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10 views1 page

形上學簡短作業1

Uploaded by

tsaitsai941216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DOCX,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10 views1 page

形上學簡短作業1

Uploaded by

tsaitsai941216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DOCX,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1

哲學一 B13104007 蔡昀值

甚麼是休謨主義式的因果觀?假設你不想接受這種因果觀,你的理由會是甚麼?請說明並討論你的看法。

休謨的因果觀主要是對傳統因果觀的挑戰質疑。傳統因果觀通常依賴歸納推理,而歸納法則建立在我們的經驗之上。然而,休謨認
為,經驗與歸納法並不可靠,因為它們無法保證我們的推論具有必然性。例如,若我們在生活中只見過白色的天鵝,就可能誤以為
世界上只有白天鵝存在,但事實上黑天鵝確實存在於澳洲。這說明,單憑經驗歸納出的結論未必可靠。同樣地,我們一般認為的因
果關係,其實只是長久以來的習慣性聯想,而非客觀世界中的必然聯繫。因此,休謨認為,我們無法透過經驗確證真正的因果必然
性,而只是根據習慣形成對因果的信念。而「休謨主義」則指的是承襲了休謨對傳統因果觀的質疑,並尋求新的方式來理解因果性
的衍生哲學討論。例如,David Lewis 提出的反事實因果觀,他基於可能世界的框架來解釋因果關係,他認爲在最相似或
最接近的可能世界中,若事件 P 缺席導致了原本應發生的事件 Q 未發生,那麽事件 P 就可以視爲事件 Q 的因。

就 David Lewis 提出的反事實因果觀,我認爲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使我無法完全接受這個理論。首先,是時序影響判斷真正


因果的問題。若原因 A 導致了結果 B、C 但 B 先於 C,那麽在最接近的可能世界中 B 缺席可能就會導致 C 不發生,就
David Lewis 的理論來判斷的話應該要將 B 判定為 C 的因,但實際上 C 的發生是 A 導致的,這説明了可能世界的方
法不能很好地去解釋因果時序上的真實關係。再來,利用這種方法十分依賴人大腦的推演能力,如果就相同情況不同人推演,可能
會得出完全不同的因果關係推理,這也使得以這種方法得出的因果關係不是那麽堅定。總的來説,這種方法相較於傳統因果觀而言
我比較喜歡,但由於仍存在一些無法完美解釋的漏洞,因此想要完全接受它對我而言有些困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