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衰老的雙重標準
「你幾歲?」誰都可能提出此問。回答者是個女人——「特定年齡」的女人,法國人總會小心翼翼地這麼說。答案從二十出頭到五十多歲都有可能。如果問題無關個人——只是她申請駕照、信用卡、護照時必填的資訊,那她大概會逼自己照實回答。填寫結婚證書申請表時,若未來的丈夫年紀稍輕,她可能會渴求為自己減去幾歲;但大概不會這麼做。爭取工作時,女人的勝算往往部分取決於「適齡」與否,若她的年齡不合適,若她自覺能規避懲罰,那她就會撒謊。要是女人是第一次去看新的醫生,被問及年齡的那一刻,大概會讓她感覺特別無所遁逃,她可能會匆匆老實交代了事。但此問若正是人們所謂的私人問題——若提問者是新朋友、泛泛之交、鄰居的小孩,或者是辦公室、商店、工廠裡的同事——那她的反應就更難以預測了。她可能會開個玩笑避重就輕,或者佯裝生氣拒絕回答。「你難道不知道女人的年齡問不得嗎?」或者她會在猶豫片刻之後,尷尬又戒備地照實回答。或者她可能會撒謊。但無論是真相、逃避話題或撒謊都無法緩解這問題帶來的不快。對於過了「特定年齡」之後的女性而言,說出自己的年齡總是一道小小考驗。
若這問題是出自女人之口,那就比出自男人之口少了點威脅性。畢竟其他女性也是可能一起受辱的戰友。她會少一點打哈哈的態度,不再那麼忸怩。但她大概還是不樂意回答,可能不會說實話。除去辦理官僚手續之必要外,凡是對過了「特定年齡」的女性提出此問題者,要不是無視禁忌,就是不懂禮數或刻意挑釁。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一旦女人過了特定年齡——縱使還相當年輕,那就不應再好奇她的確切歲數。童年結束後,女性的出生年份就成為她的祕密、她的私人財產。這是個骯髒的祕密。誠實回答絕非上策。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