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窮鬼習慣
20 窮鬼習慣
《
》(Change Your Habits,
Change Your Life)一書的作者 Thomas C. Co
rley 的調查。
1、實驗:勇於嘗試新事物,發掘自己天生的才
能或激情。
2、閱讀:每日「自修」30 分鐘或以上。
3、建立豐富關係:與合適的人士、其他未來百
萬富翁建立聯繫。換言之,與想發達的人一起。
4、建立目標:追求實現夢想的目標。
5、計算風險:在投資之前,你要做功課,計算
好可以輸幾多之後,就不要害怕承擔風險。
以上 5 點司空見慣、無甚特別、知易難行?好的
。倒不如搞搞新意思,Corley 列出了以下「不
要做」的習慣,你中了幾多?若要發達,就要
記住不要再犯了!
●慣性不閱讀
●慣性不每日做運動
●慣性不健康飲食
●慣性不追尋夢想
●慣性不訂立及實現目標
●慣性不立即回覆電話
●慣性不早起床準備好自己迎接新的一日
●慣性不儲錢
●慣性不保守投資
●慣性不節儉
●慣性不「蝕底」做凸,只按章工作
●慣性不善用時間,只懂浪費
●慣性不做應要完成的工作(一味拖延)
●慣性不與其他具有成功目標的人聯絡,不跟隨「叻人」
●慣性不打電話/短訊祝賀別人生日
●慣性不祝賀他人的人生大事
●慣性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慣性不為慈善做義務工作
●慣性不捐錢做善事
●慣性不看完呢篇文!
以上 20 個「不」,若你想成功、但又「中」了很
多,快快改善吧!
【人到 50、60 歲想轉工、轉行?你必要知道這些
...】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日新月異,早已不是股市、
匯市、商品等那麼簡單,甚麼新經濟、虛擬貨幣
、區塊鏈、金融科技、網上 P2P 貸款、人工智能(
AI)炒股等近年才興起的新事物,年輕一代可能
更熟悉、更易上手,在金融圈內打滾多年的中年
員工,或很難跟上潮流,往往有被淘汰的危機。
其實,這亦不難理解,人到了 50、60 歲,可謂到
了「知命、耳順之年」,往往求穩多於求變,但
如果未能言退,又頂不順工作上的新挑戰,能否
想想轉工、甚至轉行呢?
《
》
的作者、並且是著名職業教練和心理學家的 Dawn
Graham 怎說!
【先認清思路】
他指出,如果 50、60 歲人真的想轉工、轉行,必
不可少的是先要擁有非常清晰的路徑!人到了這
年紀,一定很清楚自己不想做甚麼,但未必太清
楚自己想做甚麼。故此,若不能展示出自己清晰
的路向,倒不如以不變應萬變。
好嘞!若真的有明確思路,清楚自己想做甚麼,
當然可以謀劃工、轉行。問題是點做?按傳統途
徑?如果是,步驟就是先上網到求職網站,再發
送自己的履歷表、期望,並等待面試見工的機會
。當中最具挑戰的當然是「見工」一幕,怎樣說
服可能較你更年輕的面試人員取錄你呢?須知
如果僱主有得揀,當然會揀年輕一點的人。
【需要靠人脈】
因此,難題又到了!50、60 歲人要轉工、轉行,
按傳統途徑可能機會渺茫。有見及此,「人搭人
」找工作是少不免的,最少能確保獲得接見的機
會。那麼,沒有人際網絡怎麼辦呢?別慌!先用
心細想,人到 50、60 歲,最大的優勢就是「識得
人多」,無論是前同事、校友、做義工時認識的
人等等,那管數十年從未聯絡過,只要有電話號
碼就能做到「人搭人」!
【別靠再培訓】
假設你找到人脈,50、60 歲人要轉工、轉行,始
終風險大,單是「適應」已是很大的學問。其實
,可考慮一下「利用」正在上班的公司,先申請
內部轉職,給予兩年時間「小試牛刀」,之後才
考慮「外闖」。否則,一旦轉工、轉行後才知道
不適合自己,就難以「翻身」。
最後要緊記,出來工作「識人重要過識字」,別
以為先「祼辭」,讀再培訓課程、拿取證書後就
有工做,「人情」更可貴啊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