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4大經濟體 財政被無證移民、健保拖垮

加州媒體CalMatters指出,加州的經濟規模超過4兆美元,如果視為獨立經濟體,已然高於日本,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德國。但是失業率、貧窮比例與赤字擴大的老問題依然存在,這到底是為什麼?
該媒體指出,躍升第四大經濟體,州長紐森肯定會拿來說嘴,而且已經說了一些,包括「加州不僅與世界同步,還設定了前進的步伐」,「加州的經濟能夠成長,全因我們投資人才、重視永續,與相信創新」。
川普總統也是另一個批評對象。紐森說,「我們慶祝成功之時,也發覺加州的進步受到聯邦政府嚴苛關稅的威脅」,「加州是美國的動力來源,必須受到保護」。
但CalMatters質疑的是,如果加州經濟真的突飛猛進,為何失業率還會是全國第三,失業勞工超過100萬人,貧窮比例全美最高。其他人可能會問,如果加州的經濟體質如此健康,為何預算會年復一年地出現數十億元的赤字?
紐森近期就將對議會說明2025-26財年歲收、歲入的調整結果,希冀6月15日前完成年度預算的編列。不過1月提出的草案,已然有110億美元來自短期補救措施,包括額外增加債務、動用財政儲備與會計調整手段,試圖彌平預期歲收與確定支出間的落差。
CalMatters指出,稅收目前進度超前,但仍不足以彌補赤字,原因在於加州健保Medi-Cal的支出遠超過2024-25財年的預算數。目前,Medi-Cal的實際支出已經比預算額多出60億美元,因為申請加入的無證移民超乎預期。
5月的年度預算調整,應該會再增加開銷,以使紐森能夠度過州長任期的最後兩年,但這只是把問題丟給繼任者與新議會。Medi-Cal的問題正說明了加州預算為何不健康,同時雖然經濟持續成長,但是新職缺卻沒有增加。
州議會的預算分析「CalFacts 2024」顯示,自2019年紐森上台,加州歲出每年平均增加9%,但歲入只增加6%,兩者間的持續差距成為了結構性赤字,每年持續的虧空只會讓差距越來越大。
CalMatters指出,紐森接下來向議會報告年度預算時,必定會提到洛杉磯大火與川普的關稅壁壘,導致加州財政惡化,但這些只是「幫凶」,而不是赤字的源頭。就算加州已然是全美州稅與地方稅負最重的地方,但預算的連年失衡才是禍首。
最後,動用財政儲備,意味著加州面對衰退與風險時的應對能力更差,特別是紐森與議會已然損害了加州的應對能力,包括可能的經濟衰退與才剛發生過的天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