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NG習慣加速骨鬆風險 咖啡也被列入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現代人運動量少、久坐、常熬夜、刻意節食等,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層逐漸年輕化。營養師表示,足夠的鈣有助於保持骨密度,維持骨骼健康。
聯青診所營養師高可欣指出,常見5項NG生活習慣如下:每天至少一杯濃咖啡、喜歡高油高鹽重口味食物、很少運動、肥胖或過度減肥、喜愛待在室內或過度防曬等,可能會導致骨密度不足,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高可欣強調,骨質的儲存與流失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年輕時應存夠骨本,可延緩老化所造成的骨質流失。平時可多補充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鮮奶、乳製品、小魚乾、海帶、豆干、黑芝麻等;也可在喝豆漿或牛奶時加入黑芝麻粉,外食小菜挑選涼拌海帶及小魚乾,都能增加鈣質的攝取。
除了補鈣,維生素D、維生素K、鎂、磷等,也是協助骨質建構的重要營養素,可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包括優質蛋白質、深綠色蔬菜、每周1至2次深海中小型魚類等,並減少高鹽食物及加工食品,如醃漬、煙燻、醬滷等,避免高鈉增加鈣流失,過多的磷影響鈣吸收,因此均衡飲食並選擇原型食物很重要。
有助骨骼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下:
1.運動:適度負重有氧運動能增強骨質密度和強化骨骼,例如步行、慢跑、騎單車,平衡訓練能增強肌肉力量,減少摔倒風險。
2.適度曝曬太陽:10至15分鐘,能幫助合成維生素D。
3.戒菸及適量飲酒:吸菸及過度飲酒會影響骨頭的吸收與代謝,加速骨質流失。
4.限制碳酸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過量飲用易使骨質流失。
5.避免濃茶及過量咖啡:過量的咖啡因會增加鈣的流失,建議每日攝取不超過400毫克(約中杯美式2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