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103 views13 pages

6-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 法研究 (二) 机电暂态模型 孙华东

This document proposes a new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and modeling method for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in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It divides the fault period of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into three period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ir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sturbances. It then analyzes how the power and volt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affect equivalent modeling errors during these three periods. Based on this, the document puts forward a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that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power and voltage distributions. It also provides principles for equivalent modeling and methods for aggregating model parameters.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s.

Uploaded by

Qin yuwen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103 views13 pages

6-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 法研究 (二) 机电暂态模型 孙华东

This document proposes a new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and modeling method for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in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It divides the fault period of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into three period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ir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sturbances. It then analyzes how the power and volt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affect equivalent modeling errors during these three periods. Based on this, the document puts forward a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that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power and voltage distributions. It also provides principles for equivalent modeling and methods for aggregating model parameters.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s.

Uploaded by

Qin yuwen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13

第 43 卷 第 6 期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Vol.43 No.6 Mar.

20, 2023
2190 2023 年 3 月 20 日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23 Chin.Soc.for Elec.Eng.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213035 文章编号:0258-8013 (2023) 06-2190-12 中图分类号:TM 71 文献标识码:A

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及
建模方法研究(二):机电暂态模型
孙华东 1,李佳豪 2,李文锋 1,郭剑波 1,安宁 1,张怡 3
(1.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海淀区 100192;2.湖南大
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省 长沙市 410082;3.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市 西城区 100052)

Research on Model Structures and Modeling Methods of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for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II): Electromechanical Transient Model
SUN Huadong1, LI Jiahao2, LI Wenfeng1, GUO Jiangbo1, AN Ning1, ZHANG Yi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Grid Safet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2, China; 2.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Province,
China; 3. State Power Dispatching Control Center China,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2, China)

ABSTRACT: Electromechanical transient simulation is the 具,合理的场站分群等值是研究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


main tool of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稳定分析的基础。该文首先分析新能源场站在大扰动下的动
the reasonable clustering equivalence of the station is the basis 态特性,并将其划分为 3 个时段,对比分析目前新能源场站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large-scale new energy 单机倍乘模型的不适应性。然后,分别从新能源场站的功率
power system.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ient 分布和电压分布特性分析大扰动的 3 个时段过程中对等值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under typical 建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功率和电压分布特性的误差分析,提
fault conditions, divides the fault period of the renewable 出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结构,并给出等值原则及模型参数聚
energy station into three periods, and the unadaptability of 合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新能源场站仿真和大电网算例,验
current single machine equivalent model of renewable energy 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station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typical three 关键词:功率分布;电压分布;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新能
periods of the fault, the influence of power flow and voltage 源场站等值原则;机电暂态仿真模型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equivalent modeling
deviation during fault period is analyzed. And then, according
0 引言
to the analysis of power flow and voltage deviation, the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国家政策的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basis for 鼓励,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长迅猛[1]。由于新能
selecting the impedance of equivalent model of the new energy
源天然所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对电网运
power station is given.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and applicability
行的灵活性以及安全稳定性 [2] 带来不容忽视的影
of the equivalent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verified
through the actual new energy station-level simulation and 响。因此对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系统,需要对其
larg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进行大规模的仿真计算以分析新能源大量接入对

KEY 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voltage distribution;


电网的影响[3],以此指导实际电网的运行方式、安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equivalent model; renewable energy 控措施等。然而区别于传统以同步机主导的交流电
station equivalent principle; electromechanical transient 力系统[4],新能源的接入引入了大量微秒级直流和
simulation model 新能源电力电子控制过程[5],若对其逐一进行仿真,
摘要:机电暂态仿真是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主要工 会带来计算不收敛以及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从技
术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来看,对于含有大规模新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66601)。
源接入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时间尺度下,应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2166601). 该以新能源场站为单位分析。
第6期 孙华东等: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及建模方法研究(二):机电暂态模型 2191

对于新能源场站的等值建模方法主要有两大 进行仿真验证,同时从大电网仿真分析角度,考虑
类(以风电场为例说明)。一类是依据风速的相似性 新能源并网后低短路比和暂态过电压等问题,应用
进行分群。文献[6]首先处理离群数据,然后依据具 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有相似风速的机组具有相似运行点采用 K-means 算
1 新能源场站故障期间动态特性分析
法划分机群。文献[7]考虑尾流效应和风机类型的影
对于机电暂态仿真,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除了
响,对风电场进行区域划分,建立一个包含多种类
描述新能源场站稳态特性以外,还需要准确的反映
型风机的等值模型。文献[8]采用高斯密度聚类算法
大干扰下新能源场站的动态特性,以满足新能源对
对风功率曲线进行区域划分,使得每个区域对应于
大电网动态特性的分析需求。由于受到扰动类型、
一台等值机组,据此构建风电场的等值模型。文
场站内各机组工况,以及场站拓扑[18]等影响,新能
献[9]提出一种基于有功暂态响应曲线的直驱式永
源场站内各机组在故障情况下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磁同步发电机风电场的等效模型。上述文献主要通
进而影响新能源场站的整体外特性。
过风速的相似性原理划分机群,但是由于新能源分
典型的风电场拓扑如图 1 所示。风电机组经由
布的地理差异性,工况以及场站规模的影响,这类
对应箱式变压器并网,并通过集电线路汇聚至主变
分群方法可能带来一定误差。另外一类是基于特征
压器,升压后通过长距离输电线路并入大电网。采
影响因子的分群等值算法。例如文献[10]将风机出
用具有等效输入风速的单机倍乘模型,简化后的系
口有功、无功、电压和电流的多尺度熵作为机群划
统如图 2 所示。
分指标,提出一种基于多视角迁移学习的风电场内
馈线1
机群划分方法。文献[11]通过几何模板匹配算法,
Z Z Z
考虑运行数据的时间跨度,建立基于几何模板匹配 I1 I2 In-1 In
PCC
的时间序列层级聚类算法。文献[12]建立短路电流
包络线相识度评价指标,以及基于电流轨迹相识度 风机1 风机2 风机n-1 风机n

机群划分方法。此类方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精 馈线2

确度,但依赖于算法本身以及所能获取的数据条 Z Z Z
I1 I2 In-1 In
件,工程实际应用中具有局限性。
在新能源等值建模过程中,对于集电线路的处 风机1 风机2 风机n-1 风机n
理较为简略,主要考虑功率损耗[13]、加权电压差[14]、
馈线m
短路阻抗等。文献[15]提出一种将机组之间的混联
Z Z Z
结构变为纯并联结构的阻抗折算方法,可以实现风 I1 I2 In-1 In
电场任意位置机组的聚合。文献[16]提出以故障期
间风电场输出无功一致为原则风机阻抗折算方法。 风机1 风机2 风机n-1 风机n

文献[17]提出一种逐点聚合的风电场等值方法。上 图1 典型风电场拓扑
述文献对于集电线路的处理,或者偏向于简单,或 Fig. 1 Typical topology of a wind farm

者对其逐一进行聚合折算,计算太过复杂,应当在
简化计算的同时考虑集电线路对等值模型精度的 Z1 Z2
电源 PCC 风电场
影响。 图2 简化单机倍乘风电场模型
据此,本文首先分析新能源场站在大扰动下的 Fig. 2 Model of simplify wind farm
动态特性,并将其划分为 3 个时段,对比分析目前 本文以风电场并网点短路故障为例,分析大扰
新能源场站单机倍乘模型的不适应性。然后分别从 动后,新能源场站的动态响应特性。风电场外送线
新能源场站的功率分布和电压分布特性来分析大 路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后,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最低跌
扰动的 3 个时段过程中对等值建模误差的影响。提 落深度与故障电阻及系统阻抗均有关系。故障期间
出一种综合考虑功率和电压分布的新能源场站等 瞬态跌落的最低点电压和故障稳态期间,由于风电
值模型结构,并提出等值原则及模型参数聚合方 场内部风机输出无功支撑调节的电压升 [19] 可由
法。最后,通过实际新能源场站对新能源场站模型 式(1)计算得出。
2192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43 卷

|■U min = Z /( Z + Z1 ) 40 详细模型平均开机


■ (1) 详细模型最小开机
|■ΔU = ΔQ / Sc 详细模型最大开机
20 单机倍乘模型

有功/MW
式中:Umin 为最低点电压;Z 为短路阻抗;Z1 为风
0
电场内部短路阻抗;ΔQ 为故障期间风电场输出的
-20
无功支撑功率;Sc 为风电场短路容量。
风电场故障期间可以分为 3 个过程,其并网点 -40
2.0 2.5 3.0
电压曲线如图 3 所示。 时间/s
(b) 外送线路有功
电压/V
详细模型平均开机
40 详细模型最小开机
详细模型最大开机
单机倍乘模型

无功/Mvar
20

0 t0 t1 t2 t3 时间/s
-20
图3 风电场故障期间并网点电压曲线 2.0 2.5 3.0
Fig. 3 Grid voltage curve during wind farm failure 时间/s
(c) 外送线路无功
第 1 阶段,短路故障瞬间动态过程 t0—t1,此过
图4 单机倍乘与详细拓扑模型的电气量对比曲线
程下风电场跌落至最低点,随着各风机输出无功支
Fig. 4 Comparison curve of electric parameters of
撑,直至达到故障期间的平衡态;第 2 阶段,故障
single-machine equivalent model and detailed model
期间平衡过程 t1—t2,此过程下,风电场并网点电压
由图 4 可见,用单机倍乘等值模型来仿真整个
跌落深度与风电场故障期间输出无功达到平衡状
场站的电气特性,在故障动态响应过程中,在电压、
态,并网点电压保持不变;第 3 阶段,故障清除以
有功、无功等方面与详细场站模型(不同的开机方式)
后功率恢复过程 t2—t3,此过程下故障切除,风电场
均有较大误差,需要对新能源场站分布特性和故障
输出无功恢复至零,有功功率按比率恢复至故障前
后动态特性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分群等
状态,新能源场站重新恢复到稳定工作状态。
值方法来准确地描述新能源场站的暂、稳态电气特
选取风电场方式计算中典型的 3 种开机方式,
性,是研究新能源并网问题的关键。
即平均开机、最大开机、最小开机方式(平均开机,
即风电场总出力平均分配到每台机组;最大开机, 2 新能源场站分布特性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保障风电场内部每台机组并网运行,风电场每台机 新能源场站单机与整场站在输出特性上存在
组出力 0.2pu,然后从风电场最远端开始,将机组 一定的差异性,误差的来源与新能源场站内部各机
出力提升至 1pu,直到风电场内部输出功率达到所 组的功率分布、端口特性、故障期间无功支撑大小
要求输出的功率总和;最小开机,即保证风电场并 有关。对于风电场而言,主要受风机间尾流效应以
网点输出功率一致的情况下,机组从远端开始,每 及风机接入风电场位置的影响。对于光伏电站而
台机组出力 1pu),仿真对比详细拓扑模型与单机倍 言,外界温度条件和光照条件会影响其输出特性。
乘模型对短路故障的动态响应,如图 4 所示。 本节以风电场为例,对于新能源场站单机和整个场
1.2
详细模型平均开机 详细模型最大开机
站输出特性上的差异性进行溯源分析。
详细模型最小开机 单机倍乘模型 2.1 风电场内部功率分布对等值模型的影响
1.0
大扰动故障期间风电场内部功率分布影响其
电压/pu

0.8 等值前后的有功误差,故障期间第 2 阶段和第 3 阶


段,均会对有功误差产生影响。图 4 中有功功率的
0.6
对比曲线,单机倍乘模型有功功率恢复速率更快地
1.5 2.0 2.5 3.0 达到故障前平衡过程,不能真实反映风电场内有功
时间/s
(a) 35kV母线 功率的实际恢复特性。
第6期 孙华东等: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及建模方法研究(二):机电暂态模型 2193

对于故障期间第 2 阶段,风电场内部各风机采 设功率为 Pi 的机组恢复到故障前时刻功率所


取无功优先控制原则,故障期间风电场有功功率按 需时间为 ti,即:
照如下关系式输出(以典型的斜率恢复为例说明): Pi
ti = (5)
KP
■0, U d < 0.2pu
|n 式中 KP 为故障恢复期间风机的有功恢复速率。
|ΣU × min( I , I 2 - I 2 ),
|| i =1 di pi Ni qi
对于故障期间第 3 阶段,故障期间风电场有功
P=■ (2)
| 0.2pu ≤ U di ≤ 0.9pu 功率按照如下关系式输出:
| n
|ΣU di × I pi , U d > 0.9pu ■n × K P × t , 0 ≤ t < t1
|■ i =1 | i
|Σ P + (n - i ) × K × (t - t ), t ≤ t ≤ t
| j P i 1 n
式中:Udi 为第 i 台风机机端电压;INi 为 i 台风机的 P = ■ j =1 (6)
|n
额定电流;Ipi 为第 i 台风机故障前输出的有功电流; |Σ Pj , t > tn
Iqi 为第 i 台风机故障前输出的无功电流。 |■ j =1
故障期间第 2 阶段,单机倍乘模型输出的有功 故障期间第 3 阶段,单机倍乘模型输出功率恢
功率为 复到故障前状态所需的时间 tm 为
■0, U d < 0.2pu n
| tm = (Σ Pi ) /(n × K P ) (7)
|n × U d × min( I peq , I Neq - I qeq ),
2 2
i =1
P=■ (3)
| 0.2pu ≤ U d ≤ 0.9pu 输出的有功功率为
|n × U × I , U d > 0.9pu
■ deq peq P = n × K P × t , 0 ≤ t ≤ tm (8)
式中:Ud 为单机倍乘模型的机端电压;INeq 为单机 故障恢复过程,有功误差来源于详细模型,一
倍乘模型的额定电压;Ipeq 为单机倍乘模型故障前 旦机组恢复到故障前状态就不再提供恢复速率,但
输出有功电流;Iqeq 为单机倍乘模型故障前输出无 是等值模型在整个故障恢复期间恢复速率不变。
功电流。 2.2 风电场内部电压分布对等值模型的影响
假设风电场内部所有机组均进入低穿过程且 受线路阻抗的影响,风电场站内部机组各机组
不脱网,使用单机倍乘等效模型以后,故障期间第 并网点电压并不相等。故障后,由于各机组输出的
2 阶段的有功功率误差为 无功支撑取决于自身工况和端口电压跌落程度,由
n
ΔP = ΣU d × min( I pi , I Ni 2 - I q2i ) - n × U di × 图 4 中无功功率对比曲线可以看出,单机倍乘的模
i =1 型与详细拓扑结构的模型在暂态及最终稳态的无
min( I peq , I Neq - I
2 2
qeq ) (4) 功功率都存在误差,即风电场站内部阻抗分布会对
即故障期间第 2 阶段,有功功率误差主要来源 故障期间输出的无功支撑产生影响。
于详细模型,由于功率分布的影响,其某些机组故 分析线路阻抗对电压分布的影响时,为了简化
障期间第 2 阶段可能会处于限有功电流模式,而导 分析,假设各风机并网点之间的阻抗值大小相等,
致故障期间第 2 阶段有功功率不相等。 取某风电场内部其中一条馈线如图 5 所示。分析风
故障切除后,风电场进入故障恢复过程。等值 电场故障穿越期间,由于线路阻抗的差异,导致风
模型在整个过程中恢复速率不变,为单机机组恢复 电场内部电压分布差异。
馈线x
速率的 n 倍,详细模型只有在运行的机组提供恢复
Z Z Z
速率,故而使得等值模型恢复速率更快,更早达到 I1 I2 In-1 In
PCC
故障前状态。
假设短路故障前一段时间风电场内部各风机 风机1 风机2 风机n-1 风机n
输出的功率分别为 P'1、P'2、P'3、…、P'n,首先对风 图5 风电场内部一条馈线
电场内部各风机输出的有功功率排序,按从小到大 Fig. 5 A feeder in the wind farm
排序好后的风电场内部各风机输出功率为 P1、P2、 故障期间,风机采取无功优先控制原则,以典
P3、…、Pn。 型的无功控制策略为例,无功电流按 KQ(0.9-Ud)输
2194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43 卷

出。故障期间风机输出的电流和其差分形式如下: n(n +1)(2n +1)


ΔV等值总 = ( R cos φ + X sin φ )× I eq (15)
6
■| I k = K Q (0.9 - U dk )
■ (9) 由式(12)和式(15)可得,由于详细模型和等值模
|■ΔI k = - K Q ΔU dk
型故障期间总的电压偏差并不相等,故而其故障期
式中:KQ 为风机故障期间输出无功的比例系数;
间输出的无功等值前后会有差异。对故障期间输出
Udk 为第 k 台风机的机端电压;Ik 为故障期间风机输
的无功求差分:
出的无功电流。
■| Sk = K Q (0.9 - U dk ) · U dk
对比故障期间电压偏差,考虑到 KQ 取值一般 ■ (16)
使得风电场在电压跌落程度较浅的情况下,也能提 |■ΔSk = (0.9 K Q - 2 K QU dk )ΔU

供较大的无功支撑。故而,取其无功电流有效值作 式中 Sk 为第 k 台风机故障期间输出的功率。
为其视在电流有效值。 即使用单机倍乘等值模型等效前后,输出的无
显然故障期间,每台风机的机端电压并不相 功功率误差为
等,即输出的无功电流 Iq 也不相等。以馈线中风机 ΔS总 = (0.9 K Q - 2 K QU d )( R cos φ + X sin φ ) ·
1 为参考,假设故障时其机端电压为 Ud1。可得(考 n
(n + i ) n(n + 1)(2n + 1)
[Σ (n + 1 - i ) I i - I eq ] (17)
虑到故障期间风机处于无功优先模型,有功电流较 i =1 2 6
小,计算电压偏差时以无功电流为主): 当且仅当 I1=I2=…=In=Ieq 时,无功偏差为零。
■U d1 -U d2 = ( R cos φ + X sin φ )× I1 故而风电场站等值无功误差来源于故障期间由于
|
|U d2 -U d3 = ( R cos φ + X sin φ )×( I1 + I 2 ) 风电场内部机组机端电压不同,即风电场内部电压
■ (10)
| ⋮ 分布,导致故障期间输出的无功支撑不同产生。
|U di -U d(i+1) = ( R cos φ + X sin φ )×( I1 + I 2 +… +I i )
■ 3 新能源场站机电暂态等值模型
式中 R、
X 分别为任意 2 台风机之间的集电线路阻抗。
3.1 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
故而末端风机与 PCC 点偏差为
由 2 节分析可得,新能源场站内的功率分布、
U d1 - U PCC = ( R cos φ + X sin φ ) · [nI1 +
电压分布都会影响大扰动下新能源场站的动态特
(n - 1) I 2 + … + I n ] (11)
性,所以在机电仿真时,其数学模型不能简单套用
对该馈线内每台机组相对于并网点的电压偏差
单机模型,而应考虑场站自身拓扑等特点。基于实
求和,可得详细模型相对于其并网点的电压偏差为
际新能源场站数据,考虑新能源场站内部阻抗、新
(n +i )
n
ΔV详细总 = ( R cos φ + X sin φ )×Σ (n +1-i) I i (12) 能源机组类型、新能源场站内部馈线数、以及新能
i=1 2
源场站地理位置分布等信息,结合现有的工程计算
对于单机倍乘模型而言,其等效阻抗按照风电 误差需求,构建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现有实际运
场稳态期间消耗功率相等得到,即等效阻抗为 行中新能源场站等值建模数据如表 1 所示。
■ Ploss (n + 1) × (2n + 1)
| Req = (nI ) 2 = = ×R 表1 典型新能源场站等值建模
| 6n Table 1 Equivalent modeling of
■ (13)
| X = Qloss = = (n + 1) × (2n + 1) × X typical new energy stations
|■ eq (nI ) 2 6n 新能源 新能源 新能 场站等值
馈线数
场站 机组类型 源机组数 模型台数
式中:Ploss、Qloss 分别为风电场详细模型损耗的有
风电场 1 双馈 42 5 4
功、无功;Req、Qeq 为单机倍乘模型的等效集电线 风电场 2 双馈 50 4 2
路阻抗。 风电场 3 双馈 25 3 2
光伏电站 1 光伏 400 8 2
故而单机倍乘模型,并网点到等值单机倍乘机
组电压偏差为 1)对于功率分布而言。
(n + 1)(2n + 1) 由 2 节分析可得,对于功率分布而言,主要是
ΔV等值 = ( R cos φ + X sin φ ) × I eq (14)
6 模拟故障第 3 阶段新能源场站故障恢复期间的有功
式中 Ieq 为单机倍乘模型故障期间等效输出电流。 误差,假设详细模型内部潮流随机分布,分别给出
对于等效模型而言,其总的电压偏差为 考虑功率分布的 2 机等值模型、4 机等值模型,如
第6期 孙华东等: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及建模方法研究(二):机电暂态模型 2195

图 6 所示。 组出力一致。对比不同折算方法对等值模型误差的
P/MW
影响。
由图 8 可得,本文所提方法等值精度最高。上
两机等值模型
单机倍乘模型
述集电线路折算获取原则,功率损耗一致和本文所
四机等值模型
详细模型 提的近远机群折算方法较为容易,加权电压差一致
折算较复杂,其他逐点折算方法获取较难,即本文
0 t/s 所提的集电线路折算方法在提高等值精度的同时
图6 故障恢复期间多机等值对比图 降低集电线路等值模型的获取难度。
Fig. 6 Comparison diagram of multi-machine
30 详细模型
equivalent during fault recovery 单机倍乘

并网点输出无功/var
功率损耗一致
由图 6 可得,相较于单机模型而言,2 机等值、 20
电压损耗一致
近远机群(本文)
4 机等值模型误差均已经显著减小,考虑到计算效 10

率与误差指标,以及实际新能源场站规模,功率考 0
虑两机等值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情况。
-10
2)对于电压分布而言。 0 1 2 3 4 5 6 7
时间/s
由 2 节分析可得,新能源场站内部电压分布主
图8 并网点输出无功对比图
要是影响等值前后的无功误差。如图 7 所示,以新
Fig. 8 Comparison curve of output reactive
能源场站内部一条馈线为例进行分析,假设新能源 power of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场站内每 2 个新能源机组之间集电线路的阻抗为 依据目前实际新能源场站建模中新能源场站
0.0005pu,新能源场站内部机组序列由并网点由近 的容量、内部阻抗、地理位置分布等信息,基于电
及远逐渐增大。可得,故障期间由于新能源机组输 压分布、功率分布的分群原则提出新能源场站机电
出无功功率支撑电网,导致新能源场站内部电压分 暂态等值模型,其等值结构如图 9 所示。
布特性明显,新能源场站内部各机组之间输出的无
TM N∈{1, 2, 4}
功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即需要依据实际新能源场 依照实际情况选取

站规模,内部集电线路阻抗大小,考虑新能源场站
ST Z1 Z2 ZN
内部电压分布特性。提出依据新能源场站规模考虑 TSVG …

近远分群的 2 机等值模型,具体折算方法见 3.3 节。 T1 T2 TN


S
VG WN
W1 W2
1.12
0.75 V f QrefSVG Pref1 Qref1 Pref2 Qref2 PrefN QrefN
1.10
场站协调控制
机端电压/pu

0.70 1.08 T2

1.06 图9 新能源场站等值结构
0.65
Fig. 9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of new energy station
1.04
0.60
图 9 所示新能源场站等值结构包含等值的新能
20 1.02
源机组、无功补偿设备和场站协调控制 3 部分。等
无功 15
功率 10 10 1.00 值机组的数量为 N,可依据实际场站情况进行分群
/M 5 列
var 0 组序
新能
源机 等值。WN 表示新能源场站等值的第 N 台机组;TN

图7 故障期间新能源机组电压分布特性
为第 N 台等值机组的箱式变压器;ZN 为第 N 台等
Fig. 7 Volt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值机组集电线路等值阻抗;TM 为新能源场站并网
renewable energy unit during failure 主变;SVG 为新能源场站的无功补偿设备;TSVG
[13]
对比单机倍乘模型、功率损耗一致 、加权电 为无功补偿设备的变压器;ST 为无功补偿装置的旁
[14]
压差一致 、本文考虑近远机群的集电线路折算原 路开关。
则,对等值模型精度的影响。以 4.1 节仿真为例, 其中,无功补偿设备依照场站实际装设情况等
不考虑功率分布的影响,假设该风电场内部所有机 值。对于大扰动暂态过程而言,目前暂时不涉及到
2196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43 卷

场站协调控制,但是随着并网导则的要求以及现有 Di、Ki 分别为第 i 台风机输出的视在功率、有功、


技术的发展,对于实际新能源场站而言,大扰动暂 无功、惯性常数、阻尼系数、刚性系数;Seq、Peq、
态过程期间实行场站协调控制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Qeq、Heq、Deq、Keq 分别为等值机组输出的视在功
所以本文所提等值模型也包含了这一部分,之后的 率、有功、无功、惯性常数、阻尼系数、刚性系数。
研究工作也会涉及到这一部分内容。 2)箱式变压器折算。
3.2 新能源场站模型等值原则 箱式变压器参数如式(19)计算:
新能源场站模型的等值原则主要依据新能源 ■ n
1
场站结构及发电单元的情况,同时考虑实际工程仿 | rTeq = 1/( Σ )
i =1 rTi
|
真计算适应性及精度,提出等值原则如下: | n
1
| xTeq = 1/(Σ )
1)当新能源场站电压分布特性为主要的电气 | i =1 xTi
■ (19)
特性,可按近机群与远机群的分类将场站内机组等 |G = G
n

值为 2 机; | Teq Σ i =1
Ti
| n
2)当场站功率分布特性为主要的电气特性, |
| BTeq = Σ BTi
可按大功率机群与小功率机群的分类将场站内机 ■ i =1

组等值为 2 机; 式中:rTi、xTi、GTi、BTi 分别为第 i 台风机的箱式


3)当场站内电气特性复杂且需要综合考虑因 变压器参数;rTeq、xTeq、GTeq、BTeq 为等值机组等效
素,则按照近机群、远机群、大功率机群、小功率 变压器参数。
机群耦合分类将场站内机组等值为 4 机; 3)集电线路参数折算。
4)当场站内由多类型新能源组成,还需按机 基于功率损耗一致原则对新能源电场集电网
组类型进行等值分类。 络进行等值,等值模型与原模型能够保持功率损耗
一般对于风电场站,由于其存在长距离的集电 一致和并网点电压基本一致。当 n 台单机等值聚合
线路,需要考虑阻抗及功率的影响,建议等值为 2~4 时,n 台单机的等值电缆线路接地电容等效值计算
机;对于光伏电站可以等值为 1~2 机,但需在仿真 公式为
建模增加汇集点到升压变的线路阻抗。 n
YnΔ = Σ YΔi (20)
3.3 新能源场站模型参数聚合 i =1

建立场站等值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新能源 对于阻抗的等值主要考虑干式线路和放射式
机组、场站集电线路、变压器等元件的聚合。 线路。其中干式线路等值如图 10 所示,放射式等
1)机群参数折算。 值如图 11 所示。
对于新能源机组,基于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 c b a
Z4 Z3 Z2 Z1
依据实测曲线的拟合,可以得到其聚合模型的参数
Sb Sa
折算关系:
■ n

| Seq = Σ Si S4 S3 S2 S1

| i =1
n
|
| Peq = Σ Pi Z4 Z3
c
Zeq1
i =1
| n
|Q = Q
|| eq Σ i
i =1
■ n
(18)
|H = 1 Σ H S4 S3 S1+S2

| eq n i =1 i 图 10 干式线路等值图
| n
| Deq = 1 Σ Di
Fig. 10 Equivalent model of dry lines
| n i =1 当功率平均分布时,干式线路等值阻抗为
| 1 n
| K eq = Σ K i 1 2 n
Z eq = ( ) 2 Z1 + ( ) 2 Z 2 + … + ( ) 2 Z n (21)
|■ n i =1 n n n
式中:n 代表等值机群内机组台数;Si、Pi、Qi、Hi、 当功率平均分布时,放射线路等值阻抗为
第6期 孙华东等: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及建模方法研究(二):机电暂态模型 2197

Z1
S1 组提供恢复速率,故可得如下关系式:
■ P1 + P2 = Ptotal
Z2 Zeq |
S2
n

ΣS ■ P1 Ptotal (23)
|■2 k = 2k
i
i =1

Z3
S3 式中:P1、P2 分别为小功率和大功率等值机输入的
功率;Ptotal 为新能源场站的总出力;k 为等值机组
图 11 放射式线路等值图
的故障恢复期间故障恢复速率。
Fig. 11 equivalent model of divergent lines
即可得:
Z +Z +… Z n
Z eq = 1 2 2 (22) P1 : P2 = 1: 3 (24)
n
对于本文所提的依照情况选取近远机群的折 即当新能源场站内部需要考虑功率分布的影

算方法,当新能源场站需要考虑近远分群时,首先 响时,小功率和大功率可以按照 1:3 的原则分配。

依据新能源机组到并网点距离,分为近远 2 群。由 其次,新能源场站开机方式和单台机组的运行

于新能源机组出力的潮流具有随机性,在进行近远 点会对系统的暂态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通过分

机群的划分过程中,为了简化处理,推导过程中, 析表明,对系统暂稳水平影响最恶劣且能够体现出

近远机群假设其出力一致,即远近机群可以定义为 新能源场站功率分布特性的工况为:机组全开,机

新能源机组到并网点阻抗的大小。 组出力为 20%额定功率(最小功率),和 100%额定功

然后依照功率损耗一致的原则,按照本节所提 率(最大功率)分布,满足:

供的干式和放射式集电线路折算方法,将其折算成 ■0.2Pe × n1 + Pe × n2 = Ptotal


■ (25)
单机串联阻抗的形式,然后拆分成 2 机等值阻抗的 ■n1 + n2 = ntotal
形式,如图 12 所示。此时近远意义明确,同时避 式中:Pe 为单台新能源机组的额定有功功率;n1 为
免了直接聚合近远机群阻抗的复杂性以及临界近 机组出力为 20%额定功率的机组数量;n2 为 100%
远机群的判断。 出力的机组数量。
功率分布如果考虑暂态稳定极限情况,对近远
机群内机组按如上分成 2 群。如果不考虑,则按照
Zeq Zeq2 Zeq1
Ieq
PCC
Ieq2 Ieq1
PCC
大小功率分群即可。

4 仿真验证
等值机组 等值2(远端) 等值1(近端)
基于提出的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结构及折算
方法,选取实际新能源场站,分析对比不同的等值
Zeq2'
模型对于实际新能源场站的拟合特性,验证提出的
Ieq2 Ieq1
Zeq1' 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同时
PCC 应用大电网仿真算例来研究提出的等值模型对系
等值2(远端) 等值1(近端)
统特性的影响及验证其适应性。
图 12 近远机群阻抗的折算 4.1 风电场仿真验证
Fig. 12 Conversion of near and far cluster impedance 以某实际风电场为例,该风电场内包含 2MW
4)功率分群折算。 双馈型风机 66 台,综合考虑阻抗和功率分布的影
考虑功率的功率分群原则,基于前面章节的分 响,将场站内的机组等值成 4 台机,考虑阻抗分布
析,新能源机组功率分布特性主要影响故障恢复期 特性计算得到近远 2 机群的等效阻抗值,考虑功率
间的有功恢复速率。按照图 6 所示故障恢复期间多 分布,总出力为风电场容量的 60%,其中 2 台等值
机等值对比图,当功率分布采取 2 机等值时,单机 机满出力,2 台等值机出力为额定容量的 35%。并
倍乘模型直接恢复至故障前的状态,2 机等值中、 对箱变进行 4 机等值计算,各风机箱变电阻电抗值
小功率机组恢复至故障前状态的时间为单机倍乘 一样。
模型恢复至故障前时间的一半,之后只有大功率机 风电场外交流线路发生 N-1 故障(电压跌落到
2198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43 卷

0.3pu),对比 3 种等值模型下风电场站的动态特性, 电场站对外响应特性更贴近且误差小。表明 4 机等


35kV 母线电压、外送线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输 值模型可以精确地反映新能源场站的外特性且误
出曲线如图 13 所示,其中以 35kV 母线电压为例对 差精度小于 0.1%。
比误差如表 2 所示。 4.2 光伏电站仿真验证
1.5 以某实际光伏电站为例,该光伏电站内包含额
定容量为 630kW 的 400 台光伏逆变器,将该光伏
1.0
电站等值为 2 台光伏发电集群。其中 G1 等值为 144
电压/pu

台逆变器经三绕组变压并网,G2 等值为 256 台逆


0.5 详细模型
变器经双绕组变压器并网,光伏电站满功率运行。
单机倍乘
四机等值模型 光伏电站外送交流线路发生 N-1 故障(电压跌
0.0
0.9 1.0 1.1 1.2 落到 0.4pu),对比 2 种等值模型下光伏电站的动态
时间/s
(a) 35kV母线
特性,35kV 母线电压、外送线路有功功率、无功
1.0 功率输出曲线如图 14 所示,其中以 35kV 母线电压
为例,对比误差如表 3 所示。
1.5
有功/MW

0.5
35kV母线电压/pu
详细模型 1.0
单机倍乘
四机等值模型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场站模型
时间/s
单机倍乘
(b) 外送线路有功 0.0
300
1.0
详细模型
外送线路有功/MW

单机倍乘
200
0.5 四机等值模型
无功/Mvar

100
0.0
场站模型
单机倍乘
0
-0.5 50
0.9 1.0 1.1 1.2

时间/s
外送线路无功/Mvar

(c) 外送线路无功 0

图 13 外送线路 N-1 故障风电场站外特性对比曲线


Fig. 13 Comparison curve of wind farm external -50

characteristic of transmission lines on N-1 failure 场站模型


-100
表2 35kV 母线电压仿真结果误差分析 单机倍乘

Table 2 Error analysis of 0.0 0.4 0.8


时间/s
35 kV bus voltage simulation results
图 14 外送线路 N-1 故障光伏电站外特性对比曲线
内容 详细模型 单机倍乘误差/% 等值模型误差/%
Fig. 14 Comparison curve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初始值 1.0753 0.06 0.02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of transmission lines on N-1 failure
暂态值 1.1983 0.15 -0·09
稳态值 1.0748 0.05 -0·01 表3 35kV 母线电压仿真结果误差分析
Table 3 Error analysis of
由图 13 可得,大电网短路故障仿真,风电场
35 kV bus voltage simulation results
场站 35kV 母线电压 3 种模型结构的差异不大,但
内容 详细模型 等值模型 误差/%
外送线路的有功响应存在误差,尤其是功率分布不 初始值 0.9664 0.9665 -0·01
均的情况下。由表 2 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 4 机场 暂态值 0.2487 0.249 -0·12
站等值模型与详细拓扑模型在系统发生故障后,风 稳态值 0.9965 0.9967 -0·02
第6期 孙华东等: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及建模方法研究(二):机电暂态模型 2199

图 14 和表 3 表明对于光伏电站,提出的 2 机 表4 3 种等值模型新能源机端短路比结果对比
等值模型可以精确地反映新能源场站的外特性。 Table 4 Comparison of short circuit ratio results of
three renewable energy equivalent models
4.3 大电网仿真验证
等值方案 机组 SCR(短路比) 分析说明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对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了
双馈 G1 1.658
影响。如大规模新能源经特高压外送在故障后的暂 双馈 G2 1.675
态过电压及其接入系统后恶化系统短路比引起宽 双馈 G3 1.666
频振荡等问题。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提等值模型在大 双馈 G4 1.695
双馈 G5 1.690
电网机电仿真的适应性,对等值前后系统的短路比
双馈 G6 1.690
和过电压 2 个问题分别进行仿真对比。 方案 1 详细模型中双馈
双馈 G7 1.702
1)新能源场站机组机端短路比的影响。 (场站详细 各风机机端短路比从
双馈 G8 1.641
拓扑模型) 1.641~1.717 不等。
如图 15 所示,选取某特高压交流外送电网, 双馈 G9 1.667

送端为纯新能源机组集中馈入,汇集站 A、B、C 双馈 G10 1.661


双馈 G11 1.702
新能源总出力 10000MW,送端系统动态电压支撑
双馈 G12 1.696
能力弱,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较低。 双馈 G13 1.683
双馈 G14 1.717

汇集站A 方案 2 单机倍乘等值为 1 台机组,


倍乘模型 1.865
(单机倍乘模型) 机端短路比为 1.865。
方案 3 等值风机 1 1.766
汇集站B 等值风机机端短路比为
电网A (本文所提新能
等值风机 2 1.639 1.639 和 1.766。
源等值模型)

2)新能源机端故障后暂态压升的影响。
汇集站C
选取某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送电能力受直流
换流站暂态过电压约束,基于某运行工况,选取近
图 15 新能源交流外送网架图 换流站的某风电场汇集站(总容量为 650MW)进行
Fig. 15 Renewable energy AC transmission grid diagram 仿真分析,对比不同的场站等值模型,研究直流换
选取汇集站 A 中某个新能源场站,对比场站详
相失败后闭锁(2+1)故障前后换流站暂态压升的变
细拓扑模型、单机倍乘模型、本文提出等值模型这
化,换流站暂态电压压升对比曲线见图 16,暂态电。
3 种等值方案下新能源机组机端的短路比情况,基
1.5
于误差分析各等值模型的精度及适应性。其中新能 场站模型
某550kV母线电压/pu

单机倍乘
源机组机端短路比应用 PSD-BPA 仿真软件中 SCCP 1.0
模块进行计算求解。本文提出的等值模型暂不考虑
新能源功率波动的影响,依据阻抗分布特性及场内 0.5
新能源机型分布,等效成 2 机模型。将各等值方案
下,新能源机组机端短路比如表 4 所示。 1.0
1.2
由表 4 可见,详细拓扑模型中各风机机端的短 场站模型
某220kV母线电压/pu

单机倍乘
路比为 1.641~1.717;单机倍乘模型等值机组机端短 1.0

路比为 1.865,SCR 误差达到 0.224,误差较大;本 0.8


文模型等值机接入短路比分别为 1.766、1.639,SCR
0.6
误差较小,为 0.049。3 种等值模型都能得到新能源
场站内机组机端短路比,其中本文提出的等值模型 0.4
1.0 1.2 1.4 1.6
由于计及场站内阻抗分布特性所以与场站详细拓 时间/s
扑模型结果更贴近。因此,本文模型与单机倍乘模 图 16 直流换相失败闭锁故障后换流站电压对比曲线
型相比,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新 Fig. 16 Comparison of convertor station voltage curves of
能源机组并网后对短路比的影响。 DC commutation failure locking fault
2200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43 卷

压压升对比情况见表 5 电网的适应性以及其对等值模型准确度的影响,需
表5 直流换相失败闭锁故障后暂态压升对比表 要进一步的明确和机理分析,也是接下来需要开展
Table 5 Comparison of transient voltage rising of DC 的工作。
commutation failure locking fault
直流换流站 某汇集站 220kV
参考文献
新能源模型
暂态压升/pu 暂态压升/pu [1] 陈国平,董昱,梁志峰.能源转型中的中国特色新能源
单机倍乘 0.161 0.167 高质量发展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
本文所提新能源等值模型 0.163 0.180 40(17):5493-5505.
2 种模型对于 500kV 换流站的暂态压升影响不 CHEN Guoping,DONG Yu,LIANG Zhifeng.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大,从新能源 220kV 汇集站来看,本文提出考虑拓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energy transition[J] .
扑分布的场站模型暂态压升要比单机倍乘结构的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20,40(17):5493-5505(in
暂态压升大。因为在直流换相失败后发生直流闭锁 Chinese).
过程中,暂态过电压尖峰与新能源的低电压穿越无 [2] DU Wenjuan,DONG Wenkai,WANG Haifeng,et al.
功控制特性直接相关,新能源在低电压穿越期间发 Dynamic aggregation of same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in
出的无功越多,在闭锁瞬间的暂态过电压越高,即 parallel connection for studying oscillation stability of a
wind farm[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新能源场站的无功对压升起主要作用。本文提出的
2019,34(6):4694-4705.
场站模型与单机倍乘模型相比,由于考虑新能源场
[3] ALI M,ILIE I,MILANOVIC J V,et al.Wind farm model
站的阻抗特性,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电压跌落的更 aggregation using probabilistic clustering[J] . IEEE
深,导致发出无功更多,暂态压升越高,更真实的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3,28(1):309-316.
反映新能源机组并网后对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4] 潘学萍,张弛,鞠平,等.风电场同调动态等值研究[J].
电网技术,2015,39(3):621-627.
5 结论 PAN Xueping , ZHANG Chi , JU Ping , et al .

本文提出了大规模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用 Coherency-based dynamic equivalence of wind farm


composed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J].Power
新能源场站级模型及聚合方法,得到如下结论:
System Technology,2015,39(3):621-627(in Chinese).
1)对新能源场站单机等值模型的误差来源分 [5] 潘学萍,鞠平,吴峰,等.双馈风电机组模型结构讨论
析,结果表明影响等值误差的主要因素为场站的功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5):7-14.
率及电压分布特性,构建等值模型时需要依据实际 PAN Xueping,JU Ping,WU Feng,et al.Discussion on
情况考虑; model structure of DFIG-based wind turbines[J] .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5,39(5):
2)提出了综合考虑功率分布和阻抗分布的机
7-14(in Chinese).
电暂态仿真用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该模型具备完
[6] 林俐,潘险险,张凌云,等.基于免疫离群数据和敏感
整的场站级结构,适用于当前需求并具备未来发展 初始中心的 K-means 算法的风电场机群划分[J].中国
模式的概念; 电机工程学报,2016,36(20):5461-5468.
3)基于实际风电场、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 LIN Li,PAN Xianxian,ZHANG Lingyun,et al.The
进行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wind farm based on
immune-outlier data and immune-sensitive initial center
提出的等值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新能源场站的动
[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6,36(20):5461-5468(in
态特性并基于误差结果表明,1—4 机的等值结构基
Chinese).
本满足大电网的仿真计算; [7] WANG Chengfu,LI Zhe,LIANG Jun,et al.A dynamic
4)针对目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新能源场站 equivalent method of wind farm considering wind farm
短路比和故障后暂态过电压问题进行仿真对比,相 dispersity and wind turbine difference[C]//Proceedings of
较于单机倍乘模型,本文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 2016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Annual
Meeting.Portland:IEEE,2016:1-6.
为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仿真结果更为精确;
[8] ZHOU Yuhao,ZHAO Long,MATSUO I B M,et al.A
5)对于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接入大电网的适
dynamic weighted aggregation equivalent modeling
应性问题,本文从新能源场站短路比和故障后暂态 approach for the DFIG wind farm considering the weibull
过电压特性进行分析,新能源场站等值模型接入大 distribution for fault analy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第6期 孙华东等:大规模电力系统仿真用新能源场站模型结构及建模方法研究(二):机电暂态模型 2201

Industry Applications,2019,55(6):5514-5523. [16] 陈钊,夏安俊,汪宁渤,等.适用于低电压穿越仿真的


[9] QI Jinling,CHAO Pupu,JIN Xiaoming,et al.Dynamic 风电场内集电线路等值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
equivalent modeling of direct-drive PMSG wind farms 40(8):51-56.
based on the transient active power response CHEN Zhao,XIA Anjun,WANG Ningbo,et al.Collector
characteristics[C]//Proceedings of 2016 IEEE 8th network equivalent method of wind farm for low voltage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ride through simul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Conference.Hefei:IEEE,2016:2925-2930. Systems,2016,40(8):51-56(in Chinese).
[10] 韩佶,苗世洪,李力行,等.基于多视角迁移学习的风 [17] 周佩朋,李光范,孙华东,等.基于频域阻抗分析的直
场内机群划分及等值风场参数综合优化[J].中国电机工 驱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
程学报,2020,40(15):4866-4880. 40(S1):84-90.
HAN Ji,MIAO Shihong,LI Lixing,et al.Wind turbines ZHOU Peipeng,LI Guangfan,SUN Huadong,et al.
clustering in wind farm based on multi-view transfer Equivalent modeling method of PMSG wind farm based
learning and synthetic 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 in on frequency domain impedance analysis[J].Proceedings
equivalent wind farm[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20, of the CSEE,2020,40(S1):84-90(in Chinese).
40(15):4866-4880(in Chinese). [18] 朱乾龙,韩平平,丁明,等.基于聚类–判别分析的风
[11] WANG Peng,ZHANG Zhenyuan,HUANG Qi,et al. 电场概率等值建模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
Improved wind farm aggregated modeling method for 34(28):4770-4780.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tability studies[J] . IEEE ZHU Qianlong,HAN Pingping,DING Ming,et al.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8,33(6):6332-6342. Probabilistic equivalent model for wind farms based on
[12] 欧阳金鑫,刁艳波,郑迪,等.基于电流轨迹相似度的 clustering-discriminant analysis[J] . Proceedings of the
双馈风电机群电磁暂态同调分群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 CSEE,2014,34(28):4770-4780(in Chinese).
学报,2017,37(10):2896-2904. [19] 贺静波,庄伟,许涛,等.暂态过电压引起风电机组连
OUYANG Jinxin,DIAO Yanbo,ZHENG Di,et al.A 锁脱网风险分析及对策[J].电网技术,2016,40(6):
clustering method of coherent generators during 1839-1844.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cess based on similar degrees HE Jingbo,ZHUANG Wei,XU Tao,et al.Study on
of current trajectories for doubly fed wind farms[J]. cascading tripping risk of wind turbines caused by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7,37(10):2896-2904(in transient overvoltag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Power
Chinese). System Technology,2016,40(6):1839-1844(in Chinese).
[13] 米增强,苏勋文,杨奇逊,等.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的
多机表征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0,25(5):162-169. 在线出版日期:2022-07-06。
MI Zengqiang,SU Xunwen,YANG Qixun,et al. 收稿日期:2021-11-30。
Multi-machine representation method for dynamic 作者简介:
equivalent model of wind farms[J].Transactions of China 孙华东(1975),男,博士,教授级高级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2010 , 25(5) : 162-169(in 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
Chinese). 控制等,[email protected]
孙华东 李佳豪(1995),男,博士研究生,研究
[14] 王增平,杨国生,汤涌,等.基于特征影响因子和改进
BP 算法的直驱风机风电场建模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 方向为新能源场站等值建模,Ljh176736
学报,2019,39(9):2604-2614. [email protected]
WANG Zengping,YANG Guosheng,TANG Yong,et al. 李文锋(1979),男,博士,教授级高级
Modeling method of direct-driven wind generators wind 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建模、仿真、
farm based on feature influence factors and improved BP 网源协调技术,[email protected].
algorithm[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9,39(9): cn;
2604-2614(in Chinese). 郭剑波(1960),男,中国工程院院士,
[15] 金宇清,黄桦,鞠平,等.用于风电场聚合建模的内部 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
集电网络变换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分析和电网可靠性
40(16):34-41. 等研究,[email protected]
JIN Yuqing,HUANG Hua,JU Ping,et al.Collector 安宁(1979),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
network transformation methods for wind farm aggregated 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方面的
modeling[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2, 研究。
40(16):34-41(in Chinese). (责任编辑 邱丽萍)
Extended Summary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213035

Research on Model Structures and Modeling Methods of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for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II):
Electromechanical Transient Model
SUN Huadong1, LI Jiahao2, LI Wenfeng1, GUO Jiangbo1, AN Ning1, ZHANG Yi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Grid Safet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2.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3. State Power Dispatching Control Center China)

KEY 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voltage distribution;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equivalent model;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equivalent principle; electromechanical transient simulation model

Electromechanical transient simulation is the main voltage of the wind farm during the failure, that is, the
tool of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analysis,and voltag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wind farm, which leads to
the reasonable clustering equivalence of the station is the the difference in the output reactive power support
basis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rge-scale new during the failure.
energy power system.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power flow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ient charact- and voltage deviation, the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is
eristics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 under typical fault put forward, as shown in Fig. 2.
conditions, and divides the fault period of the renewable N∈{1, 2, 4}
TM
Select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station into three periods, as shown in Fig. 1: actual situation
1) t0~t1: transient dynamic process of short circuit fault;
ST Z1 Z2 ZN
2) t1~t2: transient balanced process of short circuit fault;
TSVG …
3) t2~t3: post-fault recovery process of short circuit fault. T1 T2 TN
U/V S
VG WN
W1 W2

V f QrefSVG Pref1 Qref1 Pref2 Qref2 PrefN QrefN

Station-level control and coordinated control


T2

Fig. 2 Equivalent model structure of new energy station

0 t0 t1 t2 t3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shown in Fig. 3 and


t/s
Fig. 1 Grid voltage curve during wind farm failure
Table 1.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l, the
extern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proposed
Based on the typical three periods of the fault,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are closer and the error is smaller.
influence of power flow and voltage distribution
1.5 1.0
characteristics on the equivalent modeling deviation
Active power/MW

during fault period is analyzed. 1)In the second stage of 1.0


Voltage/pu.

0.5

failure period, the active power error mainly comes from 0.5 Detailed model Traditional model
Traditional model Traditional model

the power distribution of the detailed model. Some units 0.0


Proposed model
0.0
Proposed model

0.9 1.0 1.1 1.2 1.0 1.5 2.0 2.5 3.0 3.5
may be in the limited active current mode during the Time/s Time/s
(a) 35kV bus (b) Active power

second stage of failure period, resulting in unequal active 1.0


Traditional model
power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failure period. During
Reactive power/Mvar

Traditional model
0.5 Proposed model
fault recovery period, the active power error is derived
0.0
from the detailed model which does not provide recovery
rate once the unit is restored to it’s pre-failure state, but -0.5
0.9 1.0 1.1 1.2

the equivalent model provides recovery rate during the Time/s


(c) Reactive power

entire fault recovery period. 2) The equivalent reactive Fig. 3 Comparison curve of wind farm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of
power error comes from the difference in the terminal transmission lines on N-1 failure

S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