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當你仍在這裡(台灣版)

當你仍在這裡(台灣版)

  • 作者:何韻詩
  • 出版日期:2020/01/14
內容連載 頁數 1/6
.極夜背後

2018是困難的一年,香港人在抗爭後,從回氣的過程中,多少流失了一些信念。眼看一些曾經是最投入的人,也開始選擇離開。去年,我的前助理二五,也因為兩個小孩的未來,而移居加拿大,告別這個他從小熱愛的地方。那是能理解的,就跟當年我爸媽將我們帶離這裡,那種心情是差不多的吧。

是甚麼讓我們總是這麼容易放棄這個家?這是我常有的疑惑。

無論如何,留在這裡的人,生活還要走下去,我也盡力從我創作的深谷爬出來,儘管那是如此的困難。我嘗試突破自己的框框,好不容易將第一首自己填詞的作品完成,命名〈極夜後〉。

〈極夜後〉背後的靈感來源,在《接近獨行》裡已經說過,也不重複了。但歌詞表層的畫面故事之上,再添加的含義,其實是關於生命的一個循環。

這跟我這幾年的變化攸關。

我們看事情,一般都被教育成要單一地解讀。好就是好、壞就是壞,黑白分明地一條直線走下去,到了終結就等於是盡頭。

誰知道,原來揭開表層後發現,一切完結,本就是另一個開始,甚至重來。

「現在未來逆轉了
生再  熄滅
循環夜晝內  藏在字眼外
我們轉動中躍起

春秋四季幾何  總可以再起來
用這朝陽記載」

那時我是如此相信的,在疲勞、失望後,人們總能再次站起來,歷史如此告訴我們。在盛世背後總會連接衰落,但盡處又能看到新的曙光。

當然,這也是必須有過經歷,才能懂的道理。這樣跟年輕人說道理,他們會叫你早點回去休息吧。

這幾年身邊許多朋友開始步向靈性的修習,都是很自然的。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嘗試去理解宇宙的姿態,一個集體。

前個月,有人向我介紹瑪雅年曆推算方法。有點像星座加通勝的極高智慧推算法,整個系統有點複雜,但最有意思的,是它除了告訴你個人的特質外,還有一個1到260的人格分類表。每個人的屬性都會得到一個編號,越小的號碼就是思考型、越大的是行動型。舉一個一說就明白的例子:Einstein就是260。一群人一個世代,進步到260後,就又回到0,新的一頁又再開始。

是一種人與人接棒,「我們都是一個整體」、「We are all connected」的概念。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