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北京理工大学在红外纳米光场传播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jf_64961214 来源:jf_64961214 作者:jf_64961214 2025-04-03 06:20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wKgZPGftuCyAE1xnAA3VLkFDufc233.jpg

图1.展示了不同介电环境对单个氧化钼薄层中极化激元传播行为的调制作用

光子可以像电子一样作为信息载体来生成、处理、传输信息。与电子相比,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具有速度快、带宽高、容量大的优势。光子芯片有望解决电子芯片解决不了的功耗、访存能力和计算机整体性能等难题,被认为是下一代通信技术(光通信)的基础设施。虽然光子芯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重要进展,但下一代纳米光电芯片的开发、集成和应用一直存在两个关键问题:1.光场衍射限制了光电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光场局域问题);2.光子的玻色子属性导致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较弱,与电子相比光子更难操控(光场操控问题)。

纳米光子学中利用极化激元(光子与其它粒子耦合产生的特殊电磁模式)实现光学通路及其片上集成是光子芯片研究的前沿方向。极化激元的高光场局域特性有望解决光场局域问题,其半光-半物质属性也为解决光场操控问题提供了有力手段。此前,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姚裕贵教授团队成员段嘉华教授与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Pablo Alonso Gonzalez教授合作,在三层转角氧化钼材料中发现了多重“光学魔角”,极化激元所有波矢分量对应的波印廷矢量均指向同一方向,即光场能量沿着特定方向低损耗且非衍射传播,是红外光的天然纳米波导。

相关工作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 [22, 867 (2023)],并入选2023年中国光学十大影响力事件。然而,多层转角结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精确控制转角和二维材料厚度需要进行多次材料制备和样品对准过程,不利于非衍射极化激元的实际应用。鉴于此,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姚裕贵教授团队成员段嘉华教授与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Pablo Alonso Gonzalez教授再次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Canalization-based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using an individual van der Waals thin layer”的研究成果。研究者通过精确调控极化激元材料的介电环境,在单个氧化钼薄层中实现了极化激元的非衍射传播,从而避免了转角结构所需的复杂样品制备过程。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基于极化激元非衍射传播的超分辨光学成像方案,成像分辨率为入射光波长的220分之一。

图1A的示意图展示了当氧化钼材料衬底由二氧化硅变为碳化硅时,极化激元由传统的双曲传播变为高度定向传播(非衍射传播)。图1B中给出了在单个氧化钼薄层中实现极化激元非衍射传播的理想衬底介电常数(红色实线),其中二氧化硅(黑色实线)和金(橙色实线)衬底介电常数与理想介电常数相差较大,而碳化硅衬底(绿色实线)介电常数与理想介电常数较为接近。

图1C和图1D分别给出了碳化硅和二氧化硅衬底上极化激元色散行为的解析解。图E-H给出了碳化硅衬底上极化激元在不同入射光波数时传播行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极化激元都表现出非衍射传播。图I-L给出了二氧化硅衬底上极化激元在不同波数时传播行为的数值模拟结果,极化激元表现出常见的双曲传播行为。

wKgZO2ftuC2Adf28AA75uvO-i1M777.jpg

图2.展示了碳化硅衬底上氧化钼材料中极化激元的近场光学图像

研究人员基于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红外近场光学成像技术对极化激元传播行为进行实空间成像。图2A给出了红外纳米成像的示意图,通过金属纳米天线激发氧化钼中的极化激元,针尖逐点扫描将近场信号散射到远场探测器,最后获得实空间图像。图2B-D分别是不同入射光波数下极化激元的实空间成像,极化激元沿着水平方向高度定向传播,即非衍射传播。图2E-G为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图2H中展示了极化激元传播的波形图,可以提取出极化激元非衍射传播的波长。图I给出了非衍射传播极化激元的光学色散和传播寿命。

wKgZPGftuC2AVy88ABBKXrXwja4266.jpg

图3.展示了基于极化激元非衍射传播的超分辨成像方案图

3A表明,极化激元的非衍射传播可以在氧化钼上表面复现氧化钼下表面金属纳米天线的局域电磁场分布。图3B-D给出了七个不同间隔金纳米天线的近场光学成像和数值模拟结果,由于极化激元非衍射传播,可以在入射光波长为11微米的条件下分辨间隔仅为50nm的两个金纳米圆盘(6和7)。图3E中研究人员将氧化钼材料旋转,可以上表面的不同位置处重现金纳米天线的电磁场分布,在光信息传输、光电探测、分子检测等多个领域具有应用潜力。图3F-H为相应的近场光学成像和数值模拟结果。图3I-K表明可以通过旋转氧化钼材料在很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金纳米天线电磁场分布的重现。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红外
    +关注

    关注

    8

    文章

    764

    浏览量

    95938
  • 纳米
    +关注

    关注

    2

    文章

    718

    浏览量

    39898
  • 光场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5

    浏览量

    190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走进迪文湖南科技园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参观团走进迪文湖南科技园开展“智能制造”专题实践。同学们参观了公司展厅,通过智能屏智能家居、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实物展品,直观了解产品的行业应用。同时深入生产环节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09:10 213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理工大学</b>暑期实践团走进迪文湖南科技园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研发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聚焦血糖监测技术突破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罗爱芹教授团队近期国际知名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发表了题为“A novel molecularly imprinted
    的头像 发表于 07-27 22:23 205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理工大学</b>生命学院:研发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聚焦血糖监测技术突破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校友会走访兆芯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校友会组织近20名校友走访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兆芯”),开启了一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探“芯”之旅。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09:32 381次阅读

    北京理工大学采购南京大展的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

    随着对科研项目研究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采购高精密的检测仪器。北京理工大学这次采购DZ-DSC1000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其优势在于测量的温度范围更广,能够满足更多材料的测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0:46 463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理工大学</b>采购南京大展的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眼机界面智能传感硬件——从可穿戴到仿生

    、功耗(SWaP)及生物兼容性上面临瓶颈,而新型功能材料正通过柔性透明设计、多模态传感和集成策略,推动传感器向小型化、低功耗和高性能发展。鉴于此, 北京理工大学 沈国震 、 王卓然 团队基于现有研究基础, 面向眼动追踪、生物医疗 、视觉恢复等EMI应用,聚焦传感器件原理、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8:42 318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理工大学</b>:研究眼机界面智能传感硬件——从可穿戴到仿生

    中软国际助力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展开科研创新

    近日,中软国际助力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基于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DeepSeek满血版大模型展开科研及教学创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经济监督大模型团队将DeepSeek等前沿技术应用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为经济监督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8:13 868次阅读

    北京理工大学量子显微成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量子全息显微

    Microscopy”为题发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期刊[Laser Photonics Rev. 2025, 2401909]上。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孔令军研究员、张景风博士生为该论文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06:23 541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理工大学</b><b class='flag-5'>在</b>量子显微成像<b class='flag-5'>方面</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重要</b><b class='flag-5'>进展</b>,实现量子全息显微

    上汽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今天,上汽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上汽集团整车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经验,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0:57 553次阅读

    北京理工大学方程式车队BITFSD遇上瑞苏盈科FPGA核心板

    “世界第一支大学生无人方程式赛车队”北京理工大学路特斯无人驾驶方程式车队(BITFSD)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是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牵引,迈向无人车辆高端技术前沿的科技创新团队。车队目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08:47 772次阅读
    当<b class='flag-5'>北京理工大学</b>方程式车队BITFSD遇上瑞苏盈科FPGA核心板

    都灵理工大学校长一行再访SPEA

    SPEA与都灵理工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双方通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融合创新、不断拓宽技术应用的边界,共同促进了自动化测试技术半导体、MEMS传感器、电子制造等多个关键领域快速发展。近日,都灵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3:12 650次阅读
    都灵<b class='flag-5'>理工大学</b>校长一行再访SPEA

    从新加坡到深圳:南洋理工大学(NTU)与VoiceAI的深度对话

    近日,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数十名师生到访声扬科技深圳总部,与声扬科技“硬核科研团”展开深度交流。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张伟彬博士出席交流会,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师生们探讨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趋势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4:29 1027次阅读
    从新加坡到深圳:南洋<b class='flag-5'>理工大学</b>(NTU)与VoiceAI的深度对话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深化合作,升级联合创新研究中心

    11月4日,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共同举办了一合作续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将基于2022年签署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AI影像技术领域的合作。此次合作中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6:00 1085次阅读

    玻色量子与北京理工大学达成量子云计算合作

    2024年10月,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色量子”)与北京理工大学达成合作。此次签约,双方将在“量子计算+智能制造”行业领域,围绕大规模复杂离散制造过程的调度难题,联合研究融合经典运筹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3:35 698次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来新突破消息,麦立强教授团队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水系电解液,其独特之处在于初层溶剂化壳层完全不含有机溶剂分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15:45 966次阅读
    武汉<b class='flag-5'>理工大学</b><b class='flag-5'>在</b>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b class='flag-5'>方面</b><b class='flag-5'>取得</b>新<b class='flag-5'>进展</b>

    北京理工大学第九届“迪文优秀教师奖”评审会顺利召开

    ;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指导"两大类别,旨在表彰那些本科教学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中做出显著贡献和取得卓越成就的在职教师。北京理工大学迪文奖教金评审会往期推荐2K高清D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2:22 559次阅读
    <b class='flag-5'>北京理工大学</b>第九届“迪文优秀教师奖”评审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