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 2008 上海春季 综合) 9 .国家法定 节假日调整方案近期出台,将增加清明( 4 月 4 日或 5 日)、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等传统节日为国家假日。下列传统节日中,上海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 .春 节 B .清明 C .端午 D .中秋 9 . C
18. ( 2007 年江 苏地理 )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 层经济林区。图 1 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 12 : 40 , 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 1 ~ 2 题。 1 . 该地位于 A . 45°N , 110°E B . 21°34 ′ N , 110°E C . 45°N , 130°E D . 21°34 ′ N , 130°E 2 . 这一天 A .太阳距离地球最 远 B .江 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 .晨昏 线与极圈相切 D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 侧递减 1 . B 2 . C
19. 图 4 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 线 a 为纬线, Q 、 P 两点的 经度差为 90° ;弧 线 b 为晨昏线, M 点 为 b 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 6 ~ 8 题。 6 .若此 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P 点所在 经线的地方时是 A . 5 时 B . 15 时 C . 9 时 D . 19 时 7 .若此 时为 7 月份, 图中 M 点的 纬度数可能为 A . 55°N B . 65°N C . 75°N D . 85°N 8 .若 Q 地的 经度为 0° ,此 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 .洛杉 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 .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 .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2007 全国 Ⅰ 卷 ) 答案 : 6 、 B 7 、 C 8 、 A
20. ( 2007 广 东地理) 20°W 和 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 11 中甲、丙在晨 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 22 ~ 24 题。 22 . 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 东半球 D .西半球 23 . 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白昼 时间比乙地长 B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 90° C .各地夜 长乙>丙>丁 D .各地日出的先后 顺序是甲、乙、丙 24 .此 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 . 郑州市(约 35°N , 114°E )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 .南京市正 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C .雅 库茨克(约 62°N , 130°E )已是白昼 D .澳大利 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 22 、 BD 23 、 AC 24 、 BC
21. ( 2007 年海南地理) 我国某企 业在伊斯兰堡( 33.7°N , 73.1°E )、利雅得( 24.6°N , 46.7°E )、 东京( 35.7°N , 139.8°E )、悉尼( 33.9°S , 151.2°E )、底特律( 42.4°N , 83.0°W )、和圣保 罗( 23.95°S , 46.64°W )等城市 设有分支机构。回答 3 ~ 5 题。 3 . 该企业于北京时间 2007 年 3 月 1 日 8 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A . 2007 年 3 月 1 日 19 时 B . 2007 年 3 月 12 日 8 时 C . 2007 年 2 月 28 日 21 时 D . 2007 年 2 月 28 日 19 时 4 .假定 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 9 时至 17 时,并计划召开 1 小 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 4 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 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A . 8 ~ 9 时 B . 14 ~ 15 时 C . 15 ~ 16 时 D . 20 ~ 21 时 5 . 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此海外分机构位于 A .底特律 B .利雅得 C . 东京 D .悉尼 3 . C 4 . B 5 . D
22. ( 2007 宁夏文 综) 我国某校地理 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 3 )。回答 5 ~ 6 题。 5 .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 变化及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时 A .地球公 转速度较慢 B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 .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5 . C 6 . D
24. 2007 文 综(全国卷Ⅱ) 图 1 所示区域属于湿 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 3 ~ 5 题。 3 . R 、 Q 两点的相 对高度可能为 A . 800 米 B . 900 米 C . 1000 米 D . 1100 米 4 . M 、 N 、 P 、 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 M 、 N B . M 、 P C . M 、 Q D . P 、 Q 5 .若在 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 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 . 风沙 B .洪 涝 C .滑坡 D .寒 冻 3 . C 4 . A 5 . C
25. ( 2007 广 东地理) 11 .河流 R 的流向 为 A .自 东向西 B .自西向 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12 .若此 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 A .火山 喷发 B .滑坡 C .地震 D .泥石流 11 . B 12 . B
26. ( 2007 广 东地理) 20 . 图 10 为我国西部某区域 7 月均温(℃)等 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两地距海 远近不同 B .甲地 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 .高山阻 挡了水汽输送 D .两地 纬度差异大 20 . B
27. 2007 宁夏文 综 图 5 为美国某城市某年 8 月某日 22 时等温线图。回答 9 ~ 11 题。 9 . O 、 P 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 过 A . 4℃ B . 3℃ C . 2℃ D . 1℃ 10 .若只考 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 N 点的 风向为 A . 东北风 B . 东南风 C .西北 风 D .西南 风 11 . 图 6 中与 M 、 P 、 N 一 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 A 10 . B 11 . C
29. 2007 天津文科 综合 暑假,某地理小 组在下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 10 ~ 11 题。 10 .在 a 、 b 、 c 、 d 四 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1 .夜晚,学生 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0 . C 11 . A
37. 2007 年高考文科 综合(全国Ⅰ) 读图 2 ,回答 3 ~ 5 题。 3 .受暖流影响明 显的地方是 A . T B . Q C . R D . S 4 .气候特点 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 . T B . Q C . R D . S 5 .在 图 3 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 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 P 地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 C 4 . B 5 . A
45. 2007 年高考(广 东卷)地理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 7 ),回答 15 ~ 16 题。 15 .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 .第一 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 .第二 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 .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6 .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 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二 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 .第三 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 .第二、三 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15 . D 16 . D
46. 2007 年高考(广 东卷)地理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 8 )和人口年 龄结构变化图(图 9 ),回答 17 ~ 18 题。 17 .目前 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 . 总量呈下降态势 B .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 .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增 长模式没有变化 18 .按 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 60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10 %或≥ 65 岁的人口达 7 %, 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 1990 年以前 B . 1990 - 2000 年之 间 C . 2000 - 2004 年之 间 D . 2004 年以后 17 . B 18 . B
47. 2007 年高考(广 东卷)地理 27 . 图 13 反映了 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 A .主要 发生在夏季 B .主要 发生在秋、冬与春季 C .与月均温有关 D .与月均最低气温有关 27 . BD
48. 2007 年高考(山 东卷)文科综合 8 . 图 4 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 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 . 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 . 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 .江 苏、辽宁、贵州、湖北 D .湖北、江 苏、辽宁、贵州 8 . A
49. 2007 年高考(重 庆卷)文科综合 读图 1 ,回答 1 ~ 3 题。 1 .某两洲面 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 . 亚洲、北美洲与大西 B . 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 .欧洲、北美洲与大西 D .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1 、 B
54. 1344 288 387 514 5045 每万元 GDP 耗水量( m 3 ) 8900 3357 18245 8952 2200 人均水 资源拥有量( m 3 ) 世界平均 法国 澳大利 亚 美国 中国 下表 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 GDP 耗水量表”。答 10 ~ 12 题。 2007 年高考(江 苏卷)地理 10 .由表 l 分析可以看出 A .我国人均水 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 .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 约是美国的 10 倍 C .我国人均水 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D .澳大利 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1 .我每万元 GDP 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工 业发达,耗水量大 B .技 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 .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 .水 污染严重 12 .建 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大水利建 设投入 B .控制城市 规模 C .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 D . 优先发展工业 10 . B 11 . B 12 . C
55. 30 500 482 26 33 Y 29 1024 2309 32 51 T 10 150 376 24 14 M 3 460 464 34 79 B 森林覆盖率( % ) 人均能源消耗(石油当量, kg ) 人均 GDP (美元) 城市人口比重( % ) 国土面 积(万 km 2 ) 国家 12 . 仅据表中四国有关综合国力的部分数据判断,今后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的国家是 2007 年高考(天津卷)文科 综合 A . B B . M C . T D . Y 12 . C
58. 2007 年高考地理(海南) 下 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 、 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 、 PN , M 、 N 之 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 O 点空气运 动的可能方向。回答 6 ~ 8 题。 6 .若此 图表示北半球, PM > PN , 则 O 点 风向为 A .⑥或⑦ B .②或⑥ C .④或⑧ D .③或④ 7 .若此 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 < PN , 则 O 点 风向为 A .③或④ B .②或⑧ C .③或⑦ D .⑥或⑦ 8 .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 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 A .与空气运 动方向成 180° 角 B .与空气运 动方向成 90° 角 C .与气 压梯度力方向成 90° 角 D .与气 压梯度力方向成 180° 角 6 . A 7 . C 8 . D
59. 2007 年高考(重 庆卷)文科综合 读图 3 ,回答 4 ~ 5 题。 4 .近百年来, 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温室气体增加 B .太阳 辐射增强 C .臭氧空洞 扩大 D .酸雨危害 严重 5 .当甲地一年中雪 线最低的时候 A .澳大利 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B .北印度洋的 洋流呈 顺时针流动 C .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 为最强的季节 D .巴西高原正 值干季草木枯黄 4 、 A 5 、 C
60. 2007 年高考(广 东卷)地理 29 . 图 14 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 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 CO2 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 B . CH4 浓度在 40°N 以北随 纬度增高而增加 C .人 类活动是造成沿线 CO2 和 CH4 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 .洋流是造成沿 线 CO2 和 CH4 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29 . AB
62. 2007 高考文 综(北京卷) 5 .良好的 储油构造一般是 A .盆地 B .断 层 C .向斜 D .背斜 2007 年高考(山 东卷)文科综合 3 . 图 2 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A .① 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 .② 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 .③指示的岩 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 .④指示的岩 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 . C 5 、 D
63. 2007 年高考(天津卷)文科 综合 下 图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读下图,回答 8 ~ 9 题 8 . 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A .受 挤压,经侵蚀 B .受 挤压,经风化 C .受 张力,经搬运 D .受 张力,经沉积 9 .形成 图中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A .地 质灾害少 B .土地可以耕牧 C .河湖密度大 D .旅游 资源丰富 8 . A 9 . B
64. 2007 高考上海地理 试卷 4 .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 .侵入岩 B . 喷出岩 C .沉 积岩 D . 变质岩 5 .花 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 A . 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 .沉 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 .岩 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 .岩 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6 .正确反映三大 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4 . C 5 . D 6 . C
66. 2007 年高考(广 东卷)地理 7 .下列 选项与图 3 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 .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 .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 .侵 蚀作用、人类活动 D .侵 蚀作用、外力搬运 7 . A
67. 2007 年高考地理(海南) 22 .( 10 分) 图 8 所示区域在 28°S 附近, L 示意流 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 1 )在 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 L 的流 动方向。( 2 分) ( 2 )在 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 L 的等温 线,分别标注 L 1 和 L 2 ,其温度 值关系为 L 1 > L 2 ,以示意 该海域表层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6 分) ( 3 ) 简述洋流 L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 分) ( 3 )降温( 1 分) 减湿( 1 分) (1) (2)
68. 2007 高考上海地理 试卷 (四)洋流是海洋 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 10 .下列海区中,大洋 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 .北半球 热带、副热带海区 B .北半球中高 纬海区 C .南半球 热带、副热带海区 D .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1 .下列寒流中, 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A .拉布多寒流、加那利寒流、千 岛寒流 B .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秘 鲁寒流 C .千 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D .西澳大利 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12 .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南半球大 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 .南北半球中 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 .北半球大 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 .南北半球高 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四) 10 . A 11 . D 12 . D
70. 2007 年高考(江 苏卷)地理 下 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 3 ~ 4 题。 3 .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4 . 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 .滑坡 B .地震 C .泥石流 D .火山 3 . C 4 . A
72. 2007 年高考(江 苏卷)地理 下 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 23 ~ 25 题。 23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 .峰 值均出现在 4-6 月 B .峰 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 .峰 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 .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24 .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 现峰值时 A .我国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 .巴西高原草木生 长旺盛 C .美国南部 飓风活动频 D .阿 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25 .关于 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 . 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 .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 发生凌汛 C .治理黄河的关 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 .三峡工程的建 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23 . BD 24 . AC 25 . AD
75. 2007 年高考文科 综合(全国卷Ⅱ) 芯片是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 2007 年 3 月, 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 1 ~ 2 题。 1 .通常, 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市 场指向型 C .廉价 劳动力指向型 D .技 术指向型 2 . 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 .丰富的原料 B . 庞大的市场 C .廉价的 劳动力 D .先 进的技术 1 . D 2 . B
76. 2007 年高考文科 综合(全国Ⅰ) 我国某 边防站(海 4900 米)的 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 9 ~ 10 题。 9 .盖 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 热量 B .水分 C .土壤 D .光照 10 .在 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 .蒸 发量大 B .多虫害 C .地温低 D .太阳 辐射强 9 . A 10 . C
90. 2007 年高考文科 综合(全国卷Ⅱ) 读图,回答 8 ~ 9 题。 8 . 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 9 . 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 辐射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气 环流 8 . B 9 . C
92. 2007 年高考(宁夏卷)文科 综合 读图 1 ,回答 1 ~ 2 题。 1 . 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 . 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 .增加湿、 热程度 B .降低干、 热程度 C .减 轻寒冷状况 D .加 剧干燥状况 1 . B 2 . D
93. 2007 年高考(山 东卷)文科综合 图 1 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 1—2 题。 1 .关于 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 .① 处洋流属暖流 B .② 处景观为荒漠 C .③ 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 .④ 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2 .当太阳直射 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悉尼白昼将 继续变长 B .雅典正 值多雨季节 C .北京受 亚洲低压影响 D . 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1 . B 2 . B
94. 2007 年高考文科 综合试题(四川卷) 图 3 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 8 ~ 11 题。 8 . 图 3 中所示区域的数 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 述 连线正确的是 A .①——梯田 层层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 .④——山歌 阵阵采茶忙 9 .关于 图 3 中各区域突出 环境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①区常 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 .②区水土流失面 积广大 C .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 频发 D .⑤区土壤 盐渍化普遍 10 .关于 图 3 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河流水位季 节变化小 B .②区河流春汛 长于夏汛 C .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 结冰期 D .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熏蒸 变化小 8 . D 9 . B 10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