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5
user-img
詹白蓮

58則書評

58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76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5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貴婦人A的甦醒
讀者評分
4.0
|
2025/05/21
我發覺這本書的故事和《博士熱愛的算式》有類似的故事模式:
女性旁觀者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女性旁觀者身邊伴隨有一位重要的男性;主要腳色都已是老年,並且身分特殊。最重要的是,故事瀰漫一股淡淡的愁緒,但並不悲傷,而且故事越讀越有意思。完全符合我「沉浸故事之中」的閱讀需求。
展開
共犯者(二版)
讀者評分
4.0
|
2025/05/10
我覺得松本清張的短篇故事集如這本書,不輸給他那些著名的長篇小說。這本書收錄了八則短篇故事,除了兩篇之外,其餘都很精彩,特別推薦第一篇〈共犯者〉和最後一篇〈距離的女囚〉。
〈共犯者〉通篇有著步步驚魂的緊張感,讓人就算知道最後的結局,也不禁會一直讀下去。〈距離的女囚〉整個故事是主人翁第一人稱的喃喃自語,寫得很精彩,讀起來讓人沉浸在敘事者的心境之中。
展開
絕望工廠 日本:外國留學生與實習生的「現代奴工」實錄
讀者評分
3.0
|
2025/04/29
這本書探討日本藉「實習生」之名引入外勞所引發的種種問題,值得翻閱閱讀,雖然書中某些數據有點過時,某些引述的實例有點不夠深入,而且作者的立場有時有點自相矛盾。
我讀這本書不只一次 ,印象最深刻的卻不是書中探討的議題本身,而是「日本因為超高齡社會之故,整體死氣沉沉的,不像外勞的母國,雖然經濟狀況不佳、工作難找,年青人還是會懷抱夢想」。我覺得這裡有個矛盾點,如果某些國家如巴西,通膨嚴重、治安糟糕、景氣低迷、工作難找,年青人要懷抱夢想應該很困難吧?回過頭來說像日韓台這些老化的高齡社會,會比較死氣沉沉也可能是因為人生進入老年的必然,無可奈何的啊!
展開
青蛙和蟾蜍(一套4冊附英文故事CD)
讀者評分
4.5
|
2025/04/24
這套書是因為當年看了一檔日劇而「亂買」的書之一,這些年來為什麼一職留在我的書架上?那是因為插畫畫得很好,不時可以翻閱一下,也捨不得淘汰。然後,有時候自己也會朗誦一下每本書最後附加的英文原文故事。
展開
潛意識的力量
讀者評分
3.0
|
2025/04/21
潛意識是什麼?潛意識的力量又怎麼為我們所用?如何開發你的潛意識力量?請看這本淺白易懂的勵志書!每個人都有潛意識,其中潛藏的力量不用白不用,不過你要先相信自己這股內在的力量,才能為你所用,並進一步開發並擴大,它可以翻轉你的人生。
展開
九二一傷痕孫少英素描集
讀者評分
5.0
|
2025/04/20
記錄九二一大地震的照片、影片當然是無數,但是本書作者孫少英卻是用素描寫生來第一時間記錄這場大災難,可說是世界創舉。鉛筆素描當然不如照片影片寫實,但卻更生動,更有生命而有血有淚,翻閱這些寫生,感覺每一幅背後都各有其故事。
展開
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卷一:1-2章)(中英對照)
讀者評分
4.5
|
2025/04/13
《芬尼根守靈》這本愛爾蘭大文豪喬伊斯的最後一本作品,被形容為「天書」,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用我多介紹。不過,我相信除了學者之外,少有外行人真正讀過中譯本,更不要說原著了。這本中英對照本的節譯,在讓我們閱讀後可以一窺文學殿堂之作之外,其中的導讀也可以對原著至少有個基本概念。
展開
冰點的感情世界
讀者評分
3.0
|
2025/04/12
說到《冰點》這本在1960年代中、日文版本都暢銷的日本通俗文學經典,現在知道的人恐怕很少了。作者的創作出發點雖然是基督徒的虔誠靈性信仰,但故事本身非常八點檔,也可以從娛樂的觀點來讀。另外一方面,有興趣了解作者的宗教靈性的人,可選擇這本《冰點的感情世界》,這是中譯者親筆寫的導讀,看過除了知道故事的梗概之外,更能深入了解作者的創作精神以及故事要傳遞的宗教靈性。
展開
漣漪的夜晚【經典暢銷版】:書店員票選「讀了必哭的書」TOP 1、本屋大賞TOP 6
讀者評分
3.0
|
2025/04/11
這本書目前正在看第二次,是不是「讀了必哭」?我沒有這麼受到感動,不過,讀起來很舒服、流暢、輕鬆、沒有負擔,適合睡前閱讀。每個章節都短短的,不知不覺就一直讀下去,推薦!
然後,故事跟很久之前看過的一部NHK日劇很像,也是發生在可以看得見富士山的一家雜貨鋪的故事,然後有三姊妹,有一位怪怪的長輩,死去的二女兒還以幽靈的形式出場!?
展開
紅色手指 (電子書)
讀者評分
3.5
|
2025/03/27
|
電子書
我還是喜歡這個封面,有種寂寥的感覺,就像這個故事。
故事有點沉重,包括親子教養、老人失智等社會議題,不過翻譯得很好、很流暢,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會一直想看下去。
展開
臺灣漫遊錄
讀者評分
4.5
|
2025/01/25
終於入手這本書,雖然只是初步翻閱,但已經非常期待近期「享」讀。因為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直到近日這本書在網路和各媒體都還有曝光報導介紹,真可說是2024年年度最熱門圖書。
展開
好好告別!身後事最後一堂課(第一本完整身後事手冊)
讀者評分
3.0
|
2025/01/19
我也有這本書呢!可惜又已經絕版了!撇開精神面的斷捨離,這本書是從實務面告訴你要準備些什麼?譬如說財物、遺產、告別式的選擇、不動產的處理等等。很實用,可惜的是有些內容譬如說遺產免稅額,這類法律會修正的內容,這本書就無法逾時精進。
展開
葉石濤全集1-5(平)不分售
讀者評分
2.5
|
2024/12/29
入手葉石濤全集中的小說卷五冊多年,因為每冊都很厚,閱讀起來很累,不久前才又開始拿起來翻閱。結果發現,似乎可以「情慾府城」為題,來整編其中的一些短篇!曾看過論文提及葉石濤的府城慾望主題可分四大類,茲整理如下。
一、 純愛:〈葫蘆巷春夢〉(《小說卷:二》);〈齋堂傳奇〉(《小說卷:三》)
二、 情慾書寫大躍進:〈二姑‧我和藝旦〉(《小說卷:二》);〈女朋友 ─ amiel(一)〉(《小說卷:五》)
三、 大膽無保留:〈往事如雲〉、〈唐菖蒲與小麥粉〉、〈女朋友 ─ amiel(二)〉(《小說卷:五》)
四、 較晚期作品:〈蝴蝶巷〉、〈頭社夜襲〉、〈熊襲的女兒〉、〈鳥籠〉、〈度小月〉、〈植有蓮霧的齋堂〉、〈阿姆的情人〉、〈頭社夜雨〉(《小說卷:五》)
展開
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裝死 DVD
讀者評分
4.5
|
2024/12/18
對於我這個離過婚的人,當然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而這電影拍攝手法也很棒,故事到了結尾,男主角有闡述這個問題,但導演用一陣風吹過的手法,「迴避」去提供這個問題答案。另外很有意思的是,片中也間接地指出了日本人的「間接性」:大文學家在翻譯西洋文學時,「我愛你」翻譯成「今晚的夜色真美」,「我願意嫁給你」用「要我去死也願意」。但這也指出人與人相處時,很重要的一點:對方可能有在說你期望的答案,只是你聽不出來而已,這可能是你自己不夠用心。
這部片在YouTube上已經隨時可以免費看了,值得好好觀看。
展開
黑色畫集1:遇難、坡道之家(新版)
讀者評分
3.5
|
2024/11/14
這本書一直留在我的書架上,倒不是為了其中較為有名、拍過多次電視劇的〈坡道之家〉(by the way,雖然篇名較長,但還是〈坡道上的家〉這個名稱比較好),而是〈遇難〉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其實並不是特別曲折離奇,精采是它的寫作方式,那是一種影像式的描述故事方式,看故事時,腦海中會一直浮現畫面,就像在看一部電影。其中又有許多運用到蒙太奇手法的地方,真是非常精采。
展開
渦蟲
讀者評分
3.5
|
2024/11/10
最近在讀自己期待已久的《海風下》,可惜翻譯得不好,翻譯得太用力了,讓人讀起來好像在讀文字,而無法沉浸入書中的世界,很可惜。只好從書架上取出早就閱讀不只一次的《渦蟲》。這本書的譯者雖然好像資歷不是很多,但翻譯得頗為流暢,故事情節又能夠貼近女性自身的經驗,在我看過的同一作者作品中,也算是優選。
我不想闡述大道理,山本文緒這本書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大作」,但它滿足了我的閱讀需求。
展開
尹縣長
讀者評分
4.0
|
2024/11/07
看到熟悉的封面,趕緊訂購,沒想到真滴入手了,而且還是2003年第28刷,字體較大。
這是我少女時代讀過的名著,那是台灣尚在戒嚴的時代,在國民黨的洗腦之下,對對岸有著「祖國」的好奇心與不明的嚮往。因此應該是在這種心情之下閱讀的,讀後心得和感受是什麼?全然沒有記憶。
初老後再閱讀,覺得文革時期的大陸,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怕,還出現百貨公司、排隊搶美食這種情節。但是在偏鄉城鎮紅衛兵竟然可以主觀認定、不經過公開審判,就地處決自己看不順眼的「犯人」。
我更覺得陳若曦真是浪漫主義者,只是因為對打倒封建的馬克思主義的嚮往,就攜家帶眷回歸了鐵幕中的「祖國」!
展開
養好玫瑰的關鍵10堂課:從1品變400品不藏私栽培實錄
讀者評分
5.0
|
2024/11/01
台灣第一本本土自製玫瑰書!
不論妳已經是綠手指,還是種什麼死什麼的生手,要駕馭嬌豔美麗又可愛卻很難搞的玫瑰,就靠這本書了。
展開
隨心:孫少英 畫與詩(套組含地圖、提袋) 
讀者評分
5.0
|
2024/10/31
喜歡水彩的朋友照過來!
孫少英老師又來圈粉了!
除了水彩之外,孫老師的素描、速寫也是活靈活現。
用素描「紀錄」九二一大地震更是世界唯一。
這些在這本畫冊中都有喔!
展開
等待天光:臺南人權歷史場址Ⅱ
讀者評分
4.0
|
2024/10/12
這本書雖然是政府出版品,書名也有點嚴肅,不過輕鬆的編排方式,讓人可以流暢地翻閱完畢,並了解府城的暗黑人權過往。
這本書用實景照片、歷史文件以及無閱讀障礙的文字,寫下台南地區22處人權迫害現場。
白色恐怖時代也就罷了,竟然在1971年、成大附近,馬來西亞僑生被調查局人員誘騙,進而拘禁在調查局刑求,誣陷他是政治犯,之後被關在綠島12年,出獄後因為沒有身分證無法回馬來西亞,而被迫在台北街頭流浪了3年,一直到1986年解嚴之後才得以出境。
而據研究顯示,台灣戒嚴時期的外籍政治受害者,共有179位,分屬11國,其中馬來西亞僑生20多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