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關係展
我在安寧療護三十年

我在安寧療護三十年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優惠期限:2025年09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許禮安醫師 圓滿安寧療護三十年‧紀念
  ☆ 安寧療護是崎嶇人生旅途中,撫平傷痛的乳液!
  ☆ 安寧療護是生命末期身心痛苦時,療傷止痛的解藥!
  ☆ 安寧療護是人生病苦中,如遭逢跳電時的手電筒,照亮黑暗時光!
  ☆ 安寧療護可以讓末期病人安樂活,根本不需要討論安樂死啊!
  ☆ 你應該要學習安寧療護,讓我們一起陪伴末期病人「善生」和「善別」,將來才有可能讓自己和親人順理成章而得「善終」!
  ☆ 「安寧療護」是人生最後一趟遠行,在上路之前的陪伴與告別。

  ◎ 死亡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死亡來臨之前,你想要怎麼樣的活著?
  要活出什麼樣的生命態度?
  請問你是暫時還沒死?還是認真地活著?

  ◎ 你的善終,關我屁事!
  絕大多數的人都想得「善終」,都不希望自己將來在重病末期時,
  被插管、電擊、接呼吸器,死得很痛苦、很淒慘。
  你現在對安寧療護服務體系一點都不關心、不在意,
  你對這件事情沒有盡到任何一絲絲的努力,
  將來自己或親人末期時,憑什麼享受到任何一絲絲的好處?
  請問憑什麼要靠別人去拋頭顱、灑熱血,好讓你將來得善終?

  ■    只有安寧病房是予人卡好死的所在?
  一般人的心目中,「安寧病房」感覺很可怕,竟然是個「予人卡好死的所在」!當時我只覺得「安寧病房」揹負著污名,可是今年講著講著,忽然有了新的意涵:原來整個醫院竟然只有「安寧病房」可以「予人卡好死」,那麼其他病房,包括內科、外科、急診、加護病房等,就成為「予人卡歹死」,讓人死得很痛苦、很淒慘的地方!

  這樣說起來,假如會好起來,被醫療折磨算是必要的代價,可是如果疾病已到末期,醫療體系已經無能為力,既然不可能治病救命,為何不讓末期病人趁早轉到「安寧病房」去享福?做好疼痛控制、病情暫時穩定後,趕快出院接受「安寧居家療護」,讓末期病人可以在最自在熟悉的家裡,過他想過的日子,做他想做的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許禮安


  1965年出生,目前暫居高雄市。

  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社會科學碩士

  經歷: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 軍醫官兼法醫官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及心蓮病房 主治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家醫科主任
  花蓮縣醫師公會 理事
  屏東美和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社團法人台灣世界愛滋快樂聯盟 理事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

  現任:
  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
  高雄醫學大學【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兼任講師
  北高雄社區大學兼任講師
  彰化社區大學兼任講師

  作品:
  《心蓮心語—安寧療護與生死學》、《在心蓮病房的故事》、《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記》、《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
  《橫跨生死長河—病情世界的多重現象分析》、《安寧緩和療護》、
  《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安寧療護故事集》、
  《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許禮安談生說死》、《我對安寧療護的顛覆思考與經驗談》、《許醫師,有沒有可以學習怎樣活得健康的書》、《我們只是暫時還沒死》
  許禮安手機(安寧諮詢專線,24小時開機):0955-784-748
  許禮安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均可收到。
  臉書「許禮安」
  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088998048
  臉書粉絲專頁:【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9865688118

 
 

目錄

代序:圓滿安寧療護三十年,然後呢?

/第一部分/安寧療護的生命回顧
你的書會不會暢銷?    
我不是死神,只是虛弱的存在    
我的弱點後來卻變成優點!    
安寧療護是滿足自己的道德私欲?    
安寧療護是舶來品,就像西裝和領帶?    
出神忽憶當年事——十七年前的安寧故事    
為誰辛苦為誰忙?划算嗎?    
當末期病人想回家    
關於全國七月安寧月    
插管急救與植物人照護    
禮安足歲農曆生日的生命回顧    
末期漸凍人納入安寧療護服務,有我的努力在其中!
安寧療護傳愛種子培訓班-優良安寧療護的理念與實務
紀念心蓮家族安寧朋友陳慧翎    
許醫師,可以加個LINE嗎?    

/第二部分/安寧療護與生死思考
給衛福部和健保署的建議公開信    
大學需要樂齡,醫院需要安寧!    
別讓孩子早得癌症,必須推動污染防治!    
柯文哲和許禮安都說:人只有兩種死法!    
只有安寧病房是予人卡好死的所在?    
你的善終,關我屁事!    
防治及衛教卻只剩治療?    
察覺病人需求並挺身而出    
安寧療護水準與死亡品質    
回應聖功醫院年輕醫師的所謂解脫    
無邊界的安寧緩和醫療    

/第三部分/安寧療護與長期照護
參觀病房與負面心情    
安寧理念宣導何時算成功?    
安寧療護宣導是社會觀念改革    
不一定要有安寧病房?胡說八道!    
不插鼻胃管就不能打點滴?    
為省錢寧可被插鼻胃管灌牛奶?    
安寧居家與在宅安寧    
世界安寧日與雙十國慶    
拓展台灣的善終境域    
沒有末期不能安寧療護?    
從PCR談CPR和ACP與PCA    
安寧居家防疫看等級    
我是台灣安寧界出版最多書的醫師    
安寧療護與日常生活的聯想    
安寧療護常識檢定    
許禮安醫師簡歷


 
 

代序

圓滿安寧療護三十年,然後呢?


  被派開創心蓮病房傻人有傻福

  我是在民國84年8月,被外派到台大醫院6A緩和醫療病房受訓一個月,然後回花蓮慈濟醫院負責籌備開設安寧病房,努力一年後在民國85年8月開創「心蓮病房」。我是「傻人有傻福」,王英偉主任指派我籌備,開設心蓮病房之後就多出一個主治醫師名額,當年沒人跟我搶位子,我就成為該院家醫科有史以來首位院內直升的主治醫師,籌備一年的努力等於幫自己開出新職缺。我在那裡「八年抗戰」之後,民國93年據說因「理念不合」而被離職,從此在慈濟體系被銷聲匿跡而無名。

  我在民國88年回去「靜思精舍」,對師父們演講「安寧療護」,當場對著佛菩薩和師父們宣告:「我發願要在安寧療護待三十年!」其實我是受到恩師余德慧教授的啟發,那年我就讀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他對我說:「許禮安啊,你怎麼都只有年度計畫,沒有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計畫?」我起先只給自己五年的期限,因為癌症的「治療成功率」其實只等於「五年存活率」,因此我只要做超過五年,就可以算是「成功者」。我後來演講時開玩笑說:「可惜才打完八年抗戰就被開除了!」

  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如今還在,是我在二十七年前就開辦,因為我在慈濟體制內被除名,只剩王主任的「功勞」,但我自認為:就算沒有功勞,至少也有「苦勞」,所以要不斷「搖旗吶喊」說「心蓮病房」是我開的!開辦第三年(民國88年,西元1999年),花蓮慈濟醫院用「心蓮病房」報名參加「全國醫療品質獎」,當時王主任出國進修,評鑑事宜都由我負責,我帶領「心蓮病房」安寧團隊拿到「全國醫療品質金獎」,事後醫院並未給我加薪,更不曾公開表揚,當年是「為善不欲人知」,後來則是「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安寧療護愈挫愈勇打死不退

  我是佛教徒,對打從心底瞧不起的長官有時會假裝必恭必敬,但是我對佛菩薩和出家師父可從來不敢造次和打妄語。於是我不是「撤退」而是「轉進」,民國93年6月被辭職,離開服務滿十一年的花蓮慈濟醫院,到衛生署花蓮醫院擔任家醫科主任,努力一年半,民國95年元月再度開辦我的第二個「安寧病房」,可惜只有短短十個月,我就據說因「個性不合」再度被離職。我的第三個工作在花蓮某聯合診所行醫,他人認為我每況愈下,但我反而「因禍得福」,有更多時間可以去演講宣導安寧療護,不久後在97年1月因病回高雄,人生從此進入新的推動安寧療護階段。

  我在將滿三十足歲的前一個月去台大醫院受訓,開始從事「安寧療護」,那是民國84年8月,即將在兩年後的民國114年8月屆滿我曾發願的三十年。我以民國97年1月為分水嶺,當時我因為左側顏面神經麻痺,離開待了十五年的戶籍所在地花蓮,回到故鄉高雄市迄今已十五年。前半段我在安寧病房與安寧居家療護第一線,直接服務末期病人和家屬,同時業餘時間去宣導安寧療護。後半段則是「我的副業在當醫師」,主要工作在推動「安寧療護與生死學」的社會教育,以「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為根據地,把一個「文化藝術」的基金會,經營成我開玩笑的「地下安寧基金會」。

  過去十五年來,從民國97年到111年,我進行「安寧療護與生死學」演講3,085場,共8,889.5小時,計138,999人次,總計341,201人時(以每場的「人數」乘以「小時」,加總得到的數字)。我留下眾多文章、Word講義、PPT資料,以及演講的錄影檔案,即使在我死後,仍然可以繼續活在網路上,不斷地進行安寧療護宣導。去年下半年我開始思考:我當年的「發願三十年」即將在三年後到期,前陣子開始感覺有點心灰意冷,畢竟這些年來累積不少挫折,有某種深刻的無力感,甚至身心俱疲。其實我並不想經常的「拋頭露面」,不想當烈士去「拋頭顱、灑熱血」,只想要讀書寫作、簡單過生活。

  發願安寧療護三十年將要圓滿

  台中榮總黃曉峰主任曾問我:「你是拿到麥克風捨不得下台嗎?」我回他:「你以為我愛嗎?我是不得已啊!」我曾經被稱為:台灣安寧界的「鬼才」、「奇葩」、「獨行俠」、「怪俠」等,但我頗有自知之明,自認為只不過是個「非主流」、「沒大沒小」、「一肚子不合時宜」、「滿腦子胡思亂想」、「不懂敬老尊賢」、「不識時務」、「不識相」的傢伙罷了!打從去年(111年)下半年起,我就開始在心裡思考:我曾經發願要從事「安寧療護」三十年,如今已經過了九成歲月的二十七年。在當年立下的「三十年之願」圓滿以後,我還要繼續賣命或不要命似的宣導「安寧療護」嗎?

  我想到古人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樣算來,我才走到一半而已,其實沒有把握可以滿願,或許會「壯志未酬身先死」而先「魂歸離恨天」,畢竟身為佛教徒和安寧專科醫師,深知「明天和無常,何者先到?誰也不知道!」長年以來的單槍匹馬、單打獨鬥,人稱「獨行俠」,其實是說我:一來習慣得罪人因此沒朋友,二來容易被眾人暗算而陣亡。我有時候在臉書發表安寧療護文章,還會被無知民眾甚至是醫護人員圍剿,心裡覺得這真的是夠了!讓我很想學「霹靂布袋戲」的「網中人」,躲起來高喊:「含恨啊!」

  朋友跟我開玩笑說:「你就學那些歌星(歌王、歌后),先宣布兩年後即將『封麥(封閉麥克風)』和退出『安寧界』(比照退出歌壇),想要約你演講的人就要趕快!反正『封麥』之後,將來還是可以復出『開麥』啊!」曾經有某位安寧醫師在臉書回應別的醫師說:「許醫師每次演講都在罵人!」他不知道我會看到,我就在他的貼文後面直接回他說:「某醫師,您對我很有成見喔!」我心想:最好是我每次演講,您都有聽到啦!我當然知道:我過去得罪太多人,尤其是習慣得罪長官,迴力鏢總有一天會打到自己!

  近來有時不免興起這樣的感概:「世人愚痴,無可救藥!」如果你自認並非愚痴之人,就請勿自行對號入座。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我雖然不自認是「前浪」,當然更不可能是「後浪」,只是感覺「去日苦多」而「來日無多」。我開始想要退出「安寧療護」這個江湖,「歸隱山林」回歸本真,或是像恩師余德慧教授說的「野草」,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這個想法已經在我的腦海盤旋半年,因為忙著開辦網路課程宣導安寧療護而擱置,這兩天趁著特別的紀念日寫下來,我到現在還沒有結論與決定。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25637
  • 叢書系列:Youth青春講義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7 x 23 x 1.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給衛福部和健保署的建議公開信

我一直覺得:台灣前輩醫師少做一件大事,就是醫療常識的社會教育!我去年開始幻想「奇蹟出現」:假如我是衛生福利部部長或健保署署長。(這恐怕需要有天大的奇蹟啊!)我就下令全國所有醫院執行以下七項建議:

一、在急診室和加護病房外面加裝電視,24小時輪播由衛福部製作的三分鐘急救現場紀錄短片。在現場決定要不要急救之前,讓家屬自行去觀賞三分鐘,減少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說明時間,而且病人的下場應該就會變得不一樣。不只可以減少浪費醫療資源、減輕病人臨終受苦,還能讓家屬與社會大眾獲得機會教育和終生學習。

二、心肺復甦術(CPR)依照當月成功率,健保署折扣給付醫院;如果救活後成為植物人,打一折給付,因為增加「長期照護」的社會負擔。這樣一來,主治醫師就能依據臨床專業判斷可救活的成功率,而決定是否進行急救。如果成功率太低,家屬堅持要急救,先要求家屬簽自費同意書再進行急救,這樣才不會浪費健保醫療資源。

三、醫院必須依照加護病房床數增開安寧病房,限期未完成者,健保署可減少加護病房核定床數。理論上,醫院沒有開辦安寧病房,會讓該院的末期病人,被迫送入加護病房進行不必要的急救。這樣雖然可增加醫院的醫療收入,卻同時增加健保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健保署應該夠聰明,可以計算醫療資源的浪費額度。

四、依照全國統計末期病人的住院比率,規定醫院總床數必須設置的安寧病床數底限,這是健保署歷年統計資料可以計算的數據。例如:總床數五百床以上的醫院,必須設置十床安寧病房;一千床以上的醫院,必須開辦二十床的安寧病房;依此類推,那麼兩千床的醫學中心等級,至少應該有四十床的安寧病房。

五、全國安寧病房總床數實際運作可能不到六百床,呼吸器病床數卻遠超過一萬床。全國民眾絕大多數都希望將來不要被插管,可是未來被插管接呼吸器的機會,卻是入住安寧病房的二十倍,這是可怕的無限量增加「長期照護」的社會負擔。健保署應該檢討呼吸器與呼吸病房的給付,避免醫院無限加開呼吸病房,這和「洗腎比率世界第一」同樣是負面的「台灣之光」!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每日e書99元】嚴選暢銷電子書,天天更新、天天都有新發現!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玩遊戲領$25E
  • 周年慶閱讀特企
  • 時報暑期閱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