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團隊共識的溝通方法
(Effective Team Communication)
1
Rick Hwang
2023/02/15
關於溝通
2
1. 聊聊溝通
2. 有效的溝通:從會議開始
3. 溝通的節奏:時間管理
溝通原理
(你想說的 → 你說出來的) → 空氣 → (我聽到的 → 我理解的)
3
Source: 溝通的原理
溝通原理:你想說的
4
你必須梳理清楚想討論的事情,
它的樣子是什麼?
有什麼樣的症狀?現象?
相關的人事時地物: 5W1H。
Source: 溝通的原理
溝通原理:你說出來的
5
● 把想說的資訊,透過「媒介」呈現出來的技巧,稱為「表達」
● 表達的媒介:
○ 單向:語言、文章、簡報、演講
○ 雙向:對話、吵架、通訊軟體
○ 非同步:Email、Slack、Facebook、Line
○ 抽象/意象:音樂、跳舞、繪畫、電影
● 類比:
○ 最常用的表達技巧
○ 根據彼此的經驗、知識背景、共同經歷,快速理解彼此腦袋裡的資訊。
溝通原理:你說出來的 (續)
6
● 成語:草船借箭
● 軟體工程表達複雜概念的方法:Design Patterns、OOP 的 SOILD 原則、軟體
設計的 KISS 原則
● 文字表達注意事項:
○ 主、動、賓、時、地
○ 具象化、是否太多代名詞?
溝通的模式
7
● 注意主詞、受詞、代名詞
○ 你、我、他、這個、那個
○ 用圖溝通腦海裡的東西
○ 產品的名稱很重要
● 用顏色代表溝通的共識
● 時間 + 數據呈現問題 ⇒ 指標
代名詞的笑話:
我只有兩個不會:這個也不
會,那個也不會。
溝通原理:Request
(A 想說的 → A 說出來的) → 空氣 → (B 聽到的 → B 理解的)
8
A B
message
溝通原理:Response
(A 理解的 ← A 聽到的) ← 空氣 ← (B 說出來的 ← B 想說的)
9
A B
message
小遊戲:丟球
10
溝通原理:多人溝通 (八卦模式)
X-y?
X-Y
x-Y
x?
X+y-a
X+y-z
11
Paper: Efficient reconciliation and flow control for anti-entropy protocols
1. 不重要的訊息傳遞,自然
散播
2. 最終一致性:在時間 t 範
圍之內,會出現資訊不一
致
溝通原理:多人溝通 (星狀溝通)
X-y?
X+y-z
X+Y-z
x+y-z
X*y-Z
X+y-z
12
1. 使用場景:
a. 主管佈達事項
b. 中央集權會議
c. 上課
2. 需要比較多引導技巧
溝通原理:多人溝通 (網狀溝通)
X-y?
X-Y
x-Y
x?
X+y-a
X+y-z
13
1. 使用場景:討論,找共識
2. 需要有技巧的溝通
溝通目的
14
● 資訊傳遞
● 找共識
● 說服
● 激盪想法,找出取捨、融合
○ 音樂創作 → JAM
● 高 (ㄢˋ) 級 (ㄏㄟ) 目的:是讓對象依照自己的意圖,產生行動 → 洗腦
Ref: 表達與溝通的差異
溝通的衝突點
15
1. 缺乏聆聽:單向說法 → 球有去無回
2. 缺乏適當的表達 → 應該丟棒球,但卻是一顆榴蓮
3. 缺乏正向回饋 → 應該丟棒球,但回來一顆雞蛋
4. 缺乏組織與紀錄 → 丟了一顆沙球
5. 我以為你看到了 → 以為丟對方向了
6. 我以為你看懂了 → 以為對方接住了
7. 已讀不回? → 接住了,然後散場了
8. 訊息量太大,沒有給予時間消化 → 一次丟十顆球
溝通的衝突點:缺乏聆聽
17
1. 聆聽過程的反饋:眼神、點頭
2. 筆記問題,聽完再問
3. 告訴聽者,講到一個段落
4. 給聽者時間消化與理解
案例一:技術主管參與會議
● 聽完議程,再評論、建議
● 無論職務高低、不管報告的人講的多爛、歪樓
● 給予建議,針對項目具體建議
案例二:主管與同仁1 on 1
● 讓同仁描述問題、抱怨,做筆記
● 針對內容提問並確認
溝通的衝突點:訊息量太大
18
Arrival - 異星入境
溝通的品質
19
● 釐清一件事情、一個功能,需要跟幾個人溝通?
● 提升溝通的效率:讓溝通有最短路徑、最少節點
○ 工具:Email、Slack、Wiki、JIRA
○ 團隊:Team A、Team B、Team C
● 提升溝通的品質:
○ 商業情境、用故事
○ 架構圖、團隊
有效的溝通 從會議開始
1. 溝通的載體
2. 常見問題
20
溝通的載體
21
(你想說的 → 你說出來的) → 空氣 → (我聽到的 → 我理解的)
最複雜的在這裡
溝通的載體
1. 空氣 → 對著空氣講
a. 熟人
b. 頻率對的人
c. 家人
2. 通訊軟體 → 文字
3. 白板 / 紙本 → 圖像
a. 人對於圖形的理解 > 文字 > 聽力
22
釐清問題時:請用圖來溝通
紅色:Actions (尾)
黑色:現況 (頭)
綠色:方向、未來 (希望)
藍色:問題點、討論 (科學)
24
釐清問題時:請用圖來溝通
紅色:Actions (尾)
黑色:現況 (頭)
綠色:方向、未來 (希望)
藍色:問題點、討論 (科學)
溝通時要注意的 (口語、白板、IM)
26
● 主詞
○ 具象化
○ 不要用代名詞(它祂宅)
○ 物件:機器、服務
● 時態
○ 過去式、現在式、進行式
○ 完成式、未來式
● 確認 (Ack)
○ 收到
○ Roger that
溝通時要注意的
27
多用數字指標支撐形容詞的描述:
● 流量很大,每分鐘有 50,000 Requests (RPM)
● 網站反應很慢,時間從 50ms 變成 5000ms
● 機器負載很重,十台機器的 CPU 平均 90%
● 突然多很多訂單,以前每小時 500 張,突然變成每小時 5000 張
會議常見的問題:會前
28
● 主席:
○ 沒有思考溝通對象
○ 沒有主要的 Agenda / Topics
○ 沒有準備相關文件
○ 沒有安排好會議室、確立與會者能否出席
○ 在 Slack 提醒,今天的 Agenda,以及要出席的人
● 與會者
○ 沒有閱讀主事者的文件
○ 缺乏判斷出席的必要
○ 沒有思考相關人員是否要參加
會議常見的問題:會議中
29
● 分心:遲到、滑手機、看電腦、講電話
● 歪樓:討論岔開沒關係的題目
● 節奏:
○ 沒有控制會議節奏:時間沒有控制,會議沒有節奏
● 效率:
○ 過流水帳沒效率(我認為要過)
○ 過流水帳太隨意,沒有重點
● 討論:
○ 與會成員跟其他人沒互動
○ 沒有 或者不願意 Open Mind
● 沒有決議,產生結論、行動、目標
● 沒有紀錄
會議常見的問題:會議後
30
● Action 沒有追蹤、沒有 Owner、沒有 Target Date
● 同一個主題,下次的會議,全都忘了,重新再講一次
31
● 提出想法的人:
○ 把想法、概念、目標
○ 需要 溝通 / 表達 技巧
○ 通常需要負責決策、拍板
● 主持人 (Host):
○ 控制會議節奏、時間
○ 引導其他人發言
○ 把時間、場地搞定
● 紀錄者:
○ 負責總結
○ 總結共識
○ 會議記錄
Source: 2020-10-11 » 一場有效的會議
反模式 → 三位一體
● 三個角色一個人幹
● 這個人會很忙 → 焦躁
● 如果表達技巧不好、準備不 夠充分,失敗
的會議 → 浪費大家時間 → 企業成本提
高
有效的會議:三個角色
摘要
1. 溝通的原理
2. 溝通的目的
3. 溝通品質
4. 有效的溝通:從會議開始
5. 溝通的節奏:時間管理
32
練習
33
題目一:事件管理
34
1. 找出事件、異常項目
2. 排列優先序
事件來源
事件種類 業務問題
工程問題
外在驅動
客戶、非客戶
內在驅動
工程、業務
P1 P0
P3 P2
35
題目二:定義關鍵業務指標
36
業務關鍵指標
● 訂單總數 (Order Quantity)
● 完成支付 (Paid Quantity)
● 未完成支付 (Unpaid Quantity)
● 確立單 (Order Confirmed)
● 完成單 (Order Completed)
● 取消單 (Order Canceled)
系統關鍵指標
1. 資源使用率:CPU Usage、Memory、Disk Size
2. I/O 狀態:Network I/O Throughput、Disk 的 IOPS
3. 網路層:Load Balancer 的 HTTP 5XX、4XX、3XX、2XX 的數
量
4. 內部通訊:API 對 DB 的 QPS (Query Per Second)、對
Queue 的操作請求
5. 對外通訊:RPS (Request Per Second)、HTTP 5XX、4XX、
3XX、2XX 的數量
1. 表達與溝通的差異
2. 溝通的原理
3. 開會原則
4. 個人工作管理
5. 會議的普遍現象
6. Cost in Context Switch
7. 導讀持續交付 2.0 - 談當代軟體交付之虛實融合, 新竹敏捷
8. 從緊急事件 談 SRE 應變能力的培養, DevOps Taiwan / iTHome
9. 淺談系統監控與 CloudWatch 的應用, AWS User Group Taiwan
10. 91APP 在 AWS 上的 SRE 實踐之路, iTHome / AWS
延伸閱讀
37
感謝聆聽
38
Rick Hwang
2023/02/15

20230215 - 凝聚團隊共識的溝通方法 (Effective Team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