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機上廁所驚見一排字 飛往洛杉磯客機急返夏威夷

現在種下會開滿整個夏天 專家推薦五種花最適合

紐約客談/關稅作談判籌碼 人民先遭殃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每天醒來刷社媒,迎面爆擊的是一條條關稅更新,新的政策剛頒布,舊的細則又被修改,利率起伏彷彿春天美東的氣象。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不過是資訊洪流裡的另一滴水,模糊、抽象,也遠得很,但日子總得繼續。

▼收聽「紐約客談」:

新聞裡的決策與數字,終究會轉化成超市裡的帳單、雜貨店裡變貴的醬油、快遞包裹上悄悄上調的運費。關稅上調,不再只是政策辯論桌上的籌碼,而是市井之間最具體的重量。

商家成本翻倍,不漲會虧本、漲又會流失顧客。傳統中藥店進口藥材卡在海關,物流不順,價格波動劇烈,儲貨、賣貨都變得困難。消費平台如Shein和Temu的用戶原本幾塊錢就能買到的配件和服飾,不是價格上升就是無法下單。關稅提高、通關變慢、成本墊高,讓平價商品不再「平價」。

即使消費者沒有選擇參與貿易戰,仍要在日常中付出代價。支持關稅政策的人口中說著是要讓製造業回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現實是全球供應鏈早已盤根錯節。一雙美國品牌的鞋子可能在東南亞縫製,在中國組裝,零件卻來自台灣或墨西哥。單一政策難以斷根,反倒讓基層民眾首當其衝。

更現實的是缺乏替代選項,不是沒有美製產品,只是價格高得驚人。即使再講究勞工權益與本土製造,對大部分家庭而言,國家尊嚴不能當飯吃,生活還是得對價格低頭。政策雖名為針對外部,實際上卻像回力鏢,繞了一圈重擊回國人身上。

也許對談判桌上的人來說,這只是調整策略的一小步;對城市邊緣的家庭與商家而言,卻是最現實的難題。關稅從來就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的數據對戰,它落地之後,踩在最基層的土地上,開出的是一張張再也回不到從前的帳單,還有人們愁雲慘霧的臉。

關稅 東南亞 墨西哥

上一則

女嫌世貿地鐵站暴力打人搶手機 27歲女乘客遇襲

下一則

皇后區青少年地鐵站遭搶 警方緝凶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