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 https://www.cnblogs.com/yvictoryr/p/3773733.html ,红色字体为我认为原博客错误的地方。
虚继承是为了解决多重继承中的问题而出现的。要理解虚继承的实现机制。
首先看一般继承:
class A { char k[3]; public: virtual void aa() { }; }; class B:public A { char j[3]; public: virtual void bb() { }; }; class C:public B { char i[3]; public: virtual void cc() { }; }; int main() { cout<<sizeof(A)<<endl; cout<<sizeof(B)<<endl; cout<<sizeof(C)<<endl; return 0; }
得到的答案是:8 12 16
分析如下:
1、 对于类A,有一个虚函数,需要一个虚函数表vtbl来记录函数的入口地址,每个地址一个虚指针,指针的大小为4,类中还有一个成员变量char k[3],则根据数据对齐原则,可以得到sizeof(A)的大小为8;
2、 对于类B,也有一个虚函数,需要一个虚函数表vtbl来记录函数的入口地址,每个地址一个虚指针,指针的大小为4,类中还有一个成员变量j[3],但是类B是继承自类A的,是一般继承,不是虚继承,所以可以得到sizeof(B)的大小为: 4(指向虚函数的虚指针)+4(自己的数据成员)+4(父类A的数据成员)=12;
3、 对于类C,也有一个虚函数,需要一个虚函数表vtbl来记录函数的入口地址,每个地址一个虚指针,指针的大小为4,类中还有一个成员变量i[3],同样的,类C是继承自类B的,是一般继承,不是虚继承,所以可以得到sizeof(C)的大小为4(指向虚函数的虚指针)+4(自己的数据成员)+8(父类的数据成员)=16;
以上表格的虚函数指针应该位于每个类的起始地址,而不是最后。
再来看一下虚继承的情况:
class A { char k[3]; public: virtual void aa() { }; }; class B:public virtual A { char j[3]; public: virtual void bb() { }; }; class C:public virtual B { char i[3]; public: virtual void cc() { }; }; int main() { cout<<sizeof(A)<<endl; cout<<sizeof(B)<<endl; cout<<sizeof(C)<<endl; return 0; }
得到的答案是:8 20 32
分析如下:
1、对于类A,有一个虚函数,需要一个虚函数表vtbl来记录函数的入口地址,每个地址一个虚指针,指针的大小为4,类中还有一个成员变量k[3],则根据数据对齐原则,可以得到sizeof(A)的大小为8;
2、对于类B,也有一个虚函数,需要一个虚函数表vtbl来记录函数的入口地址,每个地址一个虚指针,指针的大小为4,类中还有一个成员变量j[3],但是类B是继承自类A的,而且是虚继承,虚继承的实现是通过一个虚基类指针列表,比如vptr_B_A指向虚基类,同时还包含了父类的所有内容,所以可以得到sizeof(B)的大小为:4(指向自己虚函数的虚指针)+4(自己的数据成员)+4(指向虚基类的指针vptr_B_A)+8(父类A的内容大小)=20;
3、对于类C,也有一个虚函数,需要一个虚函数表vtbl来记录函数的入口地址,每个地址一个虚指针,指针的大小为4,类中还有一个成员变量i[3],同样的,类C是继承自类B的,而且是虚继承,虚继承的实现是通过一个虚基类指针列表,比如vptr_C_B指向虚基类,同时还包含了父类的所有内容,所以可以得到sizeof(C)的大小为:4(指向自己虚函数的虚指针)+4(自己的数据成员)+4(指向虚基类的指针(vptr_C_B)+20(父类B的内容大小)=32;
class A { char k[3]; public: virtual void aa() { }; }; class B:public virtual A { char j[3]; public: virtual void bb() { }; }; class C:public virtual A { char i[3]; public: virtual void cc() { }; }; class D: public B,public C { char n[3]; public: virtual void dd() { }; }; int main() { cout<<sizeof(A)<<endl; cout<<sizeof(B)<<endl; cout<<sizeof(C)<<endl; cout<<sizeof(D)<<endl; return 0; }
得到的结果为:8 20 20 36
分析如下:
1、类sizeof(A,B,C),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到结果为8 20 20;
2、sizeof(D) =
12【父类B的内容,包括指向虚函数的虚指针(4,合并类D的虚函数)、虚基类指针列表vptr_B_A(4)、数据成员(4)】
+ 12【父类C的内容,包括指向虚函数的虚指针(4)、虚基类指针列表vptr_C_A(4)、数据成员(4)】
+ 4(类D的的数据成员)+ 4(类A虚函数的虚指针)+ 4(类A的数据成员)= 36。
可见,类D中只包含了类A的一份副本,虚继承很好地解决了多重继承中的二义性问题。