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洛縣96家餐廳這些原因停業整頓 華人愛店也中招

25歲網紅砸36萬換得與川普共進晚餐 只吃到沃爾瑪牛排狂吐槽

紐約客談/長島華人家長的教育覺醒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長島的傑瑞柯,亞洲面孔早已是校園裡的常態,根據紐約州教育廳2023至24年的學生註冊數據,亞太裔學生的占比為73%,而由於學區優質,這裡也吸引愈來愈多的華人新移民家庭遷入、購房、扎根。

▼收聽「紐約客談」:

但就像長島的許多地盤一樣,亞裔在此地的政治代表性,仍可謂是一個沉默的大多數。無論是學區政策、預算編列、還是語言協助,人口居多的亞裔社群,卻往往不在優先考量的名單上,也不是政客用力拉攏的一張張選票。

就像這一次在傑瑞柯新一屆學區委員會的選舉,投票站裡仍然缺乏中文翻譯,而若是華人長者拉著子女作逐字的翻譯,也仍然可能遭到別樣的目光。

族群的力量不容人小覷。在一場最基層的選舉,若有心人認為一些「雞賊」的方法和狡猾的伎倆,可以暗渡陳倉、不被知情,或是讓人在百般憤懣之下、亦不知道該如何行動反抗,那便就是「欺人太甚」、太小看民眾的力量。過去20年在長島各地都在顯著上升的亞裔與華裔人口,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正在覺醒,也擁有巨大的政治潛力。

學校,是華人移民家庭與美國社會的第一個交界點,也是最直接感受到「不被代表」的場域。每一次的覺醒,往往也從教育開始。前有長島華人家長齊聲站出,聲嘶力竭反對學區區域化計畫(Regionalization Initiative),後有他們一票一票托舉,將華人送上各學區學委、圖書館董事的「義舉」。而此次華人的回應則更為壯觀與直接:在傑瑞柯的學委選舉中,用「手寫選票」(write-in)的方式來抗議,來吶喊,也最終把華人參選人,親手送到了決策桌前。

華人 學區 長島

上一則

孟昭文提案:亞太裔歷史納全美課綱

下一則

川普政府第3次最後通牒21日過期 曼哈頓堵車費照收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