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學」的研究,可分為漢語語音史和漢語語音學史兩個部分。語音史的研究焦點在於語音的演變,漢語語音學史的研究範疇則是在歷代學者如何研究語音演變以及對語料的詮釋。本書為語音史的研究,以宋代的語...more
出版的功能,在於為人類文明定格,為知識的傳播、為人文關懷累積信息。要檢閱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精神文化的發展,出版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書從日據時代的臺灣出版業談起,剖析臺灣出版業各個時...more
出版的功能,在於為人類文明定格,為知識的傳播、為人文關懷累積信息。要檢閱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精神文化的發展,出版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書從日據時代的臺灣出版業談起,剖析臺灣出版業各個時...more
十六至十八世紀,漢人聚落陸續出現於臺灣,這些漢移民依據各自的需求興建類型各異的寺廟,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聚落形成了市街,這些市街內的寺廟往往也會經濟繁榮而香火鼎盛。那究竟是寺廟帶動了市...more
《唐詩三百首》一直是華人世界裡相當普及的詩歌選本,可惜多年來大家對其中詩歌的理解多半止於蜻蜓點水的簡評,辭不達意的語譯,隔靴搔癢的解讀,甚至以訛傳訛的說明,始終缺乏對這本書作全面細膩而深入的...more
新文學的一大特質,便是和傳統文學、民間文化和西方文學之間的關係。錢鍾書有「打通」之說,胡適的「寛容」,則打通中西學術面向的隔閡。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魯迅、周作人、沈從文等與傳統和文化的關...more
在百里市的田野之間,有一間著名的學校,這是王守國在新世紀初下海創業時,所創辦的管教書院。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充滿迷茫與躁動,為了矯正這些「有問題」的孩子,父母們想盡一切辦法,將孩子送入書院接受...more
日本的經學史研究成果豐碩,但國內少有譯本,引述介紹也不多。《經學史》繼承明治時代整理東洋國故的遺風,開啟日本撰述中國經學史的先聲。本書作者皆為一代碩學耆儒,雖為課堂講義,但清楚說明中國經學的...more
本書定名《愛群詩選》第二集,內容分為詩、詞、鐘、聯四類。係將經、史、子、集與臺灣四百年來詩之尤者合流,分為天文、地理、時令、寺觀、居室、集會、慶弔、遊眺、人事、人物、文事、武備、閨閣、器用、...more
「辭章」是一種重要的藝術作品,是「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與「綜合思維」這三種思維結合形成,以感性的「審美心理」與理性的「層次邏輯」相互融合,連結語言、社會、心理等方面進行考察,成為析論文章...more
《豐子愷家書》是由豐子愷的孫兒豐羽編輯的書信集,包括書信和「給恩狗的畫」兩部份。書中收入了豐子愷1959-1975年間寫給小兒子豐新枚的信件一百八十封,另有十五封分別給次女女婿宋慕法和外孫宋菲君,以...more
將作品裡的「詩意象」純化成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 探尋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中個人的存在認同與困境抵抗! 本書借助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的元素詩學,從火、水...more
本書的構思是受二十一世紀「中國崛起」的現象與「中國夢」、「盛世」相關論述所觸動。這一「中國夢」延續了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富強救國的理想與現代性╱現代化的追求,可直接追溯至晚清鄭觀應的《盛...more
★ 榮獲台灣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首獎(原名《域外行旅與文學實踐——以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為例》)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趙家琦專文推薦! 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王統照 ...more
●「武林百曉生」中華武俠文學會會長林保淳教授七十萬言著作,武俠迷必收藏之經典。 ●兩岸三地學者共同推薦 ●《中國台灣武俠小說史》武俠全紀實 ●內文含兩百多幅當年報章雜誌、封面等相關珍貴圖片 ...more
◎本書脈絡分明,立論清楚,除深化證明清代中期世情小說萎縮的情況,也一併探討世情小說經典對後繼之作是否有所影響,為清代中期的世情小說研究立下明確的方針。 本書探討乾隆56年(1791)《紅樓夢》程甲...more
「華文文學」(即漢語文學),如同英語文學、法語文學、西班牙語文學、葡萄牙語文學、阿拉伯語文學一樣,也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學。本書精選陸、臺、港、澳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more
孔子是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他的思想言行被編成《論語》,成為後世多數人奉行不渝的圭臬。孔子思想的解讀,今日應從專制走向民主;從重男輕女走向男女平等;從教育以教師為中心,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等...more
詩人年過九十,開始自行整編數十年嘔心瀝血之作,輯為〈忘不了之歌〉,題名為〈生日之歌〉、〈勵志之歌〉、〈懷鄉之歌〉、〈追夢之歌〉、〈酬情之歌〉、〈飄零之歌〉、〈回鄉聯吟〉、〈西崦雜詠〉、〈自在...more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兩種力量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整個世界,進而改變文明的秩序。這兩種力量,一是數字貨幣,它將引發經濟領域的全面變革;二是數字身份,它將重構社會領域的治理模式...more
◎荳蔻年華、桃李年華、半老徐娘,都是形容女人年紀,用哪個會得罪人? ◎知識分子必學五經和六藝,分別是指哪些知識和才能?開車和算命也得學。 ◎想要文筆生動,你得用「動」詞,「採取○○的動作」沒有人...more
◎文筆要生動,多用「形容詞」,竅門是: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數詞的用法是藝術,既精準、也籠統。木蘭詩裡「軍書十二卷」。真的十二卷? ◎寫作文,不能老是「他、他、他」,改用彼、伊,公文則用渠,...more
袁宏,字彥伯,東晉人,時有「一時文宗」之譽,史才亦為當世所推重,現存最完整的作品為編年體史書《後漢紀》,記載東漢一朝的史事。透過對袁宏《後漢紀》五十五則史論的探究可以發現:其思想對於古代聖王...more
詩作、翻譯等種種,對巫本添來說,都是一些準備工作而已。他真正的愛好,是電影,他最想做的,是電影導演。其在紐大日夜研習電影的理論與實際,畢業時所拍的實習影片《夢幻回憶》,經重新剪輯,改名《劇場...more
先秦諸子中藏有豐富的寓言篇章,這都是戰國時代那些謀士說客所遺留下來的文化寶藏。本社為了不使這些珍貴的先人遺產在時光的洪流中散佚,特請馮作民先生集《莊子》、《列子》、《戰國策》、《韓非子》、《...more
「編輯」,是作家的陪伴者,文字的守護者,更是作品的魔術師。 如何成為一位文學編輯?本書特邀吳鈞堯、陳逸華、孫梓評(董柏廷訪)、蘇紹連、邱靖絨、李偉涵、蔡昀臻、陳皓、廖之韻、陳謙、龔華、趙衛民、...more
柯慶明教授專治文學與美學,研究卓然成家,享譽國際漢學界,《中國文學的美感》乃集其學說之大成的重要著作。在本書中,柯慶明的論述橫跨抒情與敘事傳統,由《詩經》、《楚辭》,而漢唐宋詩;由漢代《史記...more
若要全面理解張愛玲的作品,就必須了解她的創作與文學場域如何互動──編者梁慕靈蒐集整理1943-1949年間,《申報》、《大公報》、《香海畫報》等中國報刊所見之關於張愛玲其人、其文的剪報,從中梳理張愛玲...more
扣合學校議題教育、出題上榜率最高, 十位最具才氣的古代潮人物處世分享。 《國學潮人誌》第二棒「潮」出擊 戰勝學測,108課綱多元選修必讀 part2! 十位各具才情的古人物,十篇最潮的生命故事,有趣有料...more
建基文本 探討文學 延伸文化 本書適合金學入門讀者,全書分為六章,涵蓋金庸小說總貌概述、金庸小說的故事情節結構分析、金庸小說中應用的各種文學技巧特點、金庸小說版本研究初探、十五部金庸小說概述...more
本卷精選一九六〇至一九六九年間,香港報章雜誌所刊載以及集體與個人文集所收錄的散文佳作。南遷與本地作家的篇章兼收,說理、敍事、記人、抒情、表意、狀物、寫景各種文體格式均備。閱讀本卷,可綜覽東西...more
本卷選錄一九五○至一九五九年間的散文,採自香港出版的報紙副刊、期刊,以及單行本,共收入六十位作者,一百二十一篇散文。從知識分子、職業作家,以至文壇新銳,皆有所取。家國情懷、離散心事、政治理念...more
二、三十年代首批中國學子赴法留學,是東西文化交流的關鍵,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影響深遠。赴法學子當中不乏廣為人知的名作家,巴金、戴望舒、朱光潛等,沿着他們留下的文化腳印,展開一場跨越百年之旅,...more
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它借鑒了陳壽《三國志》等史書的內容體裁,參考史家敍事之法,從歷朝歷代演繹三國故事的民間曲藝汲取養分,終於元末明初成書,構築起長篇歷史小說氣勢...more
所謂「臺灣古典旅遊文學」,是指應用中國古典文學在臺灣的旅遊主題為作品內容的發展情形。本書於古典旅遊文學的基本下,結合作者過去在「臺灣觀光旅遊」及「臺灣歷史文獻」的工作背景,期能裨益於目前教學...more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more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more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mor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茂發前校長曾讚譽陳新雄教授的學術成就:橫跨經學、小學與文學三大領域,為中文學界共有之國寶;對學術推廣不遺餘力,充分表現其學術社群領導之才華;在刻苦環境中勵學而成就其大學問,...more
學術資料是從事學術研究的基礎,能善用資料的人做研究時比較會有新的見解或發現。然而學術資料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古今縱橫數千年,累積之多,不是用人腦或電腦所能完全掌握的。為解決這個問題,已有學...more
「讀書報告」不應該只是一種讀書的心得,或是一篇小論文而已。它的範圍可以擴大到寫提要、書評、詩文小說賞析、研究論文,甚至編輯某人或某事的研究文獻目錄。本書依此構想,將本書分為十章,並加入主要圖...more
陳伯元(新雄)教授一生從事教學工作四十餘年,作育英才無數,學術著作豐碩,成為學生最佳表率。本冊屬於《鍥不舍齋薪傳錄──陳新雄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的補充資料,共收集陳伯元教授生...more
本書為作者繼《尚書鄭王比義發微》、《毛詩鄭王比義發微》後,討論「鄭王之爭」學術公案的系列續作,其中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竭澤而漁式的搜羅清人輯佚與傳世文獻內王肅《禮記》注文與相關注禮文字,分...more
楊維仁老師自署「抱樸樓」,《抱樸樓師友小集》是楊維仁、詹培凱、余志洋、王俊元、鄭安妮、王芃雯、高暐媃、羅椿筳等八位師生的詩作合輯。八位作者將各自的生活,以文學的形式鎔鑄其中,在醞釀、剪裁與雕...more
台灣小說的發展與時空密切關聯,本書編排依小說題材再現的時序,提供感受時空想像的深度與厚度。先分析陳玉慧《幸福之葉》十九世紀後半葉的脈絡,構築台灣茶業的興起。再挖掘鍾肇政《滄溟行》、李喬《荒村...more
◎《台文通訊》為現今持續發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台文刊物。 ◎上讚ê台文入門冊 《台文通訊》就是正港ê台灣文學寶庫,全部用台文書寫,用羅漢合寫ê形式來幫贊羅馬字初學者khah簡單來入門,koh用台文...more
《文學的女性主義——大中華語境中的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研究》以大中華語境中的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為研究對象,研究存在於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以及北美新移民空間的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研究現象的產生、議題...more
本書是香港浸會大學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成立十週年的紀念文集,共收論文十七篇,作者來自海峽兩岸,都曾在人文所學習、進修或工作。各篇論文的研究範圍從先唐下逮晚清,對象包括詩、詞、小說、文學批...more
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建立,各種事物紛紛接觸了「革命」的思潮,包括文學在內,很多人開始推動新文化運動與白話文運動。這股文學浪潮席捲了整個中國。過去「文以載道」的文學,似乎在本質上發生了變化。...more
本書嘗試以文本閱讀為中心,重新梳理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的一些發展線索。本書大致上按照作品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順序,閱讀和研討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比較知名、比較有代表性的九十三部(篇)中短長篇...more
文化發展的趨勢,往往能夠反映國家的實力與智慧。構成台灣文化最基本的思考之一,當推台灣文學這門學術領域。《台灣文學學報》每期皆收入了台灣文學研究的精彩文章。 本書特色 《台灣文學學報》自2008...more
本卷由兩書組成:一是《紅樓夢悟》,一是《共悟紅樓》。前者寫於二零零六年由香港三聯首次出版,第二年北京三聯又繼而出版;後者於二零零八及二零零九年,分別於香港與北京三聯出版。 《紅樓夢悟》的第一...more
本卷由《紅樓人三十種解讀》及《紅樓哲學筆記》兩本書組成,兩者均於二零零九年在北京及香港三聯出版。 《紅樓人三十種解讀》是作者在閱讀《紅樓夢》時,發現文本中不下百種共名,從中選定了三十種作解讀...more
本書從「修辭」、「意象」、「描寫」、「敘述」、「結構」五方面來論述散文的構成理論。全書分節分目,暢論其基本觀念及深層理論,並處處舉例為證,再加說明、分析與印證。文筆簡要、組織嚴密、引例確當、...more
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中國不僅經歷了「改朝易代」的轉變,還遇上政治和思想文化危機。在世變日亟的時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如何,一直都是近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書透過考察朱次琦和他的...more
小說是我們生活提煉出來的佳餚,既是佳餚,便要懂得如何品嚐。所以我國很早便有評點。西方更在傳統對小說鑑賞的學問,由於二十世紀的語言學轉向linguistic turn而孕育出敘事學來。由於小說與我們的生活息...more
本著老師尊師重道、培英毓秀與反本開新的大心宏願,因此在老師精心挑選提供珍藏的歷史文獻,以及師友同門、受業後進踴躍撰述的來文惠稿之中,特意依照《周易‧說卦傳‧第二章》「兼三才而兩之」、「《易》六...more
石濤的繪畫思想致力於建立繪畫的宇宙論、本體論、功夫論,在天人、物我、有無之際展開繪畫的「創作」身心情態,並確立繪畫作為「天理之發現」的自主性。其理論探詢可說為「修行繪畫」提供了完整的論述,亦...more
臺灣雜誌,種類多元,傳播廣泛,可謂是百花齊放。本書主要聚焦以書寫與印刷作為媒介的文學雜誌,藉由了解其歷史的脈絡,進一步挖掘臺灣文學雜誌的發展軌跡,從而探討期刊雜誌的未來發展。新世紀,新時代,...more
臺灣雜誌,種類多元,傳播廣泛,可謂是百花齊放。本書主要聚焦以書寫與印刷作為媒介的文學雜誌,藉由了解其歷史的脈絡,進一步挖掘臺灣文學雜誌的發展軌跡,從而探討期刊雜誌的未來發展。新世紀,新時代,...more
最受歡迎的獨特國文課! 有用,感動! 預習我們未來的人生 在低沉沮喪時,讓人看見你的優雅起身 書中選取近30部劇集與相關古文,帶領讀者有如親身走過前人的遭遇,從而習得珍貴的人生方向:遭逢物是人非、...more
《劉再復文學心靈本體論概述》“是一部真學問的書,不是闡釋,而是發現;不是概述,而是提升;不是說明,而是導引”(劉再復語)。本書勾勒了劉再復文學心靈本體論的基本綱要,並藉助作品分析,分層次闡釋心靈...more
著名文學評論家陸文虎教授隆重推薦: 本書的詩、書法、詩話,三美並而相得益彰。作者無功利心,語皆出於真性情。在對於自古以訖於今的詩歌總體把握的前提下,舉出最值得評說的詩人,用雅馴的詞語津津娓...more
人文及自然的意象融會 東方與西方的詩藝交流 現代和古典的認知碰撞 學者同詩人的遺音絕響 在持續轉涼的海面上 如白鳥飛越船行殘留的痕跡 深入季節微弱的氣息 假如潮水曾經 我以同樣的心 ...more
《浮生六記》一書,從清光緒初年楊引傳得之於蘇州冷攤,後來付印的本子都是只有前四記的殘本。一九三五年王均卿得「足本」《浮生六記》並出版,轟動文壇。然自後對此「足本」後二記佚稿的真偽,疑者漸多,...more
一代文學與文風和政治、政策緊密相連,君王提倡的文風政策,無疑為當時文人關懷政治、民生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文學作品跳脫鑑賞的侷限性,如實記錄當代的風貌並發揮影響力。作者延續其在《北宋詩歌論...more
本書一方面從中國傳統的文學體裁出發,提取金庸小說中的詩詞、散文、歌賦、對聯等內容,分析其與中國文學的內在關聯及文藝價值,同時從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時代背景切入,探究金庸的文學思想...more
馬來西亞包含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上的沙巴、砂拉越二州。馬來半島除馬來西亞外,還有新加玻;婆羅洲除東馬二州外,另有汶萊和屬於印尼的加里曼丹。 「砂拉越華文文學」(簡稱「砂華文學」)是馬來西亞華文...more
本書收錄作者徐錦成44篇精彩的書評文章,曾先後發表於台灣重要的媒體。評論的作家及作品包括: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馬森《巴黎的故事》、古龍《古龍散文集》、焦雄屏《黑澤明:電影天皇》、村...more
本論集為2017年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舉辦之「台灣文學的燃點:彭瑞金教授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會後修訂之論文集結作品,共計收錄7篇論文,另收錄該會專題演講綱要、主題對談發言紀錄及專題演講發言紀錄各1...more
透過中西歷史事件「誤讀」白靈詩作,看見詩的更多可能,引發不同想像空間! 本書共分兩輯,輯一為「五行遇見世界史」,輯二為「五行詮釋現代詩」。前一「五行」,指的是「誤讀」每首限定五行的白靈詩篇;...more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more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more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more
蘇東坡釀酒、李白嗜酒、杜甫縱酒、李清照拚酒、陶淵明醉酒…… 原來文豪們和你我一樣,都有脆弱、疑惑,及不顧一切狂歡謳歌的瞬間…… 飲酒之樂、成癮之憾古今中外皆然, 請來看看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如何從唐詩...more
●文字學大師 心得總結 彙集了文字學大師郭錫良多年教學經驗 ●系統闡述 漢字發展 從漢字起源、結構等全面闡述漢字發展 ●圖文並茂 專業知識普及化 古文字圖片佐例 深入淺出解讀專業知識 《漢...more
This book has been specially planned to both commemorate and celebrate this milestone, and we have invited University of......more
詩人們以「海洋」作為詩的載體,開展了廣闊的視域想像, 追尋生命與歷史相互聯結的「源點」,是詩藝,也是詩憶。 本書匯整了多位詩人各自不同的經驗軌跡,有鄭愁予、汪啟疆因職業與海洋產生了綿延的詩...more
本書研究三大主題:變文、韓孟詩派、《錦瑟》詩,須要說明的是,這三章主要討論兩種問題:1.懸而未決之問題:如《錦瑟》詩、變文之變等。2.已有定論,但仍可商議:如「姦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韓愈詩...more
本書由《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主編。收入來自中、港、臺、澳等四地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包含文學、經學、哲學、史學、詩學、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論題,為中華學術界重要刊物之一。...more
二十世紀八0、九0年代,台灣報紙副刊文化鼎盛,刻劃出令人無以忘懷的文壇剪影,充滿熱力的時代榮景,熾熱蓬勃的氛圍,至今餘韻猶存;被普遍視為三大副刊的《聯合報˙聯合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more
※唯一被列入藝術等級的武俠小說,不只是說故事更是說人生的作家。 ※金庸是華人世界武俠小說泰斗,更開創了武俠小說高潮,他的作品不只是娛樂遊戲之作,更是精妙的文學藝術,金庸的小說也是眾多武俠小說...more
※金庸是華人世界武俠小說泰斗,更開創了武俠小說高潮,他的作品不只是娛樂遊戲之作,更是精妙的文學藝術,金庸的小說也是眾多武俠小說中唯一被列入藝術等級的。他的作品究竟有何藝術價值? ※金庸寫的雖...more
對於從一九八○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學人來說,劉再復無疑是那個時代的標誌性人物,是一代學子的精神偶像。 《文學赤子——劉再復先生八秩壽慶文集》共收有七十篇文字,由再復老師的好友、同事、門生執筆,全...more
因中國傳統禮教與觀念之故,女性在文學創作的數量和表現,早期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代,僅居於聊備一格的地位,至唐代人數和創作數量方小有增長,直到明清時期,由於文人大力的提倡和帝王世家的獎掖...more
本書所選釋唐宋五家「日記文」,唐代李翱的《來南錄》,應是以「日記」形式記錄特定途程相關行事的創始。然後,宋代歐陽修因緣而仿作了《于役志》,接著,張舜民更加發揮而寫成《郴行記》,進入南宋,范成...more
文學史的討論,多侷限在作家作品的討論,較少討論文學思潮、文學運動,文學制度則幾乎缺席。故作者撰著本書,增加文學制度的研究視野。本書以文學社團的組織機制、報紙雜誌的傳播機制、文學獎勵機制、文學...more
本書分為上下二編,上編為名詞條目,以臺灣文學的關鍵事件著手,同時聚焦文學相關的運動、現象、論爭,來界定臺灣文學的特色與內涵。下編則羅列一九二○至二○二○年間所發生的重大文學事件、文化熱點、重要...more
增修版增加「觀摩篇」,由審題、取材立意、組織結構、遣詞造句切入,抓住評量重點,盼能在考場進退有據,攻城掠地,步步為營,步步為贏。至於「理論篇」、「題型篇」均有所替換修正,增刪調整,盼能觀摩相...more
新馬華文文學的研究,多集中在馬華文學的發展歷史,或是作品內容的討論,至於作品的語言特點,涉及得較少,相關方面的探究,可說是相當匱乏,有待進一步探索。 本書收錄了作者在二○一六到二○二一年間,...more
臺灣文學是一座富礦,然而目前臺灣文學的研究多只討論作家或作品,若要在文學研究中建立完整的理論觀念,也需借鑑相關的文學思潮、運動、爭論、事件及各家學者的理論。本書以一九四五年光復後至今的臺灣文...more
本書討論臺灣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七年,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發展出的文學藝術。從「查禁」角度觀察「戒嚴文化」,論述查禁文學制度出現的時代背景及其機構產生的原因,剖析該時期禁書實踐的社會想像、...more
本書主要研究兩岸與港澳的當代文學,以當代文學史、類文學史及專題史為軸心,剖析文學發展背景、文學制度、文學論爭、作家結構、文學專著與文學史觀等等議題,兼及現代文學研究和當前的文學評論。透過本書...more
曹尚斌先生八十四歲進入東華大學中文系就讀博士班,雖一身重病,仍孜孜不倦地認真向學,勤於筆耕,在九十二歲高齡時,集結數十年的學術成果,出版《尚文齋纂文斠編——曹尚斌論文集》一書,傳為佳話,今年獲...more
本書名為《「備包有無,本在於有」的氣論》,旨在說明一氣流行,通貫於有無兩間,無為有的根源,有為無的實體。論述重點在於無,強調氣有無限性、本體性。重點在於有,強調氣有具體性、多樣性。兩端貫通,...more
關渡先生黃敬(1806-1888),師事安溪盧春選與大龍峒陳維英(1811-1869),為臺灣晚清文教楷模、《易》學大家。其著作多亡佚,僅存《易經初學義類》與《觀潮齋詩集》。《易》學遠宗朱熹(1130-1200)《周易本義...more
本書收錄葉嘉瑩教授對十七位著名唐宋詞人名作的賞析。葉教授素來重視詞的興發感動作用,賞析兼具深度與廣度,能以其特有的敏銳感受及觀照入微的辨析能力發人之所未發;又憑其豐厚學養,將作品所涉問題作通...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