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節錄 在工作中學習 也在工作中找到世界 大暑過後的8月,月刊內容豐富繽紛。「封面故事」來自於私人藏家多年收藏日本失傳百年的鐵打出!鐵打出,在日本被譽為「幻之技法」。就是將延展性差的鐵塊反覆加...more
紋質相映 用紋飾銜接自然意蘊與現代精緻,異材質混搭的紋理特色,豐富了空間的對比張力,盡顯將工藝與設計融合於生活 的細膩巧思,賦予居家獨特個性。 藝境私邸 沈志忠聯合設計 / 沈志忠 「非日常」的第...more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more
解構空間邏輯 描繪日常生活的美學記憶 居住這件事,表面看似私人,實則深深牽繫著一個文化如何理解世界、如何面對日常。不同地域所產生的生活哲學,透過建材的選擇、光線的配置、動線的安排,在住家場域...more
封面故事《全球設計旅店50+》 旅宿,始終是反應世界變遷的窗口,畢竟旅人的需求和喜好總是隨時代成就。走過疫情的沉寂,迎來的是科技巨變、生活型態重新洗牌——此時此刻的旅宿,又正以怎樣的面貌姿態敞開...more
《典藏.古美術》395期(2025年8月號主題) 地獄究竟長什麼模樣?是炙熱難耐的刀山油鍋,還是陰森詭譎的森羅殿堂?自古以來,死後世界的想像從未遠離人心,地獄圖像隨著佛教傳播進入中國與東亞各地,經歷...more
「藝術防災包」 如果說防災是一場充滿不確定的長跑,那我們是否已經把這場比賽當真?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1999年出版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年7月5日西太平洋會發生巨大海嘯災難,影響...more
多元連結的情感圖譜 藝術,以生活的紐帶為弦,每一次的落筆、每一回的觀看,於物理的層次、在智識的層面,意味著對於生命的體驗與學習──無需言說,便已盡訴萬象。你可以在其中見山面海,讓藝術為你代言曾...more
《大觀》月刊是中國古典藝術刊物的新品牌。由資深編輯群和專業作者攜手,向讀者推薦不可錯過的展覽、須要掌握的新知,並以豐富多元的主題和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書畫文物專業知識,引領讀者循序漸進步...more
在台灣戰後建築史的光譜中,有些名字響亮地劃過天際,有些則如細水潺潺,悄然地塑造了城市的日常風景。離開眾聲喧嘩的首都圈向南方前進,台南,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城市?是古蹟美食、街巷漫遊,還是從容閒...more
《藝術家》雜誌每月出版一期,是台灣出刊歷史最久的美術類刊物。《藝術家》也被公認最具權威的藝術類雜誌,為一報導本土藝術發展及國際藝術現況及趨勢的專業性美術雜誌。 發行地區谝及台灣、中國大...more
IdN v30n2:品牌系統/關鍵視覺 https://cn.idnworld.com/mags/v30n2 https://shop.idnworld.com/zh-hant/product/v30n2/ 品牌標識的藝術⸺透過策略與美學構建連接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視覺主導的時代,打...more
簡介: 木,從來不是冰冷的建材,它承載著時間的痕跡,也蘊藏著與人、土地之間的深厚情感。這一期,我們將視角投向「木的故事」,從林業現場到建築設計,從城市地標到鄉間風景,一起探索木材如何跨越空間...more
< 新舊共存,在縫補的縫隙間萌芽 > 每天處於信息超載、紛亂無常的節奏中,我們早已習慣篩選、過濾只接收屬於自己理解的語言和關注的議題。於是,演算法便投其所好自動推播,為我們建立了專屬的同溫...more
溫樸美學 用溫樸質感進行美學實踐。通暢光線、視野流動的路徑,空間去除藻飾,換上自然質材與低斂色彩,為自身闢建一 處安放理想的靜域,成為浮華世界裡最動人的存在。 沐|魔術盒 瑋奕國際設計工程有限...more
內文節錄 藝術潛藏著不安力量 才能產出挑戰認知打破規律 暑假開始的七月,這期重要展覽可稱得上重量級中的重量級,編輯部選擇推薦給您的是上海博物館的【古犀珍獻—上海博物館藏明清犀角器】、日本大阪的...more
封面故事《Olafur Eliasson藝術特輯》 你不一定熟悉Olafur Eliasson(奧拉弗.埃利亞松)這位藝術家,但可能會想起那顆在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The weather project》(2003),高掛巨大橘紅...more
文化永續,美的再現 「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在《親生命性》(Biophilia)中指出,人類並非孤立於萬物之外的存在,而是與所有生命形式共享深層的感知連結。在氣候、生態失衡...more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more
《典藏.古美術》394期(2025年7月號主題) 小若肉眼難看清的浮萍,大至雙臂環抱不住的巨樹,植物自億年前萌生,直至現今。在人類眼中,不論可食可藥與否,其存在本身便常帶來療癒。遇見可愛花草時,舉起...more
「我重生了,回到藝術大學畢業的那一年。這一世我要____。」 自2024年8月,《典藏.今藝術&投資》便以「藝術高教危機」為題,討論了藝術教育制度與學院現場所面臨的困境。到了今年夏天,視角進一步轉...more
傢飾雜誌報導生活空間美學,反映設計時尚,傳遞優質生活觀念,是為關心生活內在質感的品味人士所編輯的刊物。在每一期,傢飾雜誌匯集了國內、國際卓越人士的生活觀點與體驗,內容包含人文經驗、環境...more
《大觀》月刊是中國古典藝術刊物的新品牌。由資深編輯群和專業作者攜手,向讀者推薦不可錯過的展覽、須要掌握的新知,並以豐富多元的主題和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書畫文物專業知識,引領讀者循序漸進步...more
美好家居 HOME JOURNAL TOP50 2024-2025 設計師與設計大師雖表面相似,實則大不相同。 設計師在滿足客戶需求時,致力平衡環境與社會 效益;而設計大師更進一步, 慷慨分享經驗智慧,回饋培育他們的社會。...more
美好家居 HOME JOURNAL BEST50 2024-2025 有說成功之道,是找到一件你熱愛的工藝,然後堅持到底。 這個簡單的道理,在今年我們甄選出的50大傑出家居品牌名單上,得到充份印證。 今期《Best 50》名單精選...more
《藝術家》雜誌每月出版一期,是台灣出刊歷史最久的美術類刊物。《藝術家》也被公認最具權威的藝術類雜誌,為一報導本土藝術發展及國際藝術現況及趨勢的專業性美術雜誌。 發行地區谝及台灣、中國大...more
封面故事 主題:減法生活美學 設計:陳進東(麥傑廣告公司創意總監) 設計理念:Zero and One,0與1是生命最遠的距離,亦是最近的距離。到底明天先到?還是死亡先到呢?人類視為理所當然的安穩的居所-地球...more
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推新最新專刊《建築視窗39期》,從大台中地區房地產相關資訊出發,邀請名人探討未來趨勢,並擴及國內外知名設計案介紹,讓同業及消費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全方面了解建築法規...more
萬寶隆空間設計攜手House Style,精選多件經典設計提案,呈現設計師們如何運用創意,將多元風格融合成時尚觀點。萬寶隆擁有超過千件設計案的豐富經驗,在居家及商業空間領域皆表現卓越實力,並榮獲國際設...more
ACT101期專題企畫簡介 藝術作為教學法戰爭 Art as War of Didactics 本專題源於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士班二十週年發展的回望。自2003年南藝大博士班成立以來,不僅見證了藝術與學術環境的變遷,更培養出...more
親愛的讀者們,初夏將至,《DECO居家雜誌》第235期將邀請您 一同踏上跨越形式界線的設計旅程。 這一期的雜誌主題為 --「無垠域」 在當代設計的語境中,空間早已不再只是固定型態的組裝,而是一場具備動態感、...more
藝想宅 藉藝抒懷,用收藏與線條催化家居個性,細膩拆解對美學的聯想與感受,藉由藝術、元素、色彩、動線,創造豐富 的構景饗宴,將居住者內涵及其生活空間總和出獨有魅力。 雲端藝居 十瀚設計 / 周大鈞 ...more
空間不設限 混搭多元文化成就設計經典 Design without Borders 美感從來不是使用單一語言可以描述清楚的事情,而是一種跨越文化、超越地域的共通感受。不同的風土孕育出相異的美學觀點,當它們在空間中相...more
【雙封面隨機出貨,恕不指定】 封面故事《2025大阪世博設計攻略》 2025大阪世博於4月13日~10月13日在大阪夢洲登場,無疑是今年極具規模與吸睛度的國際盛事。自1851年在倫敦開辦以來,世博見證了電梯、...more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more
《典藏.古美術》393期(2025年6月號)主題 開飯啦!揭開熱氣騰騰的鍋蓋,青菜蘿蔔、螃蟹龍蝦香氣撲鼻,今天吃什麼好料?仰之彌高的皇帝或藝術家,其實和我們有著一樣的口腹之慾、蠢蠢欲動的任性味蕾。蘇...more
點開作品.zip 從草圖開始談創作思考史 創作之前,需要暖身嗎?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段「暖身」的時間? 過去幾年的文字工作中,我採訪過許多青年創作者。他們時常提到,在離開學院後,不只要持續面對創作本...more
Circle #16 紙上構築術:悠遊於平面與立體之間——托瑪斯・德曼 當紙張成為主角,設計師該如何重新理解這個再熟悉不過的材質?本期《circle》專訪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深入探索...more
IdN v30n1:流行文化/時代印記 https://cn.idnworld.com/mags/v30n1 https://shop.idnworld.com/zh-hant/product/v30n1 解碼時代印記:操控集體迷戀的流量密碼 Pop文化恰似變色龍,始終在隨著時代精神...more
《放築塾代誌》於2015年7月號正式創刊,以建築人的角度切入,內容涵蓋建築、生活、人文、特色空間等多元豐富內容。建築不再是繁瑣的結構計算、看不懂的平面配置圖,將建築帶入生活,反映社會現況與人道關...more
封面故事《短影音世代》 在數位內容競逐的現場,短影音宛如一道疾速而精準的閃電,劃破傳統媒體的節奏與邏輯,從早期6秒極限敘事的Vine,到今日以TikTok、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為核心的全螢幕...more
《典藏.古美術》392期(2025年5月號)主題 愛情不只是浪漫,往往伴隨著遺憾。古人的故事中,有被時代框住的無奈,和深情未竟的惋惜。清宮皇帝與后妃,是真愛或逢場作戲?《紅樓夢》和《聊齋》兒女,談的...more
演算法的靈光:在AI浪潮中重探藝術的邊界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我們的生活,過往被視為需要天分與技藝的繪圖,也因為圖像生成工具的問世,使得人人都可以透過文字,召喚出彷彿很藝...more
本期傢飾雜誌雙封面個案: 義大利布雷西亞 TEATRO BORSONI劇場 TEATRO BORSONI, Brescia, Italy 丹麥哥本哈根 Amager自然公園路線計畫 Nature Park Amager, København, Denmark...more
Good Design for New Lifestyle 47位設計師 超越框架的精湛空間演繹 31個精選住宅個案. 多元居家風格 打造專屬品味 22個嚴選商業空間. 豐富空間樣貌 創造無限想像...more
現在暫停!為自己設計一場休息 Let's Take a Nice Break 「好好休息」的使用說明書:面相・心理・MBTI・飲食。 4 個步驟 ╳ 12 種休息的設計,展開自我修復的 20+ 練習。 獻給所有用盡全力的你。...more
量身訂製我的理想室內設計師的靈感、經驗與巧手, 能把你所有的天馬行空構想化為現實,一點一滴,你的家正在成形中。 透過細部溝通,盡力追求完美,品味,原來需要練習。...more
自然雅致 用樸質作為心靈抒壓的調解劑。以開放輪廓迎納環境光色,運用木質橋接空間與自然的關係,在雅致舒人的溫度家 居裡,日常已化為擁享自然的進行式。 新的旅程 瑋奕國際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方信原 ...more
美學蛻變之道 一窺設計師們的創新訣竅 Creators Break Boundaries 在當代空間設計的長河中,那些閃耀著獨特魅力的作品總能穿越地域與文化的限制,直達人心最深處。本期精選的國際設計案例,不只是格局的...more
封面故事《從器物開始的理想生活》 器,物,有功能性的器具,使用久了,也便是承載情感重量的物。它們安靜, 卻從沒在生活缺席,陪伴人們的食衣住行。但日日使用,我們是否曾想過有了 器物的日常,究竟如...more
《典藏.古美術》391期(2025年4月號)主題 關西,日本文化的源頭與審美基石。 日本最早的都城奈良,以唐風與佛教藝術名聞遐邇;京都作為千年皇城,成就獨特的宮廷文化、美術、和歌、茶道;大阪則憑藉商...more
藝術中的自然史II 自古以來,動物一直是藝術創作中重要的靈感來源。從史前時代的洞穴壁畫,到古埃及的神祇形象,再到中國傳統的青銅器與繪畫,動物不僅是藝術家描繪的對象,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與象徵...more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more
簡約.個性 回歸空間本質,視居住者與生活動態為主角,減化種種視覺干擾,以精心淬鍊的純粹背景,盛托日後的萬象精彩, 展放無限可能。 Le Riverside 工一設計有限公司 / 王正行 張豐祥 袁丕宇 透過明確軸...more
封面故事《建築還能怎麼觀看?》 今年可是個屬於建築迷的大年。兩年一度、以AI與科技為主題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五年一度的2025大阪世博會,還可以在跳島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餘,順道一覽安藤忠雄、SA...more
傢飾雜誌報導生活空間美學,反映設計時尚,傳遞優質生活觀念,是為關心生活內在質感的品味人士所編輯的刊物。在每一期,傢飾雜誌匯集了國內、國際卓越人士的生活觀點與體驗,內容包含人文經驗、環境...more
木色巧搭 用寧靜家居,滌淨環境的嘈雜喧攘。樸雅木質和溫潤觸感為空間蘊蓄雅致,再並用今昔元素巧搭新意,讓生活在舒人的氣息裡書寫新章。 別所 大向設計 / 宋昌志 曾祥坤 毛耤樑 將結構侷限化作空間特色...more
匯聚名家設計 當代佳作全解析 Creativity in Focus 在世界各地迥異的文化脈絡裡,設計如同一道穿越時空的光,透過不同的創意語彙,拼湊成跨越地域的美學對話,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築起一座橋梁。設計師們以...more
室內編輯精選各空間100個新裝案例 500個改造好設計,一次收藏到口袋名單吧!...more
複式家居 藉樓層配比公私領域,細劃機能所屬。層層疊疊間,時而挑高通透,時而獨立隱蔽,場境的縮放變化,豐富了空間 體感,讓生活不斷跨越樓界,打破單一可能。 織舞 洛川空間事務所 / 卓思齊 用「舞動...more
封面故事《2025餐飲新浪潮》 隨著疫情後餐飲業逐漸回暖,全球美食版圖也在劇烈變化。無論是精緻餐飲的新定義、傳統與創新的交融,還是那些即將被喚醒的被遺忘食材,都在悄悄影響我們的用餐習慣與對美食的...more
本期我們掘考台灣與東亞視覺經驗裡,難以忽略的、由西方傳教士生產 的巨量影像,剖析其產製歷程與文化政治,以及對現代身體與感知帶來 的全面影響。 在專題中,陳偉智探究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傳教士在...more
傢飾雜誌報導生活空間美學,反映設計時尚,傳遞優質生活觀念,是為關心生活內在質感的品味人士所編輯的刊物。在每一期,傢飾雜誌匯集了國內、國際卓越人士的生活觀點與體驗,內容包含人文經驗、環境建築、...more
IdN v29n4:藝術節慶及活動標識 藝術節慶活動之無窮樂趣 無論是為展覽、活動還是音樂會設計的標識,即使活動本身只持續幾天,ID也應該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它應該出現在所有可能的平臺上,並明確陳述活...more
設計藏在細節裡 以超狂創意點燃空間魅力 Design Lies in the Details 在設計的殿堂裡,邏輯與創意如同兩道交織的光束,穿越時空,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綻放出璀璨光芒。設計師們透過敏銳的觸覺,將光影、材...more
未來將留給觸動人心的 我們相信,未來能撼動人心的必定是——超越當代興奮劑的愉悅、隱隱地勾動同感的淚水,以及創造時代共鳴的敘事,這些方能使人類在這個四分五裂的世界裡團結起來。本期邀請大家,收拾起...more
封面故事《跟著咖啡去旅行》 準備好展開一場從台灣開始,到世界的咖啡冒險?一個咖啡館是連接人與地方的橋樑,也是旅人觀察當地文化的窗口。從台北的老式與摩登咖啡廳、日本經典喫茶店與咖啡職人主掌的小...more
封面故事《現代遊牧在路上》 夏天是山與海的季節,但這次我們換一種方式上路。 Van,廂型車,Life,生活,合併引申為廣義「以車為家」的選擇。在全球,Instagram上標註#vanlife的貼文已超過1,709萬則;在...more
封面故事 《逛美術館的多重視野》 為什麼愛美術館?又要如何逛美術館?最近台灣很「藝術」,國際大展有臺北市立美術館帶進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個展;南國也不安靜,台南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國家...more
本期 Lifestyle 特刊《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裝幀作為設計、插畫、攝影、結構、材料、印刷、...more
IdN v29n2:圖解資訊設計 — 化繁為簡⁄以圖代字 資訊圖像(或者在本期雜誌中更具體地說,是數據圖像)就是將極其複雜的數據轉化為簡單易讀的圖像。它最常見於編輯設計中,當相互關聯的想法可能...more
封面故事《電影&影集上菜》 專題的誕生其實再單純不過,2月正逢農曆過年,團聚時刻多聚焦於餐桌,而這個長假也少不了追劇看電影——那何不將兩者結合?飲食與影視的連結一直很深,在《深夜食堂》、《舞...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