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川普振興經濟3招 關稅、減稅、解除管制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投書華爾街日報(WSJ),4日刊出,文中稱川普總統實施關稅、減稅及解除管制三記「組合拳」,是一套連貫的振興經濟策略,可以造福一般民眾,享受到應得的繁榮。
貝森特表示,WSJ的讀者最知道過去40年,華爾街嘗到創歷史紀錄的大成功;自1980年以來,史坦普500指數增幅超過5500%,美國資本市場全球稱羨,川普打算強化它。
川普察覺出華爾街就金融挹注美國夢,實扮演關鍵角色,但此時該輪由一般民眾來享受繁榮,川普大膽的經濟施政,便是奉行此一最高道德。
貝森特指出,2000年代初期是新自由主義的全盛期,當時認為「歷史已經終結」,獨裁將讓位給民主及自由貿易。但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由全球商業崛起,並非巧合。貿易自由化的成果並非雨露均霑,370萬美國人因此失去工作。
生產外包給中國,導致美國製造業工作流失59.3%,大多數工人淪為長期失業;提倡這種「大鐵球」政策的人主張,可以由財富再分配來彌補損失,彷彿補貼可以療癒因外包而生計粉碎的家庭、社區;一些蛋頭學者把這種策略形容成「補償輸家」,但失敗得讓人不忍卒睹。
貝森特指出,川普政府為經濟擘繪新的道路,購買力及貿易的地基都能強化。首先是再協商全球貿易,而關稅是平衡國際商業的有效工具,可拆毀其他國家所設的貿易障礙,替美國廠商打開更多市場,帶回成千上萬製造業工作機會。
第二是讓2017年「減稅及就業法案」常態化,另採納川普的新稅務前提:不向小費、加班費及社會安全金課稅;這些稅務改革可以改善美國人因魯莽貿易政策而受損的生活品質,提供穩定性給個人及公司行業,打造出經濟動能。勞工及小企業受惠於川普第一次當總統的力挺成長稅務施政,底層50%人家瞧見淨值增加速度比頂層10%來得快。政府正與國會密切共事,確保減稅措施不在2025年屆期失效。
第三是替經濟解除管制。美國會再度建設,不僅蓋房子、工廠,還會打造出半導體、發電站、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及其他未來科技。喚醒美國的工業產能,對提升勞工、中產階級的就業及工資至關重要,也是與中國在科技、軍事爭衡而勝出的唯一道路。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