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關係展
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
5
19人評分我要評價

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

Source Code: My Beginning

  • 定價:700
  • 優惠價:79553
  • 優惠期限:2025年10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勇往直前突破未來

比爾蓋茲在沒有人相信個人電腦的時代,走在世界前頭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人物。這不只是一本自傳讀物,他把自己的人生重新解碼編寫、編排,剖析童年時期是什麼塑造他的思想,與其他自傳不同在於比爾蓋茲的自我意識,深刻思考的力量對比爾蓋茲尤其重要,每一個事件不只是一個事件,他對自己同時進行分析與反省,從他童年的成長經歷、在學校適應困難、最好的摯友意外去世,尤其與母親的衝突無法化解,在與治療師見面後的心態轉變過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這不只是一本科技發展的歷程,你發現父母的愛能讓孩子無懼挑戰世界,夥伴的支持能讓彼此走得更遠更寬,對知識的好奇心與熱情,以及對未來的追求,更讓比爾蓋茲引發一場改變全世界的革命。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OKAPI 推薦

  • 拆解《原始碼》,解讀比爾.蓋茲的職涯賽局與成功之道—劉奕酉

    文/劉奕酉,|,天下雜誌2025年02月14日

    【2025年2月商業焦點人物】蓋茲梳理他的成長,首度揭露形塑他一生的重要影響與關鍵特質。 「別只是看他做了什麼,而是去想他為何這麼做。」   這是我在看《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這本比爾.蓋茲的第一部自傳時,會去思考的一件事。 是的,根據蓋茲的規劃,這本書只是他的「自傳三部 more
  • 【商業焦點人物—比爾.蓋茲】你所不知道的「比爾.蓋茲」—宋怡慧

    文/宋怡慧,|,天下雜誌2025年02月07日

    【2025年2月商業焦點人物】蓋茲梳理他的成長,首度揭露形塑他一生的重要影響與關鍵特質。。 這本比爾・蓋茲的回憶錄不僅是一部「類傳記」,更讓讀者得以窺見天才企業家的成長歷程,以及他如何在家人的支持與友人的陪伴下,將自身的特質轉化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 more
 

內容簡介

「有時候,真希望能回到13歲,重新與世界約定:
只要你勇往直前、不斷學習、更深刻理解,
就能創造出真正有用、創新的事物。」
 
—— 全球同步上市 ——
比爾・蓋茲親筆自傳
首度公開他的養成之路!
 
所有超凡成就,都有開始的路徑
 
  比爾・蓋茲,當代最具影響力與變革力的企業領導人與慈善家,他的成就早已廣為人知。
 
  他20歲從哈佛輟學、創立微軟,大規模授權軟體的創新商業模式,將微軟發展成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也將全世界都推進了資訊革命的浪潮。從此,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徹底改變。
 
  權威傳記作家艾薩克森在《時代雜誌》中寫道,比爾・蓋茲是「當代最重要的智慧與人物」。
 
  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蓋茲快速累積了龐大的財富,他31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全球首富。他成立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會,投身慈善事業,用智慧與財富,致力於解決氣候變遷、全球健康與美國教育等重大挑戰。蓋茲對於科學與科技創新的看法與影響,一直是大家追蹤的焦點。
 
  蓋茲成名得很早,雖然大家熟悉他的成就,但是,對他個人所知甚少。比爾・蓋茲到底是怎麼成為影響世界的比爾・蓋茲?
 
  蓋茲回顧他的人生,發現形塑他一路走來所有的關鍵,其實都在他早年的成長歲月。
 
  「成功故事常把人簡化成某些刻板印象:
  神童、天才工程師、充滿矛盾的商業大亨。
  我的故事,充滿許多非我能控制的獨特情境,
  塑造了我的性格,影響了我的選擇。」
 
  蓋茲梳理他的成長,首度揭露形塑他一生的重要影響與關鍵特質。
 
  蓋茲從小就能屏蔽外界雜訊、長時間專注,他習慣在書中找答案、靠閱讀大量吸收新知,在腦中逐漸建立心智模型;他喜歡數學與邏輯的秩序,小學就想成為「每天都在解決問題的科學家」。
 
  早熟的蓋茲很早進入叛逆期,也很早開始追求獨立,但蓋茲之所以成為今日的蓋茲,要歸功於成長過程的許多重要人物。
 
  祖母從遊戲中啟發他運用大腦深度思考,父母「嚴厲的愛」提供了剛好的支持與適度的壓力,鼓勵他不設限追求卓越、接觸外界、培養社交能力。蓋茲也遇到許多好老師,引導他拓寬視野,也給他探索的自由。學生時代的朋友更成為幫助他不斷進步的夥伴。一群少年在新時代的曙光中遇見了程式與電腦的世界,把自身能力變成一門好生意,成為新興產業的領跑者,引發了改變世界的科技革命。
 
  「當你褪去所有歲月的痕跡與後天的學習,
  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許多特質,都是小時候就存在了。」
  
  【比爾.蓋茲親自解讀】
  ・如何靠閱讀理解世界運作、不受限學習新知
  ・膽子可以訓練,培養社交力與獨立性愈早愈好
  ・「用腦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答案」怎麼跟蓋茲學超高度專注
  ・如何建立心智框架,快速掌握跨領域知識
  ・發現熱情之後才是關鍵,如何把興趣打磨成真正有用的技能
  ・為什麼與自己性格、能力互補的夥伴無比重要
  ・從無到有創辦事業,核心業務以外什麼最重要
  ・如何最早洞察商機、制定有效策略、驅動團隊達成目標
 
  【獨家收錄】
  逾60張珍貴影像,與比爾・蓋茲一起走進時光隧道,回到故事的開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是科技人、企業領導人和慈善家,1975年與兒時玩伴保羅.艾倫(Paul Allen)共同創辦微軟(Microsoft),目前擔任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會長。
 
  蓋茲成立突破能源組織(Breakthrough Energy),致力於把清潔能源和其他氣候相關技術推向市場,也創辦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致力於研發核能相關的突破性新技術。育有三個孩子。
 
  著有《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等暢銷書。
 
譯者簡介
 
吳凱琳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於出版社、雜誌、網路媒體,現為自由工作者。
 

目錄

人物表
序言 開始
第一章 特雷
第二章 維嶺
第三章 理性
第四章 幸運的孩子
第五章 湖濱學校
第六章 自由時間
第七章 還只是孩子?
第八章 真實世界
第九章 一場戲與五個九
第十章 早熟
第十一章 百搭牌
第十二章 絕對的正直
第十三章 Micro-Soft
第十四章 原始碼
後記
致謝
圖片來源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8685
  •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x 2.1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影片介紹

影片介紹

 

內容連載

孩子們的遠征

大約13歲時,我開始和一群男生出去玩,我們會定期在西雅圖附近的山區長途健行。我們因為參加美國童子軍而認識。我們和自己所屬的童軍小隊去健行與露營很多次,但後來我們幾個很快自成一個小隊,進行我們自己的探險活動,我們把那些活動都當作是遠征探險。我們想要比童子軍活動更自由、更冒險的體驗。

通常我們是五個人一起旅行,成員包括麥可(Mike)、洛基(Rocky)、萊利(Reilly)、丹尼(Danny)和我。麥可是老大,他比我們年長幾歲,戶外活動經驗也比我們豐富很多。接下來三年左右的時間,我們一起健行了數百公里。我們經常會連續走七天,或是更長的時間,只靠地形圖的引導,穿越原始森林與岩石海岸,試圖計算潮汐時間,迅速繞過岬角。學校放假時,我們會外出一週左右的時間,在各種天氣下健行與露營。在太平洋西北地區,這代表我們整整一週都必須忍受濕透、令人發癢的軍裝羊毛褲,腳趾頭都泡得發皺。我們的冒險不算是技術性登山,沒有繩索、吊帶或是陡峭的岩壁。就只有漫長而艱苦的步行。我們一群十多歲的孩子深入山區,距離救援地點有好幾小時的車程,而且那時候手機還沒有問世。但除此之外,我們的旅行並不危險。

我們遠離父母或任何成年人的控制,自己決定要去哪裡、吃什麼、什麼時候睡覺、自行判斷要冒什麼樣的風險。在學校,我們都不是受歡迎的孩子。我是團隊中最瘦小、通常也最怕冷的人,而且我總是覺得自己比其他成員弱。不過,我喜歡這種體力上的挑戰,也很愛獨立自主的感覺。健行在我們住的地區愈來愈受歡迎,但是很少有青少年會獨自在森林裡健行八天。

在1970年代,大家面對教養的態度普遍比現在更寬鬆一點。小孩多半擁有更多自由空間。我進入青少年期沒多久,我的父母就已經接受我與多數同齡的孩子不一樣,他們清楚認知到,我在探索世界時必須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這種理解得來不易,對我母親來說更是困難。但是父母給予我的空間對我未來人格的塑造,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

會員評價

5
19人評分
|
18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5/07/18
雖說這本是比爾蓋茲的自傳,但是更像一個有智慧的前輩,對父母或是年輕人的誠懇建議,
書中除了可以了解比爾蓋茲的家庭背景、求學之路到創業過程的艱辛,更蘊含比爾蓋茲的人生觀與育兒教養的智慧,
文筆真摯,讀起來獲得滿滿的收穫與感動。


📍原始碼給我的人生智慧 :


✅無止盡的學習
書裡多次提及學習的重要性,尤其在書的最後,比爾蓋茲提到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
「有時候我真希望能回到13歲,重新與這個世界約定 : 只要勇往直前、不斷地學習更多,讓理解更深刻,就能創造出真正有用與創新的東西」。
即便到現在,比爾蓋茲仍是不斷學習各領域的事物,甚至會安排思考週排開工作,來深入學習該領域的事物。
當然,家庭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家庭成員有愛學習的特質,孩子也會喜愛學習,
有時候孩童的習慣,往往是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結果。
比爾蓋茲身邊有愛看書的外婆加米,從小陪伴比爾蓋茲閱讀,在愛閱讀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愛上閱讀,9歲就讀完20冊的百科全書。
他喜歡從書海中找尋答案,並在《原始碼》的書中也提到,在家中最珍貴的是不會限制書籍花費,
因為這些寶貴的知識,最後成為未來求學與創業之路的養分。


✅家庭教養的重要性
比爾蓋茲說自己有自閉症傾向,從小在社交上不是很順利,
但他的父母沒有因此讓比爾蓋茲封閉他的內心世界,反而想辦法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讓他發展社交技巧。
比爾蓋茲很幸運地擁有一對很關愛他的父母,即使在叛逆期發生衝突,最終仍然能夠修復和解,
這正是累積愛的記憶的重要性,那些陪伴孩子的日子終究不會白費,點點滴滴都會成為孩子的珍貴記憶。
恰如其分的支持與適度的壓力,並隨著孩子的成長,減少對孩子的控管,讓孩子能自由發展,學習放手也是父母要學習的功課。

除此之外,比爾蓋茲會側寫朋友的父母,並告訴讀者,朋友的個性養成如何受到原生家庭影響,從中透露出他對於家庭教養的重視與肯定,
不論是摯友肯特或是創業夥伴保羅,都擁有百分百支持他們的父母。
另外,教育環境也很重要,如果有能力和條件,選擇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
在湖濱學校的求學過程,對比爾蓋茲心理素質的塑造,有非常大的幫助,甚至還結識到一生的摯友肯特,
在肯特的引領下,思考人生方向並激發對未來夢想的企圖心。
為孩子打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良善的友誼能幫助在孩子的學習之路提升學習動機並提供情緒支持。


🧠我的想法:
當然,不是每個人努力過後,都能成為比爾蓋茲,創業成功除了努力與才能、勇氣,還要有資源跟貴人提拔,全都缺一不可,
但我們可以透過名人傳記,從中汲取成功的經驗,豐富我們的知識,來增加我們的思想靈感,也許有時候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發揮作用。



🌸更多讀書心得請搜尋 : 康栗米讀書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5/07/13
蓋茲的文字真摯,閱讀過程讓人覺得溫暖。

這本回憶錄有幾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蓋茲的中學時期會與同儕到山上或是樹林露營,一次可能會長達一週或十天。而他在高中時期最好的朋友死於山難(那位好朋友教他如何活得像個大人);數十年後他回到家鄉,遇到那位朋友的父親,蓋茲對他說自己還記得他們家的電話。

第二是在哈佛時期,他花了很多時間在使用美國軍方送給哈佛的電腦做了商業軟體,這個事件讓哈佛曾經要開除他--直接讓學籍消失(可能的原因是拿軍方轉贈的資產做營利事業),而蓋茲的律師父親曾致電學校詢問各種關鍵問題確保蓋茲能受到公平對待,他的導師也證言蓋茲是個修研究所的課都會覺得無聊的優秀學生,最後蓋茲僅得到口頭告誡。

第三是他在哈佛曾修了一門沒有課本的數學課--老師是31歲成為正教授的天才,第二週上課的時候只剩下一半的學生,同學們必須集體工作才有辦法解出老師的作業(基本上題目不會看到數字)。主修數學的蓋茲才知道他在數學領域還輸人一大截。

這本書的編年大約只到蓋茲和保羅剛創立Micro-Soft,但已經可以讓人感受他在經營公司的難關和拼勁。
展開
user-img
Lv.5
4.5
|
2025/07/01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好奇...】
1️⃣為何比爾蓋茲決定從哈佛輟學?
2️⃣成功人士是不是要從小時候,就立定目標與志向?
3️⃣想擁有巨大成就,「家庭因素」還是「個人努力」比較重要?

🤓【我學到的3件事】
1️⃣童年成長環境,藏著學習的祕密配方
書中描述許多比爾蓋茲的家庭教育細節,以下分享我特別有感的4點:

(1)晚餐是屬於家人的對話時光🍽️
家中有個規定:吃飯時不能看書、不能看電視。藉由分享每天的所見所聞,比爾蓋茲從小就開始想像「大人的世界」是什麼模樣,也因此建立起更寬廣的視野。

(2)成為家庭社交的小幫手🥂
比爾蓋茲的父母常邀朋友來家裡做客,並鼓勵孩子和賓客互動。媽媽會特別指派任務,像是在客人玩橋牌時負責倒咖啡,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也實際參與到成年人的生活。

等孩子大一點後,媽媽還會在聚會前替他們做「簡報」,逐一介紹賓客背景,幫助孩子在倒茶、收拾之餘,也能有機會和專業人士搭話聊天。

(3)自製旅遊日誌,邊玩邊學🚙
每次家庭旅行,媽媽都會為孩子準備「旅遊日誌」,記錄經過的城市與行駛里程,並列出觀察項目,讓他們每天寫2頁。內容包含地形、天氣、人口分布、土地運用、產品、歷史或其他有趣的東西,最後要寫下當天的「旅遊描述」。

這不只是記錄,更是訓練孩子學會觀察與專注的方式。

(4)每年一次的「我想成為誰」問卷🙋🏻
媽媽每年都會請孩子填寫一張表單:「長大後,我想成為______。」同時列出個人興趣和喜愛的學科,為孩子種下一顆探索未來的種子。

2️⃣數學讓人安心?關於「秩序感」的小孩心理
小孩喜歡明確的「是非對錯」答案,這一點比爾蓋茲也不例外。身為理科腦,他對需要秩序與框架的環境感到安心,自然而然愛上了「數學」這門充滿邏輯的科學。

這點從他特別喜歡小學時在圖書館的工作—「圖書館偵探」可見端倪。這個工作是幫每本迷路的書找到正確的擺放位置,對愛閱讀又愛數字的他來說,簡直是夢幻任務。

因為圖書館不是隨機堆疊的空間,書籍擺放有一套清楚的邏輯,只要懂得這套系統,就能迅速找到想看的書,進而成為資訊掌握的專家。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那種「非黑即白」的孩子,也許跟從小接觸的教育系統有關,因為在學校大多是選擇題或是非題,總有一個「最正確」的答案。

長大後才慢慢理解,現實世界到處充斥著灰色地帶,就連法官、醫生這些看起來理性公正的角色,在做決定時,也會需要考量許多感性與現實層面的因素。

3️⃣跟我想像中完全不同的比爾蓋茲
(1)其實他也很難帶!比爾蓋茲的反差童年
比爾蓋茲從小就是個聰明的孩子,家庭又重視教育,但其實他是個非常難帶的小孩!

他性格反骨,常常故意搗蛋,雖然有自己感興趣的事,但成績很差,也常讓爸媽失望,不到10歲時就常跟家人起爭執,曾經有好幾天都不講話。

有一次媽媽試圖引導他開口,他竟怒吼:「我正在思考!難道妳都不會思考嗎?妳應該試試看!」父母為了改善親子關係,甚至去上「父母效能訓練」課程,也試著透過家庭諮商尋求幫助,後來才漸漸好轉。

(2)工程師不等於科技宅!比爾蓋茲的多元探索
我們都知道比爾蓋茲創建微軟,直覺會以為他是專精於工程技術的科技宅,但書中提到,他的興趣非常多元:包括法律、電腦、商業,甚至曾想過從政!

💬這點其實頗具啟發性:就算已知未來想往某個領域前進,也不代表只能將興趣限縮;探索越廣,越有可能發展多面向能力,同樣的道理,興趣多元的孩子,不見得會迷失方向,有時反而更具多元整合能力。

🤗【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
這本自傳不是關於微軟公司或是科技的未來,而是著墨較多在比爾蓋茲的童年家庭教育、興趣發展、求學過程、人際關係等。
展開
user-img
2.0
|
2025/05/05
|
電子書
全球(或指歐美先進國家)眾所期待的比爾蓋茲自傳第一部分講述了他生命的前20年(等於微軟前傳)。顯然,(原生家庭成長的)童年是每個人初期人格的形成過程,其父母在早期階段為小孩成長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其發育過程中逐步發揮其影響力!

儘管如此,依據(說)他(自稱)長年閱讀量遠高於常人並定期推薦好書的特質,應該要了解讀者面向需要的內容偏好(畢竟他個人跟貝佐斯一樣,不像賈伯斯或馬斯克,甚至更早傳奇人物休斯,有著所謂創業者或領導人超強的charisma)?這本書仍然充斥著過多的童年故事(和會記牌的奶奶一起玩紙牌遊戲、和童子軍一起旅行等)篇幅過長,水分過高,整體訊息含金量偏低!

當他談到自己在(全美第一家採購電腦的)湖濱中學第一次嘗試程式設計時,這變得非常有趣。他個性堅韌令人欽佩,並願意為一項看似無法解決的任務而努力,直到問題得到解決。(「(拿破崙復出敗北的)滑鐵盧戰役(其實)是在伊頓的操場打贏的」這句話來自英國戰神,也是著名伊頓校友的惠靈頓公爵,目的是讚美早期學校教育對塑造一個人的影響力)

本書結尾是他與童年摯友保羅艾倫(後來他功成名就,與蓋茲不愉快離開後,死前唯一自傳也有繁體版,卻猛烈砲轟合夥人,但沒像社群網戰奪權過程哪麼抓馬)一起進入新的家用電腦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期待第二部分(重點是他事後分享在各重要階段的決策思維或回應各類型八卦, ,例如他結褵幾十年的前妻剛出的回憶錄”the next day”),這才是真正應該開始的地方。
展開
user-img
2.0
|
2025/05/05
全球(或指歐美先進國家)眾所期待的比爾蓋茲自傳第一部分講述了他生命的前20年(等於微軟前傳)。顯然,(原生家庭成長的)童年是每個人初期人格的形成過程,其父母在早期階段為小孩成長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其發育過程中逐步發揮其影響力!

儘管如此,依據(說)他(自稱)長年閱讀量遠高於常人並定期推薦好書的特質,應該要了解讀者面向需要的內容偏好(畢竟他個人跟貝佐斯一樣,不像賈伯斯或馬斯克,甚至更早傳奇人物休斯,有著所謂創業者或領導人超強的charisma)?這本書仍然充斥著過多的童年故事(和會記牌的奶奶一起玩紙牌遊戲、和童子軍一起旅行等)篇幅過長,水分過高,整體訊息含金量偏低!

當他談到自己在(全美第一家採購電腦的)湖濱中學第一次嘗試程式設計時,這變得非常有趣。他個性堅韌令人欽佩,並願意為一項看似無法解決的任務而努力,直到問題得到解決。(「(拿破崙復出敗北的)滑鐵盧戰役(其實)是在伊頓的操場打贏的」這句話來自英國戰神,也是著名伊頓校友的惠靈頓公爵,目的是讚美早期學校教育對塑造一個人的影響力)

本書結尾是他與童年摯友保羅艾倫(後來他功成名就,與蓋茲不愉快離開後,死前唯一自傳也有繁體版,卻猛烈砲轟合夥人,但沒像社群網戰奪權過程哪麼抓馬)一起進入新的家用電腦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期待第二部分(重點是他事後分享在各重要階段的決策思維或回應各類型八卦, 例如他結褵幾十年的前妻剛出的回憶錄”the next day”),這或許才是真正應該開始的地方。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百工起手式——給進化者的行動指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玩遊戲領$25E
  • 周年慶閱讀特企
  • 時報暑期閱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