沉靜的時刻翻開,慢慢讀,不急著懂。每次讀,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詩不曾給答案,但總會陪你在心裡留白的地方,種下一些柔軟的東西。
展開
5
集換式桌遊教學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9
教育都是單向的灌輸,而是一場雙向的互動與創造
鳴弦老師,一位來自澳門的中學國文老師,為了解決學生不願「主動」學習的老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穎且充滿創造力的解法——將課堂化為遊戲的場域,以集換式卡牌遊戲作為教具,讓學生在「玩」中學、在「交換」中思考。這本書記錄了他的教學創新歷程,也為我們呈現了一套可實踐的「樂教、樂學」方法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許多老師都努力設計精美的講義與趣味的題目,卻往往碰到學生對課前自學缺乏興趣的窘境。然而鳴弦老師觀察到,學生的問題並非能力不足,而是缺乏適當的「鼓勵」。他回憶起小學時那塊因成績優秀而得到的巧克力餅乾——它的價值不是餅乾本身,而是那份「被看見」的喜悅與自豪。他由此啟發,設計出一套結合課程的獎勵系統:一款可以集換的卡牌遊戲。
這套遊戲不只是單純的趣味工具,而是以教育目標為核心,鼓勵學生在集換、競賽的過程中合作、思考,甚至能觸發深度的學術討論。遊戲讓學生的學習動機轉為內在驅動,而非僅僅追求分數的外在獎勵。更重要的是,鳴弦老師強調,這一切的起點在於老師本身是否樂於創造。
在《集換式桌遊教學》中,作者詳細分享了遊戲設計的過程,如何將課程內容轉化為遊戲元素,如何設計卡牌的機制來促進學生參與,甚至還包括了實際的應用成果與反饋。讀這本書,彷彿在見證一場屬於教育的革命——它讓教與學都能在快樂中完成。
這本書的核心訊息並非單純教學方法的介紹,而是一種理念:教育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一場雙向的互動與創造。 鳴弦老師的集換式卡牌遊戲,或許只是開始,但它帶來的啟發,足以改變更多老師與學生的學習旅程。
如果你也在尋找讓學生「樂學」的方法,或是想知道如何「樂教」,《集換式桌遊教學》會是一本值得深讀的書。翻開它,你會發現,原來學習的路上也可以如此有趣!
展開
5
臟器外陋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8
《臟器外陋》一場自我剖析的旅程
翻開《臟器外陋》,彷彿打開了一本屬於內心深處的日記。林澄的詩,像是在耳邊低語,輕輕拂過情感的傷痕,卻又不吝於揭開那些隱藏的真相。留給讀者無盡的想像與餘韻。
「臟器」,不僅是維持生命運行的器官,更是詩人對愛、痛與存在的象徵性映射。詩集中,林澄勇敢地將內心的荒蕪與破損攤開,毫不掩飾地展現所謂的「外陋」。那些「消化不良」的情感,那些「努力換取」的虛妄,都像是一場赤裸的獨白,將每一個讀者拉入他的情感迷宮。
在這本詩集中,有幾句讓人心頭一震:
「愛人怕傷,沒事,一輩子適應。」
這簡短的句子,卻深刻道出了人類關係中難以言喻的無奈與韌性。
「總有一天,我還是會來,帶著一本只有你能讀懂的字典,請你幫我翻譯春天。」
在林澄的文字裡,季節不僅是自然的變遷,更是情感的隱喻。一個人的孤獨與期盼,融化在這一行詩中。
林澄的這本詩集是一場自我剖析的旅程,它勇敢地直視人性的脆弱與矛盾,也邀請讀者在詩的字裡行間重新審視自己。當你翻開這本詩集,或許會感到心被觸碰,但也會感受到某種釋放與治癒。
如果你曾為人生的不完美感到困惑,如果你喜歡在詩中尋找情感的共鳴,那麼這本《臟器外陋》會是你冬日裡的一道溫暖。
展開
5
聽貓的話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8
《聽貓的話》凌明玉對貓的告白之作
《聽貓的話》是一部讓人心醉的母女合作之作,由母親凌明玉撰文,小女兒劉詠心負責插圖及封面設計。這對母女以文字和畫筆,將貓咪的生活點滴編織成一個充滿情感的故事,帶領讀者走進貓咪的世界,體會人與貓之間那種溫暖而柔和的連結。整本書中,既有貓之間的互動,也有主人與貓的默契,更蘊含著關於陪伴與離別的哲理。
自序《貓時間》裡,作者娓娓道來養貓的日常,從貓鬍子悄悄掉落的細微片段,到大貓球球的老去和最終離別。那些微小的瞬間如同時間的浮光,讓人不禁想起生命的流逝與愛的無常。小女兒純真地問:「貓咪可以活多久?」這問題宛如一把細小的針,戳開了愛與失去之間的微妙平衡,也讓母女對於生命的理解悄然深化。
書中的插圖由女兒詠心親手描繪,一筆一劃都傾注了她對貓咪的愛戀。特別是那封面上的球球,拿著傳聲筒彷彿要說些什麼,小女兒笑說他想「吃妳的魚」。這種童稚的玩笑卻道出一種別樣的深情,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感受到一種柔軟而溫馨的溫度。
《聽貓的話》不僅僅是一本紀念愛貓的書,更是母女間深厚情感的結晶。它告訴我們,愛是一種跨越時間的共鳴,即便歲月流逝、別離無可避免,那些溫柔的瞬間會永遠留存在心。這本書,就像一首寫給貓咪的詩篇,字裡行間流動著對生命的感悟與對陪伴的感謝,每一頁都讓人不禁想起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可愛的、無言的朋友。
展開
5
唯思念倖免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8
一場美與痛交織的探問
洪書勤的《唯思念倖免》以深邃的詩意和沉重的情感,打開了一個介於現實與哲思之間的窗口。從封面設計到文字內容,整本詩集都充滿了對時間、思念與存在的探問。
封面中的吊燈與空椅,似乎意味著孤寂中的等待,燈光雖小,但依然在黑暗中指引方向,如同詩人在文字中挖掘的那些微光,為讀者勾勒了思念的輪廓。
在詩〈袒裎〉中,那件昨日與愛人共享的衣物,訴說著關於愛與失去的隱喻;而〈考古〉裡的「日出」與「碎片」,不僅指向宇宙間的無限可能,也映照著詩人內心對生命重建的渴望。〈你好,陌生人〉以輕描淡寫的日常景象展開,卻在句子間隱隱傳遞著孤獨與期盼,宛如一場再也回不去的對話。〈倖免〉則在群山與夕霧的變幻中表達出時間的流逝與存在的交疊之感,讓人感受到詩人對於萬物之無常的敏銳捕捉。
洪書勤的詩,不是一種敘述,而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在文字的罅隙中面對自己。在他的詩句裡,常常有隱喻的伏筆,或者情感的留白,令人一再回味與揣測。詩的語言既輕柔又厚重,猶如清晨的薄霧,擁有令人沉浸其中的魔力。
這本詩集適合所有在靈魂深處存有思念的人,無論是悼念過往,還是尋找當下,都能在其中找到棲身之處。洪書勤以深刻的觀察力和語言張力,證明了思念雖無形,卻擁有倖免於時光侵蝕的力量。讓我們在《唯思念倖免》的文字之光下,緩緩行走,沉思人生的美與痛。
展開
5
吃時間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8
時間,我們每個人無法逃避的敵人
「時間把我吃老了,但我把它化成詩句。」這句話直擊我的內心。從青春的蓬勃到成熟的滄桑,顏艾琳用詩句記錄著時間如何無情地雕刻我們的樣貌,卻也透過這些文字,替我們找到了對抗時間的方法。她的詩不僅是回憶的容器,更像是一場與時間的對話。
《吃時間》的封面如同一扇窗,窗外是一片被時間浸染的光景。那些層層堆疊的線條與色塊,彷彿在描繪時間的紋路——或是歲月在生命中留下的滄桑痕跡。整體畫面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深邃,好像時間本身就在凝視著我們,而我們,身為讀者,也彷彿成為了時間的觀察者。封面上的月牙窗,像是日暮時分的天空,既有一絲告別的惆悵,又帶著些許光明的餘韻。字體簡潔,卻暗藏力度,和詩集的內容形成共鳴——時間在吞噬我們,但詩卻替我們保留了那些即將逝去的光影。
翻開這本詩集,你會發現,每一首詩都像是一顆顆不同味道的時間果實,有的酸澀,有的甜美,有的讓人忍不住淚目。〈回音谷〉裡的那句「喂 妳 醒 醒」,不僅喚醒詩中沉睡的人,也喚醒我們內心深處那些被壓抑的渴望。而〈灰〉的那句「陽光走到最後卻是一點點的灰了」,如同在耳邊輕聲說著,所有的明亮都終將走向平淡,但這並不意味著遺憾,他呈現的是生命的真實。
艾琳老師的文字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總能在你最孤寂的時刻給予適時的陪伴。〈孩子磁場〉中的「你是一把溫柔的剪刀,將我剪成母親的形狀」,讓人聯想到母親與子女之間那無聲卻深刻的羈絆。她的詩,讓你感覺即使被時間吞噬,也仍然有人在用文字替你記錄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感。
這本詩集不僅僅是顏艾琳的生命書寫,更像是一場與時間的共舞。它提醒我們,雖然時間無情,但我們可以透過詩句,將那些消逝的片刻存放在記憶的盒子裡,細細品嚐,慢慢釋懷。或許,我們將生命的每一天都化作詩句,「時間」,是否就不再那麼令人畏懼了?
展開
5
詩王浪溜嗹 si-ông lōng-liú-lian【子母書,附有聲繪本】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8
劇透警告
《詩王浪溜嗹》一場荒誕與正經的交響曲
如果你認為文學只能是高高在上的嚴肅,那麼《詩王浪溜嗹》絕對會顛覆你的想像。這彷彿在荒誕與詼諧中跳了一支詩意的Cha-Cha,帶著幽默的步伐,卻不忘拋出深刻的人生命題。
書中的主角浪溜嗹,既不像魯迅筆下的阿Q,也不受限於任何既定的角色類型。他四處遊蕩,看似無所事事,卻懷抱著上進的夢想與堅守的正義。他的人生像是一齣布袋戲,角色隨時轉換,卻不乏令人動容的真實與溫度。
在這裡,你會看到「詩王」的真功夫:誇張卻不失細膩,荒誕卻富含智慧。浪溜嗹的故事不僅讓人捧腹,還能激發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或許正如作者王羅蜜多老師所說,我們在笑中卸下裝備,才能真正面對內心的束縛。
更令人驚喜的是,作者這次特別邀請了他的小女兒九方合作,精選三篇製作繪本,為這本台語文學作品增添了更豐富的層次。台語的幽默感藉由文字與圖像碰撞出火花,讓讀者不僅能用眼讀,還能用心去感受每一句話的音韻與節奏。
《詩王浪溜嗹》像是一面鏡子,反射出人性之中的荒誕與真實;又像是一齣戲劇,讓讀者在輕鬆一笑之間,又能品味出文學的深沉之美。
放下嚴肅,翻開這本書,讓浪溜嗹這個荒誕卻真摯的角色,帶你走進一場文字的奇幻旅程吧!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